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饒恕?答案不是「愛」,而是「公義」

 

作者:奇奇

 

饒恕,是一個在基督徒群體裡被頻繁提及,卻常常被誤解的話題。幾乎每個人都知道聖經呼召我們去饒恕,但當真正面對傷害時,我們卻常常發現自己心中充滿掙扎:我真的能夠饒恕嗎?我為什麼要饒恕?

可悲的是,在教會中關於「饒恕」的教導裡,常常給出的是一些片面甚至錯誤的理由。這些理由不但沒有給我們帶來真正的自由,反而成為了我們新的捆綁。

 

被誤解的饒恕

最常見的一種誤解,就是把「饒恕」理解成一種律法要求。有人引用主禱文裡的話——「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因而推導出:如果我們不饒恕別人,上帝就不會饒恕我們。這樣的解釋聽起來似乎有理,但實際上是對經文的誤讀。

若仔細查考這節經文,我們就會明白它的真正含義並不是教導我們靠「先饒恕別人」來贏得上帝的赦免,而是強調上帝已經赦免了我們,這樣的赦免會在我們生命裡結出果子,帶來一個自然的態度——願意饒恕別人。若把這節經文當作「交換條件」,就等於把饒恕變成了我們必須遵守的律法和換取救恩的條件,是讓我們站在因信稱義的對立面了。

另一種常見的理由是「因為上帝愛我們,所以我們也要去愛別人、愛仇敵,因此要饒恕」。乍看之下,這似乎非常正確也符合聖經的教導,但問題是,當我們受到傷害時,單單用「你要有愛」來勸勉,其實是異常空洞的。愛並不能自動抹去被傷害帶來的痛苦。如果把饒恕建立在「我們要有足夠的愛」之上,只會讓人產生更深的挫敗感。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面對真正的傷害時,我們往往是愛不出來的。

饒恕真正的根基——上帝的公義

聖經中的饒恕,從來不是建立在我們「能有多大愛心」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上帝的公義之上。
我們之所以能夠饒恕,不是因為我們很偉大,能憑愛心去忽略對方的過錯,而是因為我們相信:上帝是公義的法官。祂會為我們伸冤,祂的審判不會有偏差。正因如此,我們才可以選擇放下那把「審判的法槌」,不再自己抓住對方的惡行不放,而是把審判的權利交還給那位永遠不會出錯的法官——上帝。

換句話說,饒恕並不是否認對方的罪,也不是輕看傷害,而是承認「這確實是罪,是傷害」,但我選擇不再自己做法官。因為我知道有一位比我更公義的審判者,祂會按真理來進行審判。

這樣一來,饒恕就不是虛假的「裝作沒事」,也不是強迫自己「要有足夠的愛」。而是一種真正有信心的行動:我相信上帝的公義比我的公義更完全,因此我決定把對方交託給祂。

饒恕不等於和好

另一個害人不淺的論調,就是把「饒恕」和「和好」等同起來。事實上,這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饒恕,是我們單方面的決定。在上帝面前,我選擇不再做審判官,把傷害和審判的權利都交給祂,讓自己從仇恨與苦毒的枷鎖裡得自由。即使對方毫無悔意,我依然可以做出這樣的決定。

而和好,則是雙方面的。它需要對方承認錯誤、願意悔改、並且採取行動來修復這段關係。如果對方沒有悔改,真正意義上的和好是不可能發生的。聖經呼召我們饒恕,但並沒有要求我們必須與所有傷害我們的人重新建立和好的關係。

饒恕絕對不等於縱容對方繼續傷害我們,而是我們單方面在上帝面前做的決定,願意把公義的主權交還給上帝,讓自己不再被苦毒捆綁,得著釋放。而和好,則是需要在對方願意悔改和主動要求和解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饒恕帶來的自由

我們常常會在關係中受到各種傷害:來自朋友的背叛,來自家人的誤解,甚至來自教會裡不合宜的對待。這些傷口很容易讓我們在心裡積累苦毒。

當我們真正明白饒恕的根基在於上帝的公義,願我們能夠放下那份沉重。饒恕,不是因為我愛得夠多,而是因為我信得夠深——相信上帝的絕對公義。當我們願意這樣去饒恕,生命便會得到真正的自由:不再被傷害綁架和被苦毒吞噬。

親愛的弟兄姐妹,饒恕不是一條沉重的律法,也不是虛偽的「假裝有愛」,而是信心的行動。它讓我們放下那份想要自我伸冤的壓力,轉而在上帝面前得著平安與自由。願我們都能從錯誤的觀念裡走出來,不再用律法或虛假的愛來強迫自己,而是因著信靠上帝的公義,勇敢地做出饒恕的決定,並在祂的真理中得著真正的釋放。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10月主題:耶穌牌殺毒軟件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中毒的觀念」就像病毒一樣,悄無聲息地滲透進我們的思想?
「你要先改變,耶穌才會拯救你。」
「你信主了,就不該有憂鬱。」
「教會是上帝的家庭,每個人都應該要像耶穌一樣有愛。」
「跟上帝有關的事才是『屬靈』,其他都是『屬世界』的,要遠離」
……
這些說法是不是聽起來耳熟?是不是也一度讓你「以為」這就是真理?耶穌在世的時候,就曾反覆地指出人們被「傳統觀念」誤導的危險——
「你們聽見有話說……但我告訴你們……」
「有人說……但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
兩千年過去,錯誤觀念仍然不斷翻新包裝,而耶穌的真理,依舊具有顛覆性力量,能穿透虛假、更新思維。
所以,我們想發起這樣一個主題——「耶穌牌殺毒軟體」。當觀念「中毒」,讓真理來清除!
我們想聽你分享:
• 你曾經相信過哪些「帶毒」的觀念?
• 是什麼讓你開始意識到「我好像中毒了」?
• 是哪段經文、哪句話、哪次經歷,讓你「重啟系統」?
• 你如何讓上帝的話語不斷在你裡面「升級防火牆」?

每一個錯誤的觀念都可能變成一個鎖鏈,但耶穌來,是要叫人得自由。你的文字,不只是在拆解謊言,也是在用真理點燃別人心中「被更新的可能」。
題材不限,可以是文章、見證、故事、圖文、影片……都歡迎!截稿日期是10月15日。

也許你還在「掃描中」,也許你已經「重啟成功」。
無論你在信仰路上的哪一個階段,耶穌都不是要讓你「格式化」,而是讓你重新對齊祂的真理。
這個世界更新速度太快,但耶穌的真理永不過時。願上帝的話語充滿全地,蓋過錯誤和有毒的聲音。
「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焦慮來襲時請記住這5個真理(有聲播讀)

 

翻譯:蔣冠華

有聲播讀:Joya

 

 

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著某種程度的焦慮,從怕黑的輕微焦慮,到全面爆發的恐慌症。當焦慮襲來時,我們會很難記起上帝。我們會完全被眼前的情況困住,無法退後一步來看全局。

當我們因為焦慮而呼吸困難時,有一個地方可以求助。我們可以把注意力聚焦在上帝身上,並記住下面這些真理:

 

「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約翰一書3章16節)你能想像嗎?全能、完美、聖潔的上帝,為了擔當我們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這就是祂愛我們至深的證據!

有時候我們很容易會忘記這一點,有時候,我們會很想問:「上帝怎麼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呢?」但我們要記住:祂愛我們。祂真的非常愛我們。無論是我們所處的環境,還是我們自己的失敗,都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羅馬書8章35-39節)。

我們並不總能感覺到祂的同在。有時候,尤其是當我們聽到內心焦慮的謊言時,我們會感到自己深陷在當下的處境中,孤立無援。這時候我們就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

「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希伯來書13章5-6節) 。

上帝必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我們走過的每一步路祂都與我們同在。就在當下的這個處境里,祂也正站在我們身邊,祂會幫助我們渡過難關。

我們可能會覺得沒有人知道我們所面對的處境有多難,但是上帝知道。祂知曉萬事,從我們何時坐下,何時起來(詩篇139篇2節),到我們和身邊人內心深處的想法 ( 使徒行傳1章24節 )。

更重要的是,祂知道我們的弱點、恐懼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章15節 )。祂知道我們在經歷什麼,即使別人都無法理解。

上帝掌管一切。耶穌提醒我們,即使一個麻雀,若不是天父允許,也不能掉在地上(馬太福音10章29-31節 )。

確實有很多時候,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上帝會允許我們的生活中存在焦慮、精神疾病、癌症、死亡和其他形式的痛苦。雖然祂並不總是立刻給我們答案,但祂應許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章28節)。

當我們陷入焦慮之中時,可能會不知所措。但是,我們可以提醒自己,即使在面對焦慮的考驗,我們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大喜樂」,因為上帝在我們裡面做工,使我們「成全和完備」(雅各書1章4節)。

上帝在瑪拉基書3章6節說:「因我耶和華是不改變的……」雅各寫到,上帝,作為「眾光之父」,「在祂沒有轉動的影兒」(雅各書1章17節)。

上帝從不改變。無論我們的環境如何,上帝都堅如磐石。即使我們在世界上毫無依靠,祂一直都是我們的倚靠。祂應許會愛我們,與我們同在,了解我們,看顧我們。這些應許是永遠長存的,而且大過我們所經歷的一切苦難,是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相信的承諾。

也許上帝不會馬上挪去我們的焦慮,但是祂會在一切的患難中做我們的安慰(哥林多後書1章3-4節)。讓我們把祂的話語藏在心裡,當焦慮來襲時,在禱告中仰望祂的真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山上的城

關於抑鬱症,我想對你說……

 

作者:Wendy W,

翻譯:陳琳

 

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得抑鬱症。對我而言,抑鬱症好像是只有陌生人才會得的。即便幾年前我的一個好朋友患了抑鬱症,我當時也無法感受她所經歷的痛苦。我覺得抑鬱症只不過是大家遇到了低谷時期,只要足夠努力,終究可以走出來。

抑鬱症對我來說是一個遙遠的概念,在我感到特別傷心的時候,我也只是隨意地用「抑鬱」這個詞來表達。但直到我患上抑鬱症,我才明白抑鬱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據新加坡心理健康研究所2010年的調查,重度抑鬱症被列為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在新加坡,每17個人中會有一個人在某個時候經歷抑鬱症。

但是閱讀有關心理健康問題的統計資料和案例研討是一回事,親自經歷和體驗又是另一回事。

對我來說,抑鬱症就像是盤踞在我頭頂上空的烏雲,潛藏在我心底的冰塊和遮擋我視線的面紗。那些日子如此漫長,我過得渾渾噩噩,每夜以淚洗面、胡思亂想。我的情況對我的家人打擊很大,然而在學校、教會,或是外面我還要假裝跟正常人一樣。我會某個時間突然止不住地啜泣,而其他時候又表現得很正常。某些日子我會覺得自己好起來了,然而第二天又會完全崩潰。

三個月前,我了解到我的情況原來是有名字的。

我患上了抑鬱症,而關於抑鬱症我想跟你分享以下幾點:

抑鬱症不等於罪

當我患上抑鬱症時,我才感受到精神障礙會給人帶來多少羞恥感,我感到困惑和內疚。基督徒不是應該一直都很快樂的嗎?如果我有抑鬱症,是不是意味着我做錯了什麼?患有抑鬱症的一種罪嗎?

在我讀到《今日基督教》時,有一篇文章這樣寫:「然而精神問題被當作是由習慣性和未被供認的罪引起的,或者是缺乏信心,以及惡魔的攻擊(在極少的情況下)造成的。這些當然都可能引發抑鬱症,但是它們往往是抑鬱症的併發症,而不是患抑鬱症的成因。」

不要因為患有抑鬱症而自責,因為那不是你的錯。你所經歷的是一種精神疾病,它可能來源於無數個潛在的因素,例如遺傳變異、巨大的生活挫折、個人問題或是生理疾病。就像你不會因為發燒了或者摔斷了腿去責備自己的屬靈生活有問題。你也不應該這樣習慣性地斷定抑鬱症和別的精神疾病。

就我而言,我的抑鬱症是由我所經歷的一個特殊事件所引發的。

但是,如果你覺得你的抑鬱症可能是屬靈問題造成的,你可以去跟你的牧師或是基督徒輔導員談一談。

相信上帝一直幫助你且與你同在

有許多夜晚,我感到極度孤獨和難過。很多時候我感覺悲痛太沉重我無法承受,這時會有自殺的念頭掠過我的腦海。我感覺我日漸衰弱,就像我的生命已經完全黯淡無光,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依附。

幾個星期前,我教會的的牧師用一句話總結了他的講道,那句話一直印刻在我的腦海里,給了我極大的安慰,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祂是我們的幫助!

雖然你可能會覺得現在的一切都毫無意義,但是你要記住,上帝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祂至高無上,無所不知,滿有能力,祂是充滿恩惠慈愛和良善的上帝。

抑鬱症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即使當你感到麻木的時候(羅馬書8章38-39節)。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篇30篇5節)。祂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上帝,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哥林多后書1章3節)。

上帝想要幫助你。祂在這場與病魔的戰鬥中和你站在同一陣線。祂會給你力量去面對。你所要做的就是呼喚祂的名字,緊緊地抓住祂。

要記住這些上帝寶貴真理的辦法就是每天提醒自己,尤其是當你在與抑鬱的思想做鬥爭時。

在禱告、敬拜和言語上尋求祂

當抑鬱症發作很嚴重的時候,讀經和禱告會感覺像個苦差事,這會讓你很難轉向上帝。我有過同樣的經歷所以我非常理解那種感覺,甚至現在有些時候我仍會有這樣的感受。

我的錯誤在於轉向去尋找其他方式安慰自己,那些往往只是讓我暫時地麻木自己,卻不能真正填補我內心痛苦的空洞。

然而當我們選擇向上帝求助的時候,祂就為我們創造奇迹。祂的話語極大地安慰了我,尤其是過去我覺得很無趣的詩篇。然而現在,我痛哭流涕,終於可以理解詩篇作者大衛在寫這卷書的時候,是處在一個怎樣的痛苦當中,他甚至是瀕臨死亡。有許多詩篇敘述了作者所遭受的痛苦和傷害,和他們怎樣定睛於上帝,思想祂的信實、永不改變的愛以及如何被上帝大能的手拯救(詩篇23篇,30篇,31篇,62篇,143篇)。

我把上帝對我說的,能夠給我出人意外的內心平安的經句寫下來。當我感覺快被沮喪所籠罩的時候,我就把它們拿出來,大聲地讀給自己聽。我也聽一些以基督為中心的敬拜讚美歌曲。我特別感謝美國基督徒音樂家Steffany Gretzinger,她的專輯《The Undoing》在很多方面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尋求上帝的道路確實需要努力。但是只有祂可以賜給我們一生中尋求的平安和安慰。

把你的情況告訴可以幫助你的人

起初,我不能清楚地跟別人講述我的感覺和經歷。我只知道,我會莫名其妙地大哭,有種深深的悲傷在我心裡揮之不去。一直以來我跟我的家人都很親近,尤其是我的父母。但我卻發現我不能也不知道怎樣告訴他們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我去找我的閨蜜、教會的導師和我的姑姑聊,他們就同我一起禱告。有些時候我會把事情搞得很糟糕,上帝就透過這些姐妹與我分享聖經的經文,詩歌或是鼓勵的話,在那些時候我是何等需要聽到這些。

最後,我開始去見一個基督徒輔導員。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她一直幫助我,解決一些可能會引發抑鬱症的問題。

重要的是,你要去找那些在你有困難時可以信任的朋友和親人。如果有必要的話,像是你的抑鬱症一直沒有好轉,你也可以考慮去看基督徒輔導員或是醫生。我理解要你把經歷告訴愛你的人或是專業人士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很感恩我這樣做了。因為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我知道我現在仍然會處在一個非常糟糕的境況中。

從那時起,因着上帝的良善和信實,祂一點一點地拿去了我的抑鬱症。在這段艱難又黑暗的時光里,祂是我路上的光,是我的力量,我的詩歌。祂把一些人放在我的生命里,透過他們的鼓勵、支持和禱告,向我展現了耶穌基督的愛。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祂給了我一個更甜美、更深刻的認識,讓我知道祂是誰,祂溫柔地應允我:「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章28節)。

為著這些,我感謝上帝。

我想讓你知道,你現在並不孤獨,也永遠不會孤獨。上帝愛你,你是祂的孩子。祂與你同在,從今時直到永遠。親愛的兄弟姐妹,你可以完全安息在祂的大愛里。

我往哪裡去躲避你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你的面?
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裡;我若在陰間下榻,你也在那裡。
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
就是在那裡,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我若說「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圍的亮光必成為黑夜」,
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見,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樣。
(詩篇139篇7-12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完美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