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學校該如何榮耀上帝?

SC-How-do-I-glorify-God-in-school-1024x613作者:潘文晴 , 台灣台北

“我在學校該如何榮耀上帝?”這對於很多虔誠愛主的年輕基督徒來說,是個應該常常放在心上思想的問題,對我來說當然也不例外。

我在高三時信主,上大學后才真正進入教會認識上帝、學習真理。我的教會在我就讀的大學里成立了一個服務性社團,透過社團做校園的福音工作。剛開始投入校園服事時,我常感到有些害怕,總覺得自己對聖經真理的理解還不夠熟悉、不夠認識上帝,在團契小組中年紀又最小,也沒有屬靈的自信,覺得自己無法把服事做好。除此之外,我也非常膽怯於向同學傳福音,因為我怕同學會用異樣的眼光看我。然而用異樣眼光看我的,其實是我自己,我不怕他們拒絕福音,而是怕他們拒絕我這個人,不願意和我做朋友……

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對於榮耀上帝這件事,真的有許多誤解:

1. 可以榮耀上帝的人需具備許多屬靈上的知識和恩賜能力?
一個可以榮耀上帝的人,不在於他的屬靈知識或恩賜能力有多豐富,更不在於他的職業、地位或權柄的高低。上帝使用的人往往不是最厲害的人。詩篇147篇10-11節寫道“祂不喜悅馬的力大,不喜愛人的腿快。耶和華喜愛敬畏祂和盼望祂慈愛的人。”上帝使用的是那知道自己的不足、願意謙卑倚靠祂的人,因為當這些人因着上帝的恩典得着榮耀后,會將榮耀歸於祂。如同上帝要撒母耳去膏以色列的新王一樣,耶和華在耶西的眾子中預定了一個作王的,但撒母耳並不知道是哪一個。當撒母耳以為是以利押時,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2. 用自己和世人的標準評斷,且唯有達到那“標準”才能榮耀上帝?
從某些層面來說,我是個完美主義者,在靈命狀態上,我常常為自己設下一個標準,若未達標就會控告自己,在服事上也是如此,未達預期就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這其實很危險,因為這會使我們容易落入“服事人”的試探中,成了用自己的才華來服事人,而不是服事上帝!哥林多前書4章2-4節說道“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為自己設下標準並非不好,只是那標準出自於誰很重要。雖然以上帝的標準來說,這地上一個義人也沒有,但“忠心”是祂最低的要求,所以當我能忠心地將自己擺上並倚靠祂時,那就是榮耀上帝了。

3. 唯有向同學介紹耶穌、介紹信仰才叫作傳福音?
馬太福音5章16節“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這節經文常常提醒着我,“榮耀上帝”是果,我們有“好行為”才是因。雖然向同學介紹耶穌和信仰是最直接的傳福音方式,但是當我們擁有好品格、好行為時,例如盡到做學生的責任、認真聽課做報告、上課不遲到、考試不作弊、同學有課業問題時協助解決、真誠待人等,人們便會從我們身上看見上帝的榮耀,那無疑是一種間接傳福音的方式。因此,對於未信主的人來說,我們很可能就是他們所讀的第一本聖經。

其實“榮耀上帝”並沒有想像中這麼難,身為學生的每一個基督徒,就好似校園中一個又一個的宣教士。我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我們是屬上帝的子民!唯有知道自己是誰,對自己“基督徒”的身份感到驕傲,我們才能活出屬上帝的生命,如提摩太前書4章12節:“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當我們忠心盡己地在上帝所賜的禾場擺上,就是榮耀上帝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透心糧www.ya-mi.org/tc”

失之常春藤

The-pressure-to-be-the-best

作者: Nicole Yuen, 19歲, 美國

我從記事起就認識上帝了。因為爸爸媽媽都是基督徒,我從小就去教會。儘管我很早就知道了上帝無條件的愛,卻還是沒能倖免,『感染』上了追求成功所帶來的壓力。

爸爸媽媽總是教導我『凡事盡己所能,不要錯失任何良機 』。這是個很好的建議,但到我這卻被錯誤地理解為『凡事爭第一,不可錯過任何事情。』

當我出人意料地考入紐約市一所頂尖高中時,這些壓力就變得格外真實。之所以說是出人意料,是因為我完全沒有身邊那些學習狂人們準備得那麼充分。於是突然之間,我被捲入了一個高速運轉的世界——每天趕地鐵上下學,課餘時間全都用來補習備考,白天排滿各種課程和活動,晚上還要熬夜學習。學校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因此雖然有一些朋​​友,大家卻都心知肚明,我們在暗自較勁、爭奪同一個目標——常春藤大學裡的一席之地。

我弄得自己精疲力竭、身心具憊 。當我連一所常春藤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都沒收到時,我覺得真是所有的時間和努力都白費了。我沒能證明自己的價值,讓所有人都失望了。

當我的朋友們正在為該選哈佛還是選耶魯頭疼時,我卻不得不努力接受現實——恐怕得去一所自己壓根都不喜歡的大學唸書了。最糟糕的是,對於我所處的困境,我什麼都做不了,也什麼都改變不了。我從來沒有覺得如此絕望過。我之前騙自己,以為只要能提高成績、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我就能掌控自己的未來。但事實是,我根本無能為力。

當我終於承認自己並不能掌控未來時,唯一能做的就是來到上帝面前,請祂來扭轉局面。祂真的為我開路了——雖然跟我起初想的並不一樣。

一天,我意外地得到消息,說我已經被一所自己比較喜歡的學校錄取了!之前他們把我列在候選名單上。如果從數據上來看,這本來沒可能,現在卻發生奇蹟。這所學校並不是我的首選,卻不曾想上帝一直為我在那兒預備位置。兩年後,我才發現,上帝比我更了解我自己,祂知道我適合去哪兒。假如我之前被一所常春藤大學錄取,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去的,然而那樣的話,就不會有現在的我。我可能仍舊認為是自己的努力,而非上帝的計劃在掌管我的未來呢。

儘管眼看著自己對自己的人生失去控制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這卻是我人生至此最受益的一段經歷。

讀完這篇文章,我希望你可以明白,上帝比我們自己更清楚什麼是對我們最好的。上帝不是學校的錄取官,我們不需要、也沒有辦法向祂證明自己。無論是排名第一還是排名一千,祂都一視同仁、用無盡的愛愛著我們每一個人。祂關心我們,因為我們是祂的孩子。祂想要把最好的給我們,只要我們願意。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放手,讓祂來掌權。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憂慮(學業篇)

作者:Carmen Siu,香港

 下課後,我拖著疲累的身軀乘搭地鐵。想起這幾天聽過的事情──有些同學成績優異,有些同學已有豐富的實習經驗,有些基督徒的同學有很好的事奉崗位……地鐵駛過一站又一站,我的腦海中卻回憶著一段又一段的片段,覺得自己甚麼都比不上,十分無用。

 這個心理的包袱,使我愁了幾天。我心裡向主呼求,求上帝讓我不擔心、求上帝讓我喜樂,加給我智慧。我突然想起馬太福音25章關於銀子的故事。故事說道,每個人所得的銀子不同,有些人較多,有些人較少。我之前聽道時,傳道人解釋,這是比喻各人的才能不同,是主所賞賜的。但那刻,主讓我想起這段經文,讓我有另一番的體會:主給我二千銀子,我就勤勤力力、好好管理所得的二千銀子等主回來。主不會要求有二千銀子的人,所賺取的和有五千銀子的人一樣主是按照所賜給我的才能的多少,來衡量我為祂所作的是否相符。我心裡頓時坦然!我根本不需要憂愁!我為何要和其他人比較呢?主都沒有講過我要這樣比較!只要是又良善又忠心的人,就會得主稱讚!我只要按著主所賜的才能忠心地做,做得恰如其分,就得主稱讚!我不需要追求自己所作、所得的,要和別人一樣!

 除此以外,我還有其他與學習、與前路有關的擔憂。我是怎樣跨過這些憂傷的低谷,喜樂地離開呢?Helen Howorth Lemmel寫過一首詩歌,第一節是這樣寫的:

你心靈是否煩惱困苦?不見亮光,黑暗滿佈?
仰望主耶穌就得光明,你生命更活潑豐盛。
(副歌)
當轉眼仰望耶穌,
定睛在祂奇妙慈容,
在救主榮耀恩典大光中,
世上事必然顯為虛空。

詩篇42篇5節:「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上帝,因祂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祂。」當我憂傷、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想起這首詩歌,想起這節經文,真是奇妙!

 我不知道前路會如何(我就快畢業了),但我知道要緊握主手。主的道路非同我的道路,祂的意念非同我的意念(以賽亞書55章8節)。但是,主啊,祢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詩篇16篇2節)。我深信主是全知全能,將自己交付在祂手中,是最穩妥。我的眼不看困難,不與人比較,只看主耶穌的大能,我就必得幫助,心中必得力量過每一日。

打包、大學、計劃

作者:Christie Weakly,美國

如圖所示,我要開學啦!同時,你也可以看出,離別之時,我的心裡真是五味雜陳(請仔細看我手中的白板)。我讀專科有一段時間了,之前也有一個學期是在外面上的,但實質意義的『上大學』,這將是頭一回。到目前為止,我最強烈的感覺就是興奮。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去那邊看看會有怎樣的歷險擺在我前面了。從我第一次造訪算起,差不多已經有兩年的時間,我就一直渴望再回到那所學校,但是上帝卻讓我等到現在。天啊,我準備好了嗎?

出發之前,我看著那些我輔導過的女孩子,與她們彼此注視,問:「你們計畫怎樣度過下一年?想要取得什麼成就?到年底的時候,你們想成為怎樣的人?」當然,我也問了自己同樣的問題。整個夏天,我都在仔細思考我下一學期的目標和願望。我該怎樣預備呢?我應該怎樣明智地利用我的暑假?我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且有計劃地度過了暑假。我花時間跟那些我想成為的人,或我想輔導的人待在一起。我寫作、思考、閱讀,靈修、工作、運動,完成了不少事情,這樣,當我回過頭來看的時候,我就可以說:『整個夏天,我沒有虛度。』這周,我坐下來,要為明年的生活寫下優先次序。

我問自己:「我要怎樣度過今年,才能在明年春天回顧過去的時候,可以問心無愧地說『這一年我沒有虛度?』」我定下了幾件我想做的事情。首先,我想管理好我的時間。我想知道我的時間都花在哪裡了,因為我想善用它們。其次,我想將與上帝相處的時間列為優先。我知道除非有意計畫,不然靈修不會成為我忙碌一天的開始。因此,我將它列為優先考慮的事項:我必須有靈修時間!同時,我也想要有健康的飲食。我想保持身材,也要身體健康。對我來說,絕對不要新生肥胖症*!我想交許多優秀的女性朋友,並與她們有更深層的溝通與交流。我的清單就這樣一直延續下去。決定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是非常重要的,但我相信最重要的決定是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關於這一點,我想稍微多說一點背景故事。在我和好朋友喬伊各自出發去不同的專科學校之前,我們和幾個家庭一起開辦了一個有趣的家庭聚餐,大家也為我們倆做了禱告。作為歡送我們的一部分,喬伊的媽媽莎莉問了一個讓我怔住的問題。她說,你對上大學的理解是什麼?我告訴她,如果我必須選擇一個回答的話,那就是我擔心我會很寂寞,沒有人會努力瞭解我或者發自內心地愛我。她告訴我,最好的療法或者不擔心的方法是致力於服事他人。我之前對此思考過很多,但從沒有從我害怕交不到好朋友的角度思考過。因此,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我的目標是服事人,那麼我永遠也不會對人失望。這一點幫助我做出了第二個決定: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我想在學期末回顧的時候,看到我生命中的改變。我想成為一名服事者,就像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5章13節告訴我們的那樣。我想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別人 身上。我想思考可以怎樣給予,而不是索取。我帶了兩個茶杯——還有約克夏黃金紅茶和一些瑞士蓮巧克力——因此我可以請人喝下午茶。我還有大量的信紙,可以在大家遇到困難時給他們寫便條(羅馬書12章15節)。我有很多指甲油,可以給其他女生美容時使用。我還有一個急救箱,裡邊裝有布洛芬,奈奎爾和蘇達菲等等,可以照顧那些生病的女孩子(路加福音10章9節)。我想使用所有這些工具與他人有更深的對話,為我所生活的環境帶來生命的影響。我想以充足的愛待人,成為一個燈塔,就像上帝在馬太福音5章16節中呼召我們去做的那樣,並且證明上帝愛我們、供應我們所需,不僅僅是我們日用的必需品,還包括那些我們所渴望的東西(哥林多後書9章8節)。這就是我想在我生命中看到的改變!

另外,我知道我還需要學習負責任,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得向上帝交帳(羅馬書14章12節)。 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在這裡寫下這一切!現在,你們都知道了我的目標,除了為此努力之外,我別無選擇。我告訴喬伊和另外一個好朋友,以及那些在喬伊和我的聖經學習小組中的女孩子們,我們每週都要用Skype通話,注視彼此的眼睛,然後問:「你到底進展如何?」,如果懶惰,我們就彼此訓斥。

因此,我也要問你同樣的問題:你計畫怎樣度過下一年?到年底的時候,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一個計畫吧。寫下你的目標。我為自己想做的每件事情以及想成為的樣子,列了一個很長的清單,或者可以說是一個標準,這樣我就可以自我檢查,看每週的進展如何。這個夏天的每個主日,我都去星巴克花幾個小時讀聖 經,寫日記,大概地評估我的生活和我自己。我將會在學校繼續保持這種習慣,並且每週都看一下,哪些是我下周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充實有意義的生活不會自然發生,它需要付出與願景。

好啦,這差不多就是我關於計畫生活的演講啦,至少目前就是這些。讓我們像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時光那樣度過今年吧!有計劃地。正如我媽媽所說:“go M.A.D(go make a difference)活出不同!”

**發胖症是一個在美國和加拿大常用的表達方法,指的是大學生第一年通常體重會增加很多(稍微武斷地設定為15磅)。(來源:維基百科)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