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的抉擇讓我更深地認識了自己和祂
作者:聖夏
有聲播讀:Joya
畢業面臨選擇
我們很多人應該都經歷過畢業,又或者是即將要畢業,而我也是其中一個。但可能與別人不同的是,我經歷了很多次的畢業,從大學到碩士,我斷斷續續讀了10年。高中一起畢業的同齡人,要不就是高薪工作,要不就是已經博士畢業,還有的已經結婚生子過著穩定生活。看看別再看看自己,我的焦慮與日俱增,我心裡開始盤算我要如何才能緩解我的焦慮,調整我的情緒,因為我深知道我的壓力來自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
關於如何解決這些壓力,我的父母為我提供了幾個“不可參考”的答案,比如,找一個不信主的但是經濟較好的人交往,如果順利就可以進入婚姻,生活就能穩定下來了;又比如說,在家附近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薪資不用很高,重要的是離家近且穩定。我知道父母是希望我能有一個幸福安定的生活,離他們近些,結束這幾年好似“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生活。雖然我知道父母的這些話不可取,但是還是讓我產生了一些想法。
我開始關注招聘資訊。但看著各行各業的招聘廣告,我陷入了混亂。因為我發現自己不知道要找什麼樣的工作,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工作,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雖然其中的很多工作,我覺得自己也能勝任,但是我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因為上帝說:“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哥林多前書10章30節)。 所以我們的工作應該是既能發揮自己的恩賜,又能榮耀上帝的,而不單單只是為了生存。而且我們的主也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章4節)
找到更深的問題
於是,我和牧者,還有教會的姊妹分享我的難處,我的焦慮,請他們幫忙代禱。就在我以為我已經知道方向,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開始重新依靠上帝,可以再次得力量的時候。我卻發現,在我的面前卻出現了“涇渭分明”的兩條路,或許這兩路一直存在,只是我一直視而不見,如今到了我真正要做選擇的時候,我不能再逃避了。一條是我按照自己的標準,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判斷去選擇生活;一條是完全地放下自己的權利,完全地信靠上帝,按照祂的帶領認識祂,跟隨祂。起初,當我在禱告中看到這個畫面的時候,我覺得有些滑稽,什麼意思,我不是一直在跟隨上帝嘛,為什麼又要我做選擇。
可是當我再次安靜在上帝的面前的時候,我發現對於畢業找工作這件事情,我其實並沒有完全交托,或者說對上帝半信半疑。我心裡想:上帝真的能帶領我,為我預備工作嘛?又或者說,在我心裡,上帝的帶領是不是合我心意的,才是最重要的。說到底,我信上帝能帶領我,為我預備,但是祂會不會按照我的想法預備,是不是讓我滿意,這卻很令我懷疑。如果事情不是按照我的想法成就,那我要怎麼選,是繼續跟隨相信,還是自己做安排,自己為自己打算呢。當我想到這一點的時候,我才發現這不僅僅是我找工作的問題,而是我的信仰問題。
回顧自己信主的經歷,我發現我的信仰生活是從參加教會各樣的活動開始的,在這期間我接受栽培,學習聖經,參加禮拜、團契,成為基督徒。在這個過程中,跟隨上帝看似是我自己的選擇,但大多數時候更像是事情自然而然的發展,我也沒有做什麼選擇。這倒不是說,我不喜歡教會的活動,或者教會的活動沒有價值沒有意義。恰恰相反,我在教會遇見牧者,被栽培;通過教會的活動我和弟兄姊妹建立關係,開始接觸基督信仰,認識主。我思考的是,如果我的生活中沒有了這些活動,我是不是還會堅定地跟隨上帝呢。而我也漸漸明白上帝的意思是讓我看清真實擺在我面前的路,做出一個選擇並為之付上代價,而不是像之前那樣“不冷不熱”“真假參半”地過生活。
何去何從?
說實話,我很難選擇。作為基督徒,我知道應該選擇跟隨上帝的帶領。但是坦白地說,雖然頭腦上很清楚要選擇上帝,但是我心裡卻十分掙扎。我知道我做不到。我做不到完全地放手,完全地信靠。隨之而來的是我心裡的羞愧感和失落感,因為我發現原來我對上帝有要求,而且我不能接受上帝不合我心意的安排。然而上帝沒有放棄我,祂給我時間允許我掙扎,也給我開路,讓我看到了這段經文,就是耶穌呼召門徒的經文:
再次日,約翰同兩個門徒站在那裡。他見耶穌行走,就說:“看哪,這是 上帝的羔羊!”兩個門徒聽見他的話,就跟從了耶穌。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問他們說:“你們要什麼?”他們說:“拉比(“拉比”翻出來就是“夫子”),在哪裡住?”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祂在哪裡住,這一天便與祂同住。那時約有申正了。聽見約翰的話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彌賽亞”翻出來就是“基督”)。”於是領他去見耶穌。耶穌看著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又次日,耶穌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見腓力,就對他說:“來跟從我吧!”這腓力是伯賽大人,和安得烈、彼得同城。腓力找著拿但業,對他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拿但業對他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腓力說:“你來看。”耶穌看見拿但業來,就指著他說:“看哪,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拿但業對耶穌說:“你從哪裡知道我呢?”耶穌回答說:“腓力還沒有招呼你,你在無花果樹底下,我就看見你了。”拿但業說:“拉比,你是 上帝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耶穌對他說:“因為我說在無花果樹底下看見你,你就信嗎?你將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又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 上帝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 (約翰福音1章35-51節)
在這段經文中,我看到起初門徒被呼召之時,是因為他們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是彌賽亞,是拯救者。所以他們決定跟隨耶穌,做耶穌的門徒。但是後來我們也知道,門徒以為耶穌來,是要重新建立以色列王國,呼召他們成為勇士,成為開國元勳,門徒們想的是要建功立業,所以他們各人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解讀耶穌,跟隨耶穌。當我看到耶穌祂知道人心裡所存的(約翰福音2章25節),但是祂仍舊願意揀選他們,親近他們,接納他們,帶領教導他們的時候,我的心深深地被上帝感動。當我為到自己的軟弱而感到羞愧的時候,祂說祂知道我所懷的意念(申命記31章21節)。
我感到我的重擔一下子變得輕省了很多,我意識到我不是要靠著自己來信靠主,我要在認識到自己的不行,不能的時候來信靠祂。上帝祂藉著這段經文告訴我,祂會像幫助門徒那樣幫助我,只要我向祂尋求幫助,因為主也說過,“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加福音11章10節 )。雖然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完全地信靠祂,但是我願意每天都來到祂的面前向祂祈求,主啊,求禰賜我謙卑順服的心,你知道我的軟弱,求你幫助我,像我起初未曾認識禰的時候那樣,幫助我重新站立起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