Hannah的故事:在喪子和患癌之後如何重新生活

作者:Hannah
翻譯:奇奇

 

我坐在一間四面白牆的房間裡。 淚水從我的臉上流下來,我無法控制地歇斯底里地哭著。

醫生剛剛告訴我我得了乳腺癌。

我感覺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我才30多歲, 怎麼可能得癌症呢? 我的孩子還那麼小,我想看著她們長大。 我對自己的人生有夢想和計畫。 我不想死! 我最小的孩子加勒兩年前去世了。 我的心還在為此悲痛,現在又得癌症?! 天啊,這是怎麼回事?

然後我醒了。
這是一個多麼可怕又逼真的夢。 之後的幾個月這個夢都困擾著我。

看似噩夢的事情逐漸變成了啟示。 我發現自己在思考,想知道為什麼上帝會讓我做這個夢。 因為這個夢,我開始定期對自己的乳房進行觸摸檢查。

幾個月後,我在洗澡前例行做乳房檢查。 令我驚恐的是,我發現我的一側乳房上有一個硬塊。 我瞬間就嚇到不行,那個夢的記憶又湧入我的腦海讓我恐懼到無能動彈。

我該怎麼辦? 如果我確實得了癌症怎麼辦? 我該如何面對?

在接下來的幾周裡,我的日程被無數的醫院就診、檢查、掃描和活檢排滿。 耶誕節前夕,我收到了確切消息——我得了乳腺癌。

我見了好幾位醫生,並接受了包括化療、手術和放療在內的強化治療計畫。

我傷心欲絕。 為什麼會是癌症? 為什麼是我?

兩年前,我最小的孩子去世後,我一直希望能再生一個孩子,結果卻收到了這個粉碎我的夢想並摧毀我身體健康的診斷結果。

我能再次找到希望嗎? 我還能再笑出來嗎? 這些痛苦的事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上帝真的愛我嗎?
收到診斷後,我開始質疑上帝對我的愛。

如果我的天父真的愛我,祂為什麼會允許我患癌症? 我已經失去了我的兒子,並因此痛苦萬分。 為什麼我還要再經歷一次這樣的考驗? 我的家人該怎麼辦呢? 我破碎的心還能承受多少呢?

雖然我理性上知道上帝愛我,但我心裡感受不到祂對我的愛。

但上帝是有恩慈和耐心的。祂給了我空間,讓我可以連續幾個星期向祂哭泣和訴說我的哀慟。 就像一個孩子向她的父親哭訴一樣,上帝給了我這個空間來傾訴我的心並向祂哭泣。
在我的哀慟之中,上帝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通過祂的子民,溫柔地向我顯現。

一天下午,一位朋友給我發短信,表示願意幫助我通過遊戲療法與我七歲和五歲的兩個小女兒一起走上這段抗癌之旅。 她告訴我她感受到上帝對我的深沉而慷慨的愛。 當我在手機螢幕上看到她鼓勵而美好的話語時,一種神奇的溫暖感覺湧上我的心,我開始流淚。 上帝以最溫柔的方式說:“我愛你,Hannah。”

上帝繼續通過更多的家人和朋友將祂的愛傾注在我身上。 他們向我說著各樣鼓勵的話語,送禮物到我家,家人和朋友都告訴我他們正在為我禱告。

就好像上帝剝去了我眼睛上的鱗片,打開了我堅硬的心。

我看到許多家人和朋友在為我禱告並為我打氣鼓勵我。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不再僅憑頭腦的知識知道上帝愛我。 我的靈裡感受到了一種來自上帝的莫名的深沉、豐富的愛。

知道上帝有多麼愛我,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啟示。 這樣的愛給了我堅持癌症治療的力量,也給了我重新過好每一天的希望。


我漂亮麼?
當我瞭解到我必須接受化療時,我很害怕。 因為我聽說過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時必須忍受身體上的疼痛。 我將會面對什麼呢?

我的醫生向我解釋了化療可能產生的所有副作用。 除了害怕身體上的痛苦之外,我還非常害怕化療的另一個副作用——脫髮。

沒有頭髮我會是什麼樣子? 人們會怎麼看我? 我還能再看到漂亮的自己嗎?

我為自己的外表和自我價值而掙扎。

開始化療後不久,我經歷了可怕的脫髮。

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枕頭上都會有一撮頭髮。 當我洗澡時,會有一撮頭髮被流水沖掉。 當我試圖吹幹並梳理頭髮時,更多的頭髮會掉落到地板上。

我不敢照鏡子。 我的頭髮越來越稀疏了,太令人難過了。

更糟糕的是,我的眉毛和睫毛也開始脫落。

我感覺自己好醜。

然後上帝通過祂的話語、家人和朋友提醒我,無論我看起來如何,祂都愛我。 即使沒有頭髮我也很漂亮。

於是我決定鼓起勇氣把剩下的頭髮都剃掉。 那天,當朋友為我剃光頭髮時,我感受到了上帝的奇妙安慰、同在和平安。

上帝在我心裡做著安靜而有力量的工作。 祂告訴我,我在祂眼中多麼美麗,而美絕非只是外表上的。

通過我的抗癌之旅和脫髮的經歷,我瞭解到我需要把我的安全感建立在我作為上帝孩子的身份中。

無論我是光頭還是毛寸,我都能在主裡找到安慰和信心。 耶穌愛我,為我舍己(加拉太書 2章20節),因此我值得被愛,無論我或其他人如何看待我的外表。

重新生活
上帝帶我踏上了接受新心、用新眼光看待生活的旅程。 上帝如何在為時已晚之前讓我通過夢發現自己患有乳腺癌,這一點仍然讓我感到驚奇。

靠著上帝的恩典和力量,我的治療得到了很好的回饋。 上帝治癒了我的癌症! 我目前正在恢復之中,感謝主賜予我新的生命。

無論你今天在經歷什麼考驗,請記得,祂不會忘記你。 上帝深愛你。 祂為你制定了一個偉大而獨特的計畫。 永遠不要放棄為基督跑這場賽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雅米GatherTown線上福音遊戲——「從前從前的伯利恆之探索之旅」開放,等你組隊來玩!

2022年聖誕季,雅米啓動了以虛擬實境平台GatherTown為場景的線上聖誕密室逃脫遊戲,帶領大家身臨其境走過2000年前耶穌基督降生的伯利恆,瞭解聖誕節美好的意義。2023年,雅米開放「升級版」遊戲,以更精美的畫面,更優秀的製作,打造沈浸式線上遊戲體驗,挑戰你和你的朋友們,一起組隊闖關!

什麼是Gather Town

Gather Town是一個充滿臨場感的線上虛擬實境平台。它完全仿造真實世界的交流方式,使用者在平台上會有一個虛擬替身,在不同空間內移動。當兩個虛擬角色靠近彼此時,音量會逐漸變大,也可以打開視訊聊天。

————

該怎麼玩?

1.點擊Gather Town連結進入平台,給自己的替身取個名字。

2.進入平台後,操作上下左右方向鍵⬆️⬇️⬅️➡️移動替身。

3.點擊 X 可以查看內容。

4. G可以穿過人或者與其他人重疊資訊。

5.熟悉移動操作後,就可以開始進行闖關遊戲啦!

6.使用電腦或者筆電更容易操作哦!

————

遊戲須知

1.請使用筆記本電腦或桌面電腦登入遊戲

2.請使用Google ChromeFirefox瀏覽器登入,以保持最佳體驗。

3.請確保攝像頭、麥克風和耳麥能正常使用,可以和組員進行溝通。

4.遊戲大約用時1.5-2小時。

————

🔗遊戲鏈接

https://app.gather.town/app/kmrerI7YLQBiGt03/Yami%20Christmas%20T1

雅米聖誕Gather Town線上遊戲——“從前從前的伯利恆之探索之旅”升級版

熱門🔥雅米聖誕Gather Town線上遊戲🎮——“從前從前的伯利恆之探索之旅”升級版

去年聖誕季,雅米首次推出 虛擬實境平臺GatherTown 為場景的線上聖誕遊戲,以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蹟為故事線,透過闖關遊戲🧠🗝帶領大家瞭解聖誕節的美好意義。
今年,雅米以 更精美的畫面 、 更優良的製作 🤩帶來“升級版”遊戲,打造 沉浸式遊戲體驗 。希望藉此平臺能把聖誕福音帶給這個時代的年輕人!

遊戲開放日期👉🏻22-25.12.2023

什麼是Gather Town?
Gather Town是一個充滿臨場感的線上虛擬實境平臺。它完全仿造真實世界的交流方式,使用者在平臺上會有一個虛擬替身👤,在不同空間內移動🏃🏻‍♂️🏃🏻‍♀️。當兩個虛擬角色靠近彼此時,音量會逐漸變大,也可以打開視訊聊天。🔉
該怎麼玩?
1.點擊GatherTown鏈接進入平臺,給自己的替身取個名字。
2.進入平臺後,操作上下左右方向鍵⬆️⬇️➡️⬅️移動替身。
3.熟悉移動操作後,就可以開始進行通關遊戲啦!
📌 組隊報名 👥可任選12月22或23日搶先體驗遊戲!
成功通關者有機會獲得 專屬卡通頭像💁🏻‍♀️💁🏻‍♂️

報名免費‼還等什麼?趕緊找上小夥伴一起組隊報名

點擊報名鏈接即刻報名
👇🏻

提摩太凱勒挑戰我們在這3個方面活出信仰

 

作者:YMI

翻譯:奇奇

 

5 月 19 日星期五,72 歲的牧師、神學家兼作家提摩太·凱勒在與胰腺癌抗爭 3 年後去世。 這個消息牽動著全世界基督徒的心,他們的生命受到了凱勒的極大影響——無論是通過看他寫的某本書,聽他的某個講道,還是成為他教會的會眾。

提摩太·凱勒去世的消息傳出後不久,社交媒體上就湧現了大量悼念的資訊,這突顯了他的生命和工作對這一代基督徒的影響之大。 對於我們這些在成長過程中對信仰感到失望並因著對信仰提出疑問而感到被教會疏遠的信徒們來說,凱勒的教義以及他讓人們認識到基督信仰是一個能讓人在理智上信服的信仰的方式,説明我們重新發現福音的美,並把我們拉回天父的懷抱。

當我們致敬他一生的工作並祈求上帝興起更多像他這樣能夠以口才傳福音、以優雅來辨明信仰和正直生活一生的基督徒領袖時,讓我們反思提摩太凱勒教給我們的關於如何活出我們信仰的三點:

1.他以溫和和尊重的態度對待他人

凱勒以用溫和和尊重的方式處理性、金錢或權力(這些是世界用來衡量我們成功的工具)等敏感話題而聞名。 這些話題往往是尖銳的,當在講壇上講這些話題時時常會陷入“比你更聖潔”或“假正經”的風暴裡。 然而,在凱勒那裡,他卻以溫和的方式闡述了這些真理,耐心地解開那些一直迷惑我們的謊言和迷思,並向我們指出基督可以滿足我們一切需要這一真理。

正如彼得·韋納在他為《大西洋月刊》所寫的文章《我的朋友提摩太·凱勒》中所說的:“凱勒的講道風格是理智的、深諳文化的、談話式的、不傷人的。 他的講道有一種‘來吧,讓我們和聖靈一起來辨明’的感覺” [1]

這種講道的方式,即彼此溫和的交談而不自我防衛,正是歌羅西書 4 章 6 節 “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 和彼得一書 3章15節所說的,“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我們可以向凱勒學習,當我們向我們的朋友介紹耶穌時——不一定要那麼有防禦性並將討論變成激烈的對話——而是在分享我們的信仰時也傾聽他們的想法。

2.他在上帝呼召他去的每一處傳福音

凱勒留下的遺產之一是讓我們看到用福音去影響城市是什麼樣子的。 1989 年,他和他的妻子凱西在曼哈頓的中心建立了神學上歸正的救贖主長老會。曼哈頓是一座不夜城,那裡居住著所謂的“開明”人,人們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罪被視為“活著”和 “生活”的一部分。

凱勒告訴一家紐約雜誌社,他覺得不搬到曼哈頓會顯得很“懦弱”,但他和妻子凱西每天都有一種“胃裡不舒服的感覺”。

儘管如此,凱勒夫婦相信,在我們的信仰中,順服的最好方式就是愛我們的鄰舍和去上帝呼召我們去的任何地方——用凱西的話說,即使是去“巴比倫大淫婦”那裡。 正是在那裡,上帝教會他們,當我們將自己視為“純粹因著恩典而得救的罪人”時,我們就很難“不去關心並諷刺、妖魔化他人,以及輕蔑他人和懼怕他人”。 [2]

我們大部分人可能永遠不會在紐約建立教會,但很多人卻被呼召在我們自己的“巴比倫”傳福音,無論是在我們的學校、大學還是工作場所——任何一個我們可能會為信仰付代價的世俗場所。

然而,我們可以從凱勒的美好生命中得到鼓勵,知道福音會“除去懼怕”。 將福音帶到一個敵對它的環境中也許會令人生畏,但用凱勒的話來說,“雖然我們也應該在這方面注意,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冒犯他人,但上帝給我們的愛和接納的確據應該可以讓我們有勇氣能面對批評和反對”。 [3]

3.他教會我們如何好好面對死亡和苦難

也許凱勒所帶來的最大影響之一是他在過去三年與癌症作鬥爭的同時活出了他的信仰和基督徒的身份。

在他去世三天前,凱勒在他的禱告中說了下面這段感人的話:“我感謝我的家人這麼愛我。 我感謝上帝賜給我的這些時間。 但我準備好去見耶穌了。 我等不及要見耶穌了。 請送我回家。”

對於一個很有信心的人來說,這樣講似乎是顯而易見的。 但兩年前,凱勒在一篇《大西洋月刊》的文章中坦白了他在被診斷出患有胰腺癌後面對死亡的真實掙扎:“我…… 瞥見了旁邊桌子上我寫的關於死亡的書。 但我不敢打開看我自己寫的東西……. 我會經歷什麼呢? 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突然被放在手術臺上的外科醫生一樣。 我能接受自己所寫的建議嗎?” [4]

像我們一樣,凱勒清楚知道真理是一回事,要自己真正相信真理並把它活出來卻是另一回事。 我們可能知道上帝的話是什麼,但當苦難和死亡臨到我們時,我們仍然會措手不及;苦難和死亡對我們來說仍然很可怕。 但是,正如凱勒接下去說的那樣:

我意識到我頭腦所相信的必須對我的內心來說同樣真實,否則我將無法度日。 關於上帝的愛和未來復活的理論思想必須成為改變我生命的真理,否則就毫無意義。 [5]

為了使理論成為現實,凱勒教我們做“頭腦工作”和“內心工作”——同時運用我們的理性和感受; 重新認識上帝是誰,讓真理沉浸在我們的心中。

首先,為了幫助我們面對苦難和死亡的現實,並將其與上帝存在的事實調和,凱勒提醒我們重新審視並糾正我們內心深處所相信的:我們是為上帝而活,而不是祂為我們而存在;上帝無所不知,而我們卻很局限;是上帝在掌權,而不是我們。當我們真正相信這些時,我們就會得自由,讓上帝回歸上帝的位置。

其次,為了要向我們的內心說話,凱勒邀請我們默想那些告訴我們上帝是誰和向我們的靈魂講話的詩篇,(例如,“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詩篇 42篇),“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詩篇 103篇)。 他鼓勵我們“仔細審視我們最深的信念,最強烈的愛和懼怕,並把它們帶到上帝面前”,並每天將下面這個令人得安慰的真理放入禱告——因為耶穌死而復活,我們也將經歷同樣的事情。

最後,凱勒與我們分享,當上帝的真理深深印在我們心中時,我們就能夠在死亡面前享受生命並且會是一段很美好的經歷。 他談到在他即將接受一次大手術時所經歷的那種出人意料的平安。 [6] 在他最後的日子裡,他真誠且有信心地講述了他最近感受到的幸福,以及這種幸福如何能夠與悲傷並存。 儘管我們可能會流很多眼淚,但上帝的安慰和喜樂仍然會深深地流淌在我們心中,並會伴隨著我們直到耶穌帶我們回家的那一天。

#謝謝你提摩太凱勒,你向我們展示了忠心順服的一生和快樂地回天家是什麼樣子。 儘管我們很多人還在永恆的這一邊哀悼,但當你最終見到我們的主時,會有成千上萬的人與你一起歡喜,主無疑會稱你為他“忠心又良善的僕人”(馬太福音 25章23節),並親切地將你帶入祂的幸福中。

 

[1] 彼得·韋納《我的朋友提摩太·凱勒》。

[2] 提摩太凱勒 和 John Inazu,《不同之處》:在一個充滿不同的世界中活出信仰,Nelson Books,2020 年,第 25-26 頁。

[3] 同上,第 30 頁。

[4]提摩太·凱勒《在面對死亡時信仰的成長》。

[5]同上。

[6] 馬特·斯梅瑟斯特《提摩太凱勒希望你好好經歷苦難》。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