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疫最前線:等候天亮

作者:方友望,馬來西亞

 

值夜班的漫漫長夜,我們守候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等待著第一道曙光的乍現,等待著魚肚白浮現在天邊,等待著清晨的朝陽徐徐升起。這個時候,努力保持清醒的我們都期待著牆上的時鐘走得快些,夜班得以結束,大家得以安然放下守夜的職務,回家休息。

自從行動管制令實施以來,交通車禍傷亡率大幅度下降,工業意外事故也近乎歸零。病症輕微的人為了避免置身醫院而感染病毒都不會選擇在這個非常時期來掛號看診。向來人潮絡繹不絕的急診室顯得格外冷清,門可羅雀。黃區的病人屈指可數,而且情況穩定。這是一個安靜的夜晚,時間過得分外地慢,大家都放鬆心情,等侯著天亮。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老先生無意中開始出現危急狀態:他的血壓突然下降,呼吸越發急促,心跳也開始滑落。老先生不久前才剛中風,今天因為嘔吐不停而被家人送來,初步診斷可能是骨痛熱症,但是需要等到天亮後實驗室才會進行檢測確診。剛開始他的情況穩定,精神狀態良好,只是血氧飽和度偏低,需要鼻導管來吸氧。由於超音波顯示他的心臟功能欠佳,我們並沒有為他吊點滴,只給了抗生素。想不到,短短幾個小時內他的情況急速惡化,強心針才剛注射沒多久,他的心跳就停止跳動了。

換作平時,我們會第一時間按壓病人的胸口,馬不停蹄地實施心肺復蘇,因為心臟驟停分秒必爭,黃金時間僅有4 分鐘。但是 C O V I D – 19 的警訊讓大家不得不在這個刻不容緩的時刻停下來,穿上防護服,才能開始急救。因為防護服的數量有限,只有兩位醫務人員能夠在完整的配備下參與急救,因此負責 CPR 的護士很快就疲累了。為了減低病毒感染率,我得學會隔著玻璃盒為病人插喉,在這個狹隘的空間裡努力地調整影像喉頭鏡的角度,直到屏幕上喉入口顯而易見,才能將內導管插入。整個過程比想像中更加耗時耗力,汗水浸透了防護服,玻璃盒局限了雙手活動的範圍,不再像往常般靈活自如。經過數番嘗試和掙扎,並在同事的協助下,我們總算成功地為老先生安全插管了。

老先生的心律一直沒有恢復正常,三十分鐘後我們不得不宣告不治。這個時候天已經亮了,只是大家都為老先生匆促的離去感到失落。填寫死亡證書後,我們卸下身上那被汗水浸透了的防護服,正式結束了這個充滿腎上腺素的夜班回家去。

漫漫長夜的等待容易讓人偷懶打盹、精神散漫、意志消沉、反應緩慢。然而,城門外站崗守夜的人需要時刻警戒,才不會讓敵軍有機會潛入襲擊,導致整個城牆失守。同樣的,值夜班的醫生和護士也需要加倍小心,才不會錯過病危的信號。等候天亮絕不是消極被動的狀態,而是積極主動地守候在自己的崗位上,警惕地守護城內居民的安危、守護每個病人的生命。守夜是一份神聖的職務,無論是維持社會治安的警員還是捍衛國家領土的軍兵,無論是值夜班的醫務人員還是在化驗室里分析和檢測血液樣本的技術員,在每個漫長的夜班裡都有義務積極主動地盡忠職守、等候天亮。

那個汗水浸透防護服的夜晚,我對等候上帝又有深一層的領悟、多一份的理解。等候上帝意味著我需要打起百分百的精神,警醒地守護著我的城牆,而不是漫無目的、無所事事地等待祂為我成就心裡所求所願的事。等候上帝並不意味著我有正當的理由打盹睡覺、自我封閉、自憐自艾,而是把握機會主動、積極地服事、搶救生命和靈魂,這樣等候的季節必然不會浪費、不會留白。

無論您處在人生的哪一個季節,等候上帝是信心旅途中的試煉,更是個飽含應許的蒙福之路。但願我們在等待疫情結束的當兒繼續積極等候上帝,因為“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祂”(耶利米哀歌 3章25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親愛的新冠病毒,我希望我們從不曾相遇……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
翻譯:王西寧,愛爾蘭

 

親愛的新冠病毒,

 

我最近幾乎每天都在談論你,並且我已經有好幾週都在不停地想著你了。我甚至一直在網上查看你的踪跡——看看你最近如何了,想要知道你的一舉一動。

顯然,我對你比對任何其他事物都緊張。想到你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冒了出來,真是太瘋狂了。我從未見過像你這樣的,毫無疑問,你成功讓大家駐足圍觀了。

但是,現在我能對你說一句實話嗎?

我希望我們從不曾相遇。

現在回顧過去的這段時間,我覺得實在有點可笑(難過的可笑),為什麼沒有一個人在最開始的時候認真對待你?包括我自己。真是不好意思,那麼多人嘲笑你,不把你當回事。你不應該被那樣對待。如果不是這樣,你帶來的破壞或許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嚴重了。

我永遠不會忘記你闖入我生命的那一天。我收到信息,我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將被隔離兩天,因為她被懷疑與你有過密切接觸。所謂你會讓人生病。值得慶幸的是,你跟我的朋友保持了距離,她沒有感染。

然而這一點開始。然後,你拜訪了我的國家,從此,我對你了有更多的了解,你造成的混亂變成了地域新聞。越來越多與你待在一起的人生病了。自然,我們都非常害怕,我的工作會議,以及我去海外參加婚禮的旅程都被取消了,因為無論哪裡的人都不想和你有任何瓜葛。

但是誰都沒有料到你的影響力會波及全球。對我來說,當你徹底破壞了我的日本之行時,我才知道你有多想要得到我們的注意。一定要這樣嗎?至少我想說,我真的很期待那個假期旅行。所以我很沮喪。你造成的騷動,不只是讓我們不得不更改整個行程,你還剝奪了我朋友們在忙碌的工作之後急需的休整機會。

目前,我正在家裡寫這封信給你,因為你現在的聲譽差極了……我最近一次查看感染人數得到的數據是全世界已經有227萬人被你感染。因此,為了將你隔離,政府先“隔離”了我們所有人:我們所有人被建議呆在家裡,避開擁擠的地方,以保護我們應對你的傷害。

因為著,一些國家拒絕短期遊客入境,航班也減少了航班。因為不能給你潛伏和害人的機會,教會也關了門。

我的許多朋友已經將你帶給我們的影響與殭屍末日發生的故事相提並論了,唯一的不同的是,我們實際上都沒有辦法判斷誰是殭屍。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你讓所有人包圍了偏執和恐懼的原因吧。

毋庸置疑,你的光臨徹底徹底破壞了我的生活,也破壞了世界上很多人的生活。誰能料到你有那麼大的威力呢?

但是,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更加關注並能阻止制你的狡猾行為,你對我們就不會有如此大的破壞力。

當然,現實是你已經把我們的生活搞得天翻地覆了了。但是你也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了三件事:第一,我們無法掌控自己的生命;第二,我們可以掌控自己做出如何的反應;第三,你掌控不了我們的生活。

除了假期(順便說一句,你仍然欠我假期),即使像與朋友見面,擁有一份工作,擁有家庭和身體健康這樣的事都變得無法保證了。我們可能隨時失去這些。時間自己能夠在家辦公,已經是一個巨大的恩典。

雖然我極不願承認這一點,但是無論有沒有你,我們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方式負責。就個人而言,最近幾天我聽到並且自己也見證了很多無私和愛的例子。當然,反面的列子我也看到了很多,自私和不負責任的行為也很多。新冠病毒,你以一種不受歡迎的方式侵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試驗我們,揭穿了我們的本來面目。

一天,我的同事提醒我,可能你(新冠病毒)也沒有那麼“新”。畢竟,在之前的世代中,還有其他像你一樣有影響力的疾病,其中一些甚至比你更麻煩和更讓人討厭。儘管它們在當時也造成了混亂和破壞,但人類最終還是佔了上風,而那些時期,也出現了一些獨特的愛與犧牲的偉大行為。

我知道這次也會一樣。

不管我多希望可以避免開你,或將你拒之門外,我知道你會留下來——至少目前如此。但是新冠病毒,你無法掌控我們的生活。實際上,我敢說你現在能夠這樣蔓延是因為上帝允許你這樣做,就像他允許之前那些具有破壞力的疾病存在一樣。但是有一天,你終將不復存在,而下一個將會取代你。

因此現在我會繼續關注你,但更重要的是,我重置目光投向真正掌控一切的那一位,他能隨時結束這一切。

即使在接下來的幾週(甚至幾個月)我都會被關在家中,我也會盡我所能地珍惜每一天。我已經學會數算祝福,在家生活並量入為出(這些天我真是省下太多錢),並且一一機會就跟有需要的人聯繫(你可能使我沒有辦法與朋友見面,但你聽說過Zoom嗎?)。

生活仍在繼續-甚至這意味著與你依存,新冠病毒。

你真誠的,
佩欣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我在抗疫最前線:要到幾時呢?(有聲播讀)

作者:方友望,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Joya,中國

 

友望來自東馬砂拉越州,喜歡閱讀和寫作,從小享受與書為伴,只因為有個喜歡買書的爸爸。她小時候的夢想是當個圖書管理員,長大後期望自己能夠成為作家,用文字來分享心情、傳遞信息。大學畢業後在東馬服務了數年,目前在吉隆坡的國大醫院 (HUKM) 進修急診專科。國大醫院是雪隆區的新冠肺炎接治地點。雖然這所醫院暫時並非主要的新冠肺炎轉介中心,但她仍然在前線上診斷並收治 Covid 19 的可疑或確診病例。

馬來西亞進入全國行動管制令第 13 天,COVID – 19 疫情非但沒有好轉,官方數據顯示全球各地的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持續上升。整個世界彷彿放慢了匆匆的腳步,全球各個國家和主要城市相繼封城,航空和旅遊業遭受嚴重的打擊,許多商家已經停止了正常的業務運作,學校宣布暫停一切活動,考試不得不延期導致學生們需要延期畢業。不論是生意慘淡近乎陷入困境的小販們,卧病在床被迫與世隔離的病患,留在家等待重返校園的莘莘學子,或是在醫院前線辛勞工作的醫務人員,大家的心裡都納悶著:要到幾時呢?上帝啊,請問禰允許這個新冠肺炎橫行霸道要到幾時呢?上帝啊,請問禰何時伸出禰大能的膀臂終止這一場奪取上萬條人命的瘟疫呢?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擾亂了我們匆忙勞碌的生活,讓我們不得不停歇下來,回到上帝面前,尋求祂的醫治、赦免、拯救和安慰。英國牛津劍橋大學的文學史家魯益師(C.S.Lewis)在他的著作《痛苦的奧秘(The Problem of Pain)》中描述苦難是上帝的擴音器,為要喚醒沉睡的心靈。但是祂允許苦難要到什麼時候呢?詩人大衛在他的詩篇中不斷地發出同樣的呼求:「耶和華啊,禰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禰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我心裡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詩篇13篇1-2節)哈巴谷先知同樣質問上帝:「耶和華啊,我呼求禰,禰不應允,要到幾時呢?」 (哈巴谷書1章2節)面對仇敵的四面攻擊、不公不義的政權、惡人的無法無天,一籌莫展的大衛和悲憤填膺的哈巴谷都在納悶:要到幾時呢?他們在急難中呼求並等侯著上帝伸出祂的膀臂來拯救屬於祂的子民、施行公義和憐憫。

 

等待,談何容易,尤其在靜默中等待,更是難上加難。面對苦難的時候,等待的過程十分煎熬難挨,尤其當我們束手無策,無法改變或加速使事情進展得更快時,內心更是百般焦慮,感覺被上帝忘記和遺棄了。然而,等待卻是成長的生命中重要的一環。從著床在母親子宮裡的胚胎到呱呱墜地的新生兒,孕育健康的生命需要十個月漫長的靜心等待。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到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寶寶,從孩子第一天上幼稚園哭鬧不舍到大學畢業揮手告別的那一刻,養兒育女需要經歷何等漫長的等待歲月啊!小時候,我們期盼著自己快點長大。升學後,我們期盼著自己早日畢業。工作後,我們期盼著自己結婚成家。成家後,我們期盼著自己早生貴子。暮年後,我們期盼著自己安享晚年、兒孫滿堂。終於,我們卸下了世上一切的勞苦,入土安息,進入永恆。等待的功課需要我們用一生之久不斷地學習。

在行動管制令的驅使之下,首相再三地叮囑大家留在家中,千萬不要無故出門。COVID – 19 限制了我們的行動,考驗了我們的耐性,也阻撓了我們的計劃。我和丈夫因為工作的緣故不得不分隔兩岸,而原先的生育計劃也不得不耽擱延期。剛開始我的心情實在遭透了!我滿腹牢騷地向上帝抱怨,生氣祂為什麼允許這個病毒打擾我們完美的計劃和規律的生活秩序。然而,在敬拜的詩歌中我學會了安靜順服祂的旨意,在祂的沉默不語中我學會了再一次的等待。等待,讓我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執著,讓上帝在我的生命中掌權,並學習將自己每一天的行程和人生的藍圖計劃交託給祂。等待,讓我在每一次和祂摔跤的過程中學習降服,把自己對人生的主權放在祂的手中。我很容易心急,欠缺耐心,不喜歡等待。一旦決定好的計劃,便急著去完成,否則會感到煩躁不安。每一次的等待對我而言都是信心的考驗,提醒我學習把焦點轉向那為我創始成終的耶穌,並在等待的空檔期繼續專心敬拜祂、忠心事奉祂、堅定相信祂。

 

 

伊莉莎白·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是我最喜歡的作家,她是殉道者宣教士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的遺孀,也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基督徒女性之一。吉姆在南美洲的森林裡遇難之後,勇敢的她帶著年幼的女兒回到奧卡族印第安人中間繼續服侍,與他們一起生活,學習他們的語言,至終整個族群歸向耶穌。她在著作《The Path of Loneliness 》中寫道:等候上帝是信心的表現,也是上帝對人類最大的要求。等候中,我們相信祂的安排準確無誤,祂的時間不早也不晚。每一天,我們可以帶著期待的心情將等待上帝的意願當成祭物獻給祂。真正相信上帝並等候祂的人不會給上帝截止日期,也不會要求上帝照著他的議程進行,而是敞開心扉完全接受上帝的計劃,並確信祂的安排必然超越我們所求所想。

要到幾時呢?我不曉得這場疫情將會到何時才結束,但是我可以選擇相信上帝的美善和全能,相信祂在洪水泛濫之時仍然坐著為王,相信祂在舉世動亂之時仍然統管萬有。我不曉得行動管制令是否會繼續延長,但是我可以選擇繼續感謝上帝讓我有健康的身體去服事我的病人。我不曉得祂為什麼打斷了我的人生計劃,但是我可以選擇耐心等候祂的時間,因為祂的道路高過我的道路,祂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以賽亞書 55章9節)。祂仍舊掌權,哈利路亞!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新冠肺炎:冷漠與焦慮中的禱告(有聲播讀)

作者:聖夏,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在這個信息飛速傳播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世界各樣的新聞包圍著。我相信大部分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戰爭,災難類的新聞時,我們可能會暫時表示驚訝或難過,然後剩下的就只有沉默和漠不關心,因為覺得這些事情離自己很遠。要不就是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可能因為長期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的危機意識早已被漸漸抹去。

其實我說的不是別人,就是我自己。我記得第一次在網上看到「新冠肺炎」這個新聞時,我點開看了一眼,並不是因為我想了解是什麼情況,而是習慣性地點開。因為我心裡早已對這個新聞下了定義,就是有人得病了,但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況且在武漢,離我遠著呢。

直到被我忽略的這條新聞,開始每天佔據頭條;直到聽到口罩被售滯漲價,瘋狂被搶;直到大年初一,本應該走街串戶的日子,全國人民開始被限足在家。

到這個時候,我以為我會有所意識有所行為。但是取而代之的竟是每天一睜開眼睛,就開始關注不斷上漲的感染確診人數。那每天瀕臨在死亡邊緣,不斷增長的人數,對我來說似乎只是數字。我每天能和朋友分享的竟然也只有這個數字,我仍然是一個旁觀者,只是關心這個數字會漲到什麼時候。

因為這個疫情我暫時不能返校,我的行程和計劃都被打亂了。我的心因這樣那樣的事情,始終不能安靜。可我沒有第一時間為此向上帝禱告。直到被限足在家的第七天,我才終於願意來到上帝的面前,將我的憂慮向祂傾訴。當我打開聖經,看到這段經文,「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拉太書6章14節)我的心裡瞬間安靜下來,並開始思考面對現在這樣的環境,我現在這樣的狀態是正常的嗎?

我對現狀的恐慌,對未來的擔憂,都使我忘記注目看耶穌,看十字架上的恩典,也使我忘記上帝在掌權。我不能像那些醫護人員一樣去前線,幫助救治患病的人。然而我卻連唯一能做的禱告,也不願去付出。但感謝上帝,祂的話語再次提醒了我,讓我看到自己的私慾。於是我來到上帝面前向祂認罪。

我雖然不再像之前那樣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聞過度關注,但我內心的焦慮仍然存在。每當我感到焦慮時,我便會來到上帝面前禱告。當我們在主里認罪悔改,選擇讚美祂時,祂便賜給我們出乎意料的平安(腓立比書4章7節),使我們在何等難的困境中都能夠有盼望,不至失望。

感謝上帝,當我選擇這麼做時,祂賜更多的愛、平安和恩典填滿我,代替了我心中的不安。這樣真實的平安,讓我明白越是在困難時期,我們越要感恩,為大小事感恩,也為我們可以經歷上帝的恩典而感恩。越是感恩,我就更加相信上帝在掌權,祂就在我的身邊,親自安慰我,讓我知道祂的應許永不落空。

最後,當我因新型冠狀病毒被限足在家,以為自己什麼都做不了的時候,上帝讓我看到這段經文,「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做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是的,若是可以,我願借著在這段等待的時間,操練自己,脫離卑賤的事情,被上帝潔凈做一個貴重的器皿,為祂所用。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