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愛的風箏,永不斷線!

作者:葉玲君    有聲播讀:郁青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

—箴言22篇6節

身為已經是好幾代基督徒家族的其中一員的我,父母一直秉持著聖經上的原則來教導我和弟弟。

他們常常會和我們說很多聖經故事和裡面的道理,一直按照真理來教導我們,雖然小時候的我不是完全明白,常常覺得去教會和當基督徒是被父母強迫的。

小時候,媽媽特別堅持要我們每天背一句聖經的經文,沒耐心的我和弟弟都是從媽媽常閱讀的經文選集挑選最短的一句,背完了就會立刻逃走。

之後長大一點上教會學校,但是在基督徒的比例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同學也大多都是非基督徒,我算是班上少數的基督徒的後代。

因為每周都有聖經課,同學們也常常有機會來請教我一些關於基督教和聖經的話題,但是對於同學和朋友的問題,我也似懂非懂,回答得也不清不楚。就這樣,我在教會、學校和家庭中長大了。

到了上大學的年紀,我考取了夢寐以求的大學,保持著一顆忐忑又興奮的心踏上了求學之路。

隨著上學、交男朋友、異鄉的文化衝擊,以及普世價值的相互矛盾,我慢慢淡忘了那唯一、爸媽一直堅持我們要信仰的上帝。

 

 

漸漸地,已經在那城市住了好幾年的我,常常遇到很多自認可以賺大錢的機會,但是大部分的機會都是遊走在灰色地帶,不怎麼榮耀上帝的工作。

我內心知道上帝絕對不會高興,雖然到最後我都沒有去做,但是每次機會錯失之後,我都會在心裡暗暗抱怨,為什麼我身為基督徒(自認為的基督徒,其實處世為人和一般人沒什麼差別)我就不能去做可以賺大錢的事!慢慢地我開始離上帝越來越遠。

在那城市居住的十年期間,發生了很多很多奇葩且戲劇性的事情,內心經過很多的拉扯,也胡亂做了幾件特別不討上帝喜悅的事情。

藉著前男友的劈腿,我才發現我根本不快樂,每天都覺得自己一點一點地死去,後來才發現原來那就叫憂鬱症。

內心枯槁,猶如死人一般的我,讓我親愛的爸媽常常痛哭流涕,但他們堅持每天固定和我禱告。

劈腿的事過了好幾個月,我那猶如頑石一樣剛硬的心,才真正被上帝的愛瓦解破碎,使我整個人謙卑下來。

 

 

當上帝的愛毫無保留地觸及我的內心時,我才發現我是多麼的污穢。

我立刻淚流滿面地認罪悔改。那一直沒放棄我的上帝是多麼地愛我,對於當時如此頑固的我來說,就真需要如此的刻骨銘心,才能讓我謙卑地回到上帝這裡。

如今我找到真的喜歡我,並且接受我過去的人,和他結婚生子,過著平淡幸福的家庭生活。雖然我的孩子還小,但是我非常知道我需要像我爸媽一樣教養我的孩子。

一直以來,我爸媽用上帝的愛和標準一直牽引著我,不管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他們從來都不放棄我,每天為我守望禱告,有的時候擔心打電話來噓寒問暖,有的時候知道我做錯了,打電話給我來一個當頭棒喝。

讓我這隻看起來好像飛出去很遠、毫無節制的風箏,一直有著一條線牽引著我——耶和華。

雖然有的時候我依然會羨慕別人賺大錢,試著掉頭走一些不同的方向,但是全能的上帝依然有無限的辦法,賜給我爸媽有智慧,幫助我及時回頭。

這些年的荒唐事也成為一個再好不過的契機,讓我完全降服在基督耶穌的愛裡面,也心甘情願地願意讓上帝使用我的一生來回應耶穌的愛。

 

 

親愛的讀者們,你是否願意交託你的人生,靠著上帝的迴轉來更像祂?也許你沒有和我一樣有敬虔而且永不放棄的父母,但你是否願意為你的孩子或是未來可能會有的孩子,來謙卑自己,並且腳步堅定的跟隨主,並且一生一世不偏移地教養你的孩子呢?

按照上帝的方式教養孩子,使我們家庭能夠世代行走在上帝的光里!請你和我一起來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我願意來跟隨禰的腳步,讓我每天有機會來更加認識禰,按照禰的心意來教養我的孩子(未來的孩子),使我的家庭能蒙受禰的恩典,天天沐浴在禰的慈愛中,直到老都不偏離,阿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謝謝祢找到我,帶我回家

作者:Deer

 

我是第二代基督徒,妈妈唸书时因为参加英文查经班和团契举办的活动认识信仰。我从小在教会长大,主日学、基要课程、青少契,对圣经知识不断增长,但我对这个信仰、这位上帝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觉得每个星期天都被强迫要去教会。我相信祂是真的,是因为听过其他人的见证。但其实我对教会蛮排斥的,可能因为是乡下教会,比较多老人、小孩等需要被服事的群体。

我从国小就开始在主日学司琴。国一第一次带敬拜觉得自己是被逼上台的(那时候喜欢唱诗歌、赞美单纯是因为喜欢唱歌),因为从小就非常害怕上台讲话和报告,当时我觉得自己表现得非常糟,然后还被别人批评。那时候尚未认识上帝,常常有种困惑:为什么我的杯子都还没被倒满,我就要一直倒给别人……回家后躲起来哭了大概两个小时。在教会也没什么同龄的孩子可以一起玩,进入一个新群体,别人也是用“**(我姊姊的名字)的妹妹”来认识我,我觉得很没有归属感也很寂寞。

 

 

進入青春期後,在找尋自己價值和定位的過程中,我迷失了。班上崇尚物質的風氣,男生們比較誰的名牌鞋子比較高級,女生們相約買一樣的衣服鞋子。大家很容易以貌取人,或為了融入群體而講別人八卦。而這一切,都和父母從小教我的價值觀大相逕庭。因為每逢周末就要回鄉下的爺爺奶奶家、外公外婆家和去教會,我沒辦法和同學一起約出去玩。因為媽媽覺得穿著乾淨整齊就好,我沒有選擇自己衣著的權利。

我從小就被禁止看劇、看綜藝節目、聽流行歌,跟同學也自然沒什麼共同話題。其實當時的我,也想漂漂亮亮、光鮮亮麗,但是家裡又不允許。渴望卻又得不到的拉扯和失望,讓我變得很自卑。雖然我成績好又會做事,備受師長的關注和疼愛,但這只讓同學忌妒,因而更討厭我、更想攻擊我。直到現在我依舊清楚記得當時一個人面對一大群人的害怕——害怕別人在我背後說壞話、挑釁和造謠,害怕別人憎惡的眼神。

 

 

在學校和教會都不開心,和媽媽的關係也不好,在家裡沒有屬於自己的空間。日子久了,我變得既壓抑又自卑。即便如此,我沒有停止守主日,在這期間也在不同的教會中“流浪”。上高中後進了好學校,看到同學們都優秀且多才多藝,我越發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什麼特色的人:我不認識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

後來上高二後,我和一位學妹很聊得來,她邀我每天放學一起靈修。我們很快就熟了,每天一起禱告、敬拜、讀經、分享領受和疑惑,也聊天分享生活和心情。以前我都是只有睡前和謝飯會禱告,靈修大概也只是讀讀聖經;這是我第一次真的覺得真正在靈修,也慢慢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致失望(哥林多後書4章8節)

 

後來高二時因身心壓力過大而發病,我辭去了許多在班級和社團的職務。最慘的時候連好好睡覺和讀書都沒辦法,成績也大幅退步。甚至我每天放學回家都會大哭兩三個小時。同學傳訊息關心我,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和解釋,只說自己「大腦生病了」。

破碎到沒有任何力氣做其他事的我,開始獨自來到上帝面前、和祂說話。在那段非常難熬的時光裡,學妹也一直成為我的扶持和幫助。熬過一天後,我常常忍不住在她和上帝面前哭泣,她總是播詩歌給我聽、抱著我、為我禱告,甚至陪我一起流淚。她還特別為我預備驚喜,在我自我價值最低落的時候讓我知道我仍是被愛的、鼓勵我鼓起勇氣過艱難的每一天,讓我好感動!

開始每天靈修後,我慢慢跟上帝建立關係、知道祂是我的避難所。一天下來,我總是痛苦難過到無所適從,沒有辦法讀書,我總會跑到校園角落,跟祂訴說我有多麼痛苦、多麼難過,問祂「為什麼?為什麼我會這樣?我到底會不會好?我什麼時候才會好?」雖然並沒有得到立即的回應,但祂常常透過奇妙的方式安慰我。與此同時,我加藥、看醫生、晤談、諮商,還有每天運動,花更多的時間和人相處聊天。

我慢慢恢復,也享受真正活著的感覺。祂不斷跟我說,祂是信實的、是良善的,學習放下和交託,不要擔心。我與祂的關係也越來越親密。最奇妙的是,上帝把我放在如此艱難的處境下,使我不得不學習放下他人的眼光,單單專注在祂如何看我。認識上帝的同時我也更認識自己,當我的目光看向祂而不是自己時,我找到自己的價值、變得有自信,知道自己是祂的寶貝女兒、祂的公主、祂所愛的。我發現我是真的喜歡敬拜讚美,而並不只是唱歌而已,生命的意義就是要敬拜祂。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哥林多後書47節)

 

時間流逝,我進入新的階段,也有了新的經歷。大學之後,我的生活比較混亂、也比較少靈修。即便如此,祂從未離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仍蒙上帝保守看顧,恩典滿滿。許久沒有想起高中這段經歷,它們似乎變遠了,但依然真實。

高二那陣子的靈修筆記收藏了當初的深刻感受和記憶,那時的文字和禱告是多麼懇切,但卻又是多麼的疼痛,再看、再回想起都不禁流淚。以前會羨慕那些從小穩定地在教會中成長的人,因為相比之下,我的生命和信仰歷程是多麼地不容易。不管怎麼樣,謝謝天父找到了我、帶我回家。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我是廚師,有一天卻發現手不能動了

作者:Bernice Yap          翻譯:奇奇         有聲播讀:以晨

 

一切都是從有一天我的肩膀疼開始的。起初我以為只是我脖子僵硬造成的,但很快情況就惡化到我無法轉動脖子了。所以我去看了醫生,醫生給我開了一個月的理療。但治療並沒有效果,以至於我痛苦到無法起床,更不用說去上班了。

我不得不無限期休假,直到解決我肩膀的問題。所以我請了大約兩周的假,休息並等待醫生給出最終的治療方案——也就是手術。然而,這期間工作上的事情發展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以至於我不得不立即辭職。

碰巧當時我丈夫剛辭去牧師的工作去植堂。我們之前並不擔心他會沒有收入,因為我確信我的收入可以養活我們倆。而失去工作意味著我們現在完全沒有收入,而且我的傷病讓我無法重返工作崗位(我連胳膊都不能動,怎麼做廚師呢?)。

手術後,我在家呆了一個月。我在房間里獨自哭了很多天,拒絕與任何人見面或交談。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我們要如何支付賬單。這樣的焦慮導致我做噩夢,以至無法入睡。

我無法獨自完成最簡單的任務,比如穿衣、洗澡,甚至梳頭,這也加重了我的焦慮。我不是感覺到太痛,就是太累,如果我用力過猛,我的左側胳膊就不得不代償,這可能會導致新的問題。對於我這樣一個習慣做很多事情的人來說,這一切讓我感到自己又無用又無助。

我的丈夫試圖敦促我花時間與主同在,但我拒絕了。相反,我選擇在網飛刷劇來麻木我的思想。我對自己說,現在跟主說話會更痛苦。 「我的生活一團糟。我對上帝很生氣,我不想和祂說話。」

儘管我知道事情的發生是有原因的,而且上帝是至高無上的,但我拒絕接受祂給我的新計劃。事實上,我不敢問祂為什麼會允許這一切發生。因為在內心深處,我覺得是因為我把我的工作和事業當成了偶像。

拒絕被安慰

因為我不想讓上帝干預,所以滿腦子只有自己的想法。我感到自己十五年的生命付諸東流了。一想到要在同一個行業工作,我就退縮了。那要轉行嗎?恐懼又吞沒了我。想著接下來會發生的事令我驚恐不已。

然後謊言開始湧入我的腦海:

你不會做任何其他事。因為你只會做廚師呀。

因為你想按照自己的方式行,所以上帝希望你受苦。

你的家人會對你很失望。

你很失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失敗的。

當我想到導致我辭職的原因時,怨恨也隨之而來。

這公平嗎?這其中的正義在哪裡?我應該反擊嗎?

上帝,你的公義在哪裡?你不打算為發生在我身上的不公做點什麼嗎?

即使在我繼續掙扎的時候,我的丈夫仍然盡了最大努力來服侍我。每天早上,在吃過早餐後,他都會打開他的聖經到詩篇,然後選擇一篇帶我一起讀。起初,我只是聽著,因為我還沒準備好回應。

一個周日晚上,當我獨自在家時,我又去讀了詩篇 77 篇: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在夜間不住地舉手禱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我想念上帝,就煩躁不安;我沉吟悲傷,心便發昏。(2-3節)

這裡詩人說到他是如何拒絕被安慰的,我太理解這一點了。詩人還問了我想問的問題:上帝,你忘記了你的慈悲嗎?難道你要丟棄我,不再施恩嗎?

哀痛,悲傷,但不要忘記主。

我丈夫一直提醒我,我可以為自己失去的哀痛。所以我哭泣,我傷心,我哀痛。

然而,縱使詩人們再悲痛絕望,他們最終還是在談論主所做的事。他們提醒我,即使在我的沮喪和痛苦中,我也可以回到主身邊並相信祂的作為。

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

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

我也要思想你的經營,

默念你的作為。

你是行奇事的上帝;

你曾在列邦中彰顯你的能力。 (11-15 節)

這些經文提醒了我:我的生命中已經得到了多少主的祝福,以及有多少事情已經讓我看到並證明祂沒有忘記我。

我的父母一直很支持我的工作。我去過很多人沒有機會去的地方旅行和工作。主也回應了我對生命伴侶的禱告。

仇敵要我相信的謊言比不上主的作為。

所以當我在向主傾訴我一切的傷痛、痛苦和憤怒時,我也告訴祂,我要拚命抓住祂的應許,我想要相信祂仍然良善,祂仍在掌權,祂仍然是我的上帝。

儘管對我來說未來仍然未知,但我緊緊抓住我被上帝認識和愛著的應許。

恢復和重新經歷上帝的供應

在我焦慮的日子裡,我就想起主。每當我們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時,我丈夫都會鼓勵我為我們的日常所需禱告。而主也回應了我們的需要。祂供應了足夠的金錢來付賬單,買房子,甚至還供應了我們一次宣教旅行的費用。

我經常提醒自己,一切都是主提供的。不是我,不是我的工作,而是主。

在我感到悲傷襲來的日子裡,我記得主給了我喜樂,讓我能夠在祂面前安息。我找到更多的時間來學習聖經,閱讀我一直渴望閱讀的書籍,休息和從受傷中恢復。

到目前為止,我有一部分已經恢復了。我現在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儘管仍有一些事情做不到(比如無法伸手去抓我的背)。

我的一位醫生建議我繼續烘焙,因為我在擀麵團時可以鍛煉到肩膀。所以我又開始烹飪和烘焙了,並慢慢地在測試看哪些任務是我可以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完成的。另外,我還在教會裡教青少年們如何烹飪和準備食物並出售它們,以使他們能夠自己賺取零用錢。

除了在教會做義工,我偶爾也會做諮詢,上帝也時常供應我某份短期工作。

我意識到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意味著我可以自由地追求新的冒險。我記得每當我的孩子們很難放手時,我都會跟他們說: 「想像上帝接下來為你預備了什麼,為之興奮吧。」

我也有過重新學習或嘗試新職業的想法。各樣的計劃在我腦海中來來去去,很令人激動卻也有點讓人害怕。我還在猶豫要做什麼工作,但我知道主會帶領我到某個地方。

我生命中的一個章節已經結束,新的篇章即將到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等候上帝,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       翻譯:奇奇

 

幾年前,我有幸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共度了三天,這要歸功於致力於為在海外服事的女性提供喘息和退修機會的事工組織 Thrive。

在排隊取餐的時候,我和一位 20 多歲的女士聊天。她在瑞典服侍多年後剛剛離開那裡。當我伸手去拿新鮮的莓果(我想念烏干達的莓果!)時,我問到了她的名字,她服侍的國家,以及她待了多久。

我:「所以你現在回來了?」

她:「是的……過渡期很不好過。」

我:「是的,確實。」

「周六真的很討厭」——等候的不確定性

在我生命中,我自己最討厭的部分就是等候的日子。我想,這大概也說明不了什麼。畢竟,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時候都在等候著什麼。

在我等候一位基督徒朋友回到上帝身邊時,我感覺到了這一點。她離開上帝越遠,我看到她靈魂被腐蝕而受的傷害就越多,讓人悲嘆的行為方式也陷得越深。但即便我努力灌溉,也為上帝預備道路,喚醒人心還是祂自己的工作,不是我的。

上帝通過其他等候的日子堅固了我的信仰。大概在我腦海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等待通知我們在烏干達的工作許可是否會被取消的 11 個月。

等候中最難的部分是面對心中的疑慮,「如果……會怎樣」的各樣想法纏繞在我的胸口,壓得我無法大口呼吸。這是對於我無法控制的事情的快速縱覽,真實地暴露了我的恐懼,甚至是不信。

有時我只是對不確定性感到厭煩。因為實在無法忍受自己的恐懼和不適,我已經準備好要自己採取行動了。

但是當我開始逃避等候、掙扎,不去利用上帝高興地賜給我的選擇時,我會時常想起Peter Scazzero的警示:「我和亞伯拉罕一樣,為了更快推進上帝的計劃而生了許多以實瑪利。」

我認為,等候很像那個介於基督受死和復活之間的星期六。如果我活在那個時候,我會確定基督會復活嗎?

我想過,當馬利亞和馬大的弟弟重病要死,而那個唯一可以幫助她們的人卻故意晚來時,她倆是怎樣的感受。

然而,祂完全清楚這一切。祂晚來是因為祂想讓她們看到一些新東西——一些會徹底改變她們對祂認識的事。

等候會練就特有的肌肉

我認為等候就像是鍛煉的時候保持某個動作不動——感受那種酸痛感蔓延到你緊繃的核心肌肉群、二頭肌或四頭肌。教練的要求往往讓我們覺得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

與任何一種鍛煉一樣,肌肉首先需要被分解。而要到看得見或者享用等候的結果還需要經歷一陣子。

在一個經歷了失業又要照顧新生兒的沉重夏天,上帝使我的等候肌肉變得強壯起來。我那個時候要應對抑鬱和焦慮,我等待多年的出書合同也以失敗告終,我只有帶著失望的心禱告。

祂甚至通過讓我等候一些說「暫時不行」的穆斯林難民學生認識耶穌來建立我。在與懷疑、害怕和失落的爭戰中,我屬靈的肌肉變得更發達,這讓我現在的信仰更加堅定不移。

上帝在等候中與我們同在

對於我們這些處於等候幽谷中的人,上帝給了各樣的應許。

祂等著向我們施恩(詩篇123篇2節);憐憫我們(以賽亞書 30章18節)。

對那些仰望等候祂的人,祂供應他們(詩篇145篇15節)。

等候祂的必不羞愧(詩篇 25 篇)。

我們必從新得力,如鷹展翅上騰(以賽亞書 40章31節)。

祂是我們的幫助和盾牌(詩篇33篇20節)。

祂施恩給我們(耶利米哀歌3章25節)。

沒能與之前的出版商合作最終使我有機會與另一家給我做出了很不一樣的編輯和願景的出版商簽約,這讓我經歷了祂的信實。當我聽到我們拿到了前所未有的4年烏干達工作許可時,我和朋友站在非洲一條塵土飛揚的車道上高興得蹦跳起來,我也由此知道了上帝的良善。

很有可能,你現在正在等候著某事成就。就像我所經歷的一樣,這需要你在每次恐懼襲來的時候,一遍又一遍地選擇信靠祂和從祂得平安。

對我來說,這意味著花時間讀經和禱告,讓我的心一點點品味上帝的良善,以去除我的恐懼。我學會了寫日記,這使我能夠表達內心的恐懼,這樣我才能真正來到上帝面前處理它們。而且我智慧的朋友們在我處在等候的低谷時會提醒我上帝的真理。

也許這就是何西阿說要不斷等候上帝的原因。也許,就像我一樣,當祂出現並帶來更新時,你會驚訝無比。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