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盼望,從選擇開始


作者:Nico,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我很喜歡我家陽台上的那個小盆栽。從有記憶以來,那是一盆被我家人遺忘的植物。沒人照顧,沒人修剪,只是任憑它待在陽台的角落。可在每個特定的月份里,它總能自己生出花苞,再開出幾朵鮮艷美麗的粉紅花朵,然後過了一個星期,花瓣就慢慢掉落枯萎,靜待下個周期重新綻開。它幾乎有它自己的時間,不著急也不拖延。這讓我想起所羅門曾經在傳道書里寫的一句「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3章1節)

「那這樣的情況到底會到幾時呢?」這是我前年大學剛畢業時常問上帝的一句話。「我的失業會到幾時呢?」「我的憂鬱症到幾時才會被上帝醫治呢?」等到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疫情來襲,我再一次問上帝「這一切幾時才會結束呢?」上帝沒有回答,只是在我人生這些看起來沒有盼望的季節當中,祂供應生命給這一株渺小的植物,似乎在提醒我祂並沒有遺忘這個被人遺棄的盆栽,也沒有遺忘正落在生命低谷的我。

耶穌傳道的時候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里,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馬太福音6章26節)耶穌好像要我們從天上的鳥身上看見盼望,不要為明天而憂慮。可是我們會想:我們比飛鳥還要複雜得多呢,怎麼能不憂慮呢!其實耶穌在說這段話之前,祂也提醒人們一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在疫情前,我們有許多對未來的計劃,想要見愛的人,想要去好多想去的地方。因為疫情,我們的計劃甚至夢想都要被擱置。身處在馬來西亞,經歷了無數個兩個星期又兩個星期的封城。疫情幾時會到盡頭?我們未來的出路又會在哪裡?這一切都是未知數。因為太多未知數,我們甚至不會想像我們的未來,有種只想要過好今天,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

耶穌提醒我們一人不能事奉兩個主。當我們對未來失去盼望的時候,我們也許需要好好看看自己的內心到底信靠什麼,以至於我們無所盼望。因為如果我的眼目和心是放在主耶穌的十字架上,我們的未來是大有盼望的。主耶穌甘願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為得是要給我們一個更豐盛的生命,而不是絕望的生命。我們是否更信靠「過去的美好」, 「工作和金錢」,或者「外在環境」呢?以至於其中一個崩塌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也隨之支撐不住。

如果你是基督徒,我建議你可以趁這段時間挑戰自己的信仰。你相信的是「真上帝」還是「假上帝」?思考一下,當這段疫情散去後,你的生命還剩下什麼?你的信仰是否還會經得起考驗?疫情前,每個人都會恐懼驚慌,可是你要知道自己的身份。我們是上帝的兒女,我們要定意活出一個不同的生命!

讓我來告訴你怎麼做。你需要選擇。你要選擇去聽誰的聲音。我曾經在一天當中花很多時間去閱讀社交媒體上不同的新聞。太多的聲音充斥在我腦袋裡,影響了我一天的決定和心情。那時候的我選擇恐懼和害怕的聲音。我們的生活中,會有不同的人對我們說不同的話語,就如同我們去餐廳吃飯,服務員會給我們菜單,給我們選擇。我們有權力去選擇健康的食物,維持我們的生命,也如同我們有權力去選擇聽那些對我們生命有益處的話。「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章4節)這是耶穌跟撒旦所說的,為的是抵抗撒旦的誘惑。所以,我們需要放大上帝的話語,調低這個世界的聲音,去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的問題。生命如同是一場闖關遊戲,聖經就是遊戲指南。我們需要照著指南的方法,一一擊倒那些阻擋我們奔向終點站的妖怪。我們能堅持走到最後,是因為指南里寫著在終點站會有一個大寶箱等著自己。「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馬太福音10章22節)

盼望和信心是相連的。我們的信心不是因為上帝做了什麼或上帝沒做什麼,而是我們信靠的上帝到底是怎樣的上帝和我們到底是誰。透過上帝的話語,我們會生出對未來的盼望。

我們要相信疫情終有一天會散去,可是我們也要預備我們的生活可能不能再像從前一樣。當所有的事情都在改變,只有兩樣東西是不會變的,那就是上帝的愛和我們是上帝的兒女。當這段疫情散去後,你的生命中還剩下什麼呢?我希望我還有上帝在我的生命中,我沒有離開祂。希望你也是。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先有永恆,才有未來,才有現在

作者:Jessie,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總留戀過去,對未來憂慮,卻對當下敷衍應付。「期待一個更好的未來」,這本是鼓勵人在當下奮發向上的話,可不知不覺地,這句話成了我的止痛膏藥,對於眼下的困境煩惱,彷彿把它往身上一貼,就能好受一些。特別是爆發疫情之後,日復一日地看著確診病例不減反增,成天在家苦悶。這苦悶不得解決,就逃到回憶或未來里。回憶像色彩斑斕的畫,定格在最完美的角度和最想保存的瞬間;而未來又像綴滿五顏六色糖霜的甜甜圈,展示在透明的玻璃窗內,看得到嘗不著。過去總是最美的,未來總是比現在好。於是在莫須有的等待中消耗了當下。

或者有人總在等待一個「最佳時機」,我最好的朋友M,每每問她為什麼不願意深入了解福音,她總說:我現在沒有這樣的感動,也許將來有一天會有,到時候再順其自然地開始吧。」然而為何不是現在?她的姿態是被動地等待,等待那個所謂的「時機」和「感動」來到,等待那個或許只存在於她想像中的「火花」時刻。但死亡和明天,誰也不知道哪個會先來,聰明人總是緊緊抓住機會主動出擊的人,而大多數人都選擇閉上眼睛,想要僥倖蒙對,說服自己是那個幸運的人。

也許也有人說,壓根就沒有永恆。死亡是唯一的真實,人只存於今世,只需要從今世的死亡開始往回考慮。若真是如此,人只存留於今世而死於今世,那生命從起初就已經結束了,因為沒有存在的意義。但聖經卻不是那麼說,《傳道書》說:「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又作「永遠」)安置在人心裡,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道書3章11節)人既是為永恆而存有,也將會存到永遠,那生命才有存在和進行的意義。那未來和現在才有意義。既是如此,我又何須留戀過去?因為未來有更美的值得期待;同時我也無須一味地追求未來而忽略當下,因為每個當下都是永恆的開始。

每次策劃安排節目,要訂立各部門呈交報告的截止日期時,總從節目當天開始往回推算日期;旅行的時候,我們也總是從返回當天開始規劃路線,盡量安排一條順路省時的旅遊路線。同樣的,知道了永恆的結局,才能對未來規劃,才能知道今天此時此刻該如何度過。R.C.史普羅說:「此時此刻,永遠作數」(Right Now counts Forever)。這句話的前提是先有永恆,才有未來,才有現在;同時也是現在的一切決定著未來,也關乎著永恆。可見人不能單從過去、現在和未來來看待自己和時間,還得從終局,從永恆來看。

對我親愛的朋友M來說,現在的每一刻都和永恆相關,若此時就回到造物主面前,未來就可以期待和盼望,這盼望也將成為她今日活下去的意義,因為有了永恆為結局。而對我來說,也許「對未來保持樂觀」是能稍微舒緩當下苦悶,但痊癒總是需要經過更大的疼痛,並且是當下就進行,不是仰賴美化過的過去,也不是等待將來的某個時機。現在的每一刻都與永恆相關。

哦,時間,生命的列車,從我們身上穿行而過。我們無法看見生命的消逝,卻看得見時間的流逝。未來的我們會如何,取決於是否有永恆的生命,取決於我們今日的決定。但願那創造時間的主,親自與我們同在,直到永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從公務員考試落榜到找工作——上帝關注我所是,超過我所做

作者:Radish,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由於在前公司工作壓力極大,我離職了,回到老家準備公務員考試。成為公務員,有穩定的工作是我目前的打算,也是父母一直以來的期望。其實,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參加這個考試了。我準備了整整一個月,猜想這次一定能考上,畢竟我真的很努力。我的分數屬於今年公考的高分範疇,培訓機構的老師說我的分數還是可以「板一板」(四川話可以繼續掙扎的意思),因此我也每天為了排名禱告,希望我能有進入面試的機會。

排名出來了,我竟然落在了第十一名!面試資格沒了。我還打聽了其他崗位進入面試的分數,發現若是在其他的崗位,我的分數竟然比他們的第一名還要高。

那一天晚上我整個人彷彿都被掏空了。我終於體會了什麼叫「大腦一片空白」,一瞬間不知道我的未來將會如何。同時也再一次證明了:我認為好的,我極力追求的,有時候並不是上帝為我所預備的。我決定不再追逐這個未來的選項,也願意在上帝的面前順服。我想,這不是上帝為我預備的,因為我已經為此嘗試過三次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我感謝主,讓我在這三次考試失敗中成長,也更加明白上帝對我的心意。

於是我開始修改自己的簡歷,並開始著手找別的工作。在這一個多月中,我有機會參與探訪工作,也在主里享受與祂同在的時間。雖然找工作的過程並不容易,但這段時期卻加深了我對主耶穌一點點的愛,和對人一點點的憐憫和愛。我在這一個多月裡面享受在主里的甘甜和喜樂,在地如在天的日子是多麼美好和令人期待。

我向上帝禱告可以找到一個離我家近,不要經常加班的工作,這樣的話我就能夠在下班後仍然有服事主的機會,也可以來得及去參加禱告會。另外,我也求這個工作可以雙休,讓我可以星期天去做禮拜。最好不要有績效,如果薪資的構成有績效的話,我的心就會忍不住隨著每個月的工資流轉,我害怕自己陷入事奉瑪門的光景當中。除了這些,我還列舉了其他的要求,寫完都覺得自己太貪心了。

可想而知,找工作的前兩周都不太順利。有的是薪資吸引我,但是通勤時間太長,我沒辦法參與教會的禱告會和服事,也有的是公司覺得我不適合他們的崗位。在這期間,我也曾經動搖過,但是牧師提醒我去問自己:我真的愛主嗎?我真的願意立定心志為主而活嗎?

兩個星期過去了,這已經是我成為「無業游民」的第三個月了,偶爾看看自己的餘額發現越來越少,我真的開始焦慮了,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所立定的心志,我是不是要放棄這樣的決定?有時候我甚至會想如果不放棄那個薪資高的機會,我現在是不是已經在上班了?

非常感恩,雅米這個月的主題是「工作的意義」,每次編輯相關文章見證的時候,我看待工作的眼光就被調整。在這些文章中,我被提醒:我們需要在工作當中擴張祂的境界,也需要把自己的職場當作禾場;要活出榮耀祂的見證,讓人看見我們的生命是不一樣的,好叫人被主耶穌吸引。正如經文所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里,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哥林多後書4章7節)

原來不是我們等待上帝把恩典賞賜給我們,而是上帝在更新和調整我們的生命,預備好行各樣的善事。

過了兩天,我收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試邀請,這家公司的工資高,條件要求也高,我投遞履歷的時候其實並不抱太大希望。面試過程很順利,和面試經理、老闆都聊得挺好。回家之後他們提供了一些素材要求我第二天按照這些素材提交作品。我精心準備了作品,並提前發送給他們,之後就開始等待消息。

就在一個多小時後,人事部就告訴我,我被錄取了!

那一刻我的內心除了「感謝主耶穌,讚美主耶穌」這幾個字以外,我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形容詞來感謝我的上帝了。我也不知道要如何形容我當時是有多麼地興奮,因為這一個公司滿足了我所有的要求,並且超過我的所求所想!

我不得不驚嘆上帝奇妙的安排和作為,我的焦急和憂慮並不能成就什麼,一切都在上帝手中,祂有最合宜的安排,真的是如經上所記:「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道書3章11節)。祂對我們的生命有美好的計劃,這些都不是人所能測度的,唯有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

這三個月我經歷了高山,也經過了低谷,但是主耶穌都時刻與我同在,是多麼地甘甜和幸福,是我以前從未如此深刻體會過的。過程當中有無數的掙扎、害怕、恐懼、動搖、軟弱、眼淚,但是主耶穌都一一看顧。

最後我想用華理克牧師的幾句話作結束:上帝把我放在這地上,不是只要我完成一張待辦清單。祂關注我所是,超過我所做。

 

 快樂時刻,讚美上帝。

 困難時刻,尋求上帝。

 安靜時刻,敬拜上帝。

 痛苦時刻,信任上帝。

 任何時刻,感謝上帝。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里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適用於職場生活的五個敬虔態度

作者:Sarah Tso
翻譯: 夏天,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上帝,求你賜給我一份讓我未來的四十年,每天早晨都會開心地醒來去上班的工作吧﹗」這是我即將從大學畢業時的真實禱告。當時,我所有的夥伴都已經在彼此交流工作面試經驗和錄取通知,就我一個還不知道畢業後要從事什麼職業。

然而,我確信上帝要我來到祂面前,信靠祂仍然是那位會和以往一樣幫助我的上帝,我知道祂會繼續帶領我、賜給我能夠榮耀祂的工作。我在禱告中求問上帝該選擇什麼樣的道路,上帝卻用了一個很奇妙的方式對我說話。

在我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年,校園小組裡有位朋友挑戰我用一整年的時間和他一起讀聖經。當時正值我面對畢業後的人生十字路口,害怕自己會「做錯決定」並「搞砸上帝在我生命中的計劃」。借著這次的讀經計劃,五個聖經人物的故事呈現在我的眼前,為我示範了什麼是敬虔的工作態度:

1.約瑟:在大、小事上忠心

聖經中記載了約瑟廣為人知的經歷:他在夢中看到自己的未來,卻在懵懂的少年時期就被賣去當奴隸,遭遇不實的指控罪名而被下到監獄裡。13年後,約瑟才終於獲得上帝所應許的尊貴職分(創世記37-50章)。

我從約瑟的故事中學到關於工作態度的一課就是:不管我在哪裡事奉都要忠心,儘管當下我在的地方看起來好像離我理想的位置相去甚遠。

約瑟不管被上帝安排在哪個地方,他都選擇聆聽上帝的話及周圍人的需要——即使他當時人在監獄裡(創世記40章)。而這些經歷在他之後被提拔成為埃及的二把手後派上用場,他用從上帝而來的信息幫助埃及和周邊國家度過了饑荒危機。

耶穌在路加福音第16章第10節說到這樣的態度:「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約瑟並沒有輕看自己卑微的起點,因此,當他後來被賦予了更多重責大任時,他可以如此忠心地服事祝福更多的人(詩篇105篇19節)。

反思:你是否在職場中感到格格不入?有沒有可能是上帝正在預備你能夠在同一個地方或其他地方做更大的事呢?即使現在所処的環境並不是你想要的,該如何在祂安排你所在的位置上持守忠心?把你的夢想和疑惑都交給主吧。

2.尼希米:尋求上帝的智慧克服挑戰

當尼希米投入做一件正確的事: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時,面臨了巨大的阻礙。他的敵人質疑猶太人的修築技術、甚至對他發出了死亡威脅(尼希米記4章2、8、11節)。然而,尼希米沒有就此灰心地停止工作,他求上帝的智慧,調度一半的人力看守,另一半的人力繼續修築的工作。

與此同時,要求修造城牆的工人一手拿著工具,一手握著兵器工作(尼希米記4章16-18節)。

52天後修建城牆的工作完成了,反而使得上帝百姓的敵人恐懼害怕,並意識到這是在上帝的幫助下所完成的工作(尼希米記6章16節)。

尼希米天天將他和團隊手中的工作交託上帝,並採用了屬靈的和物質的防禦(分別是祈禱和武器)。上帝就祝福他們取得只有上帝才能成就的結果。

反思:你是否正在做著你確信在上帝眼中是正確的事,卻因此而遭遇反對呢?為那些反對你的人禱告吧。也求上帝賜你智慧設立屬靈的防禦並鼓勵你勇往直前。

3.但以理:在上帝里剛強站立,以正直誠實在職場中事奉

但以理是生活在不同信仰國家中的流亡人士,但是他並沒有讓周圍充滿敵意的環境動搖他的信心,相反地,但以理繼續遵行上帝的律法,甚至在日常飲食上都堅持自己的信仰(但以理書1章8節)。儘管被禁止,仍然一天三次禱告上帝(但以理書6章10節)。

值得注意的是,但以理的工作態度必定是無可挑剔的。聖經中記載,連他的敵人都知道但以理是個值得信賴、不貪腐也不怠忽職守的人。

對上帝的這種正直和敬畏的態度貫穿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因為他曾在至少三位國王(尼布甲尼撒王、伯沙撒和大流士)的宮廷中任職,三位國王也都曾徵詢他的智慧。 最終,每個國王都因為但以理而承認主的存在和能力。

反思:你是否處在一種旁人可能無法接受你的信仰的環境中﹖禱告你可以堅定不移、不屈服於世俗的標準,為了上帝繼續努力工作。在每件事上持定正直的態度、行善事,使你在人面前無可指摘。

4.大比大:使用你手所擁有的供應周圍人的需要

大比大的生平故事常在新約聖經中被忽略。她是彼得在約帕遇見的忠心門徒,她的一生也在這節經文中得到了認可:「她廣行善事,多施周濟」(使徒行傳9章36節)。大比大專註於事奉寡婦門徒,她們當中很多人都需要幫助。

使徒行傳9章39節記載,當大比大突然離世時,很多人非常懷念她,有些她幫助過的寡婦轉而尋求彼得的幫助,並把大比大生前做給她們的衣物拿給彼得看。很顯然地,大比大的工作和生命對她曾接濟過的人發揮了重要的個人影響力。

反思:當你離開了這個世界,你希望你在世所做的一切工作給世人留下什麼樣的榜樣或回饋呢﹖你看見在你周圍的職場、教會、家庭里有什麼屬靈上或物質上的需要呢﹖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貢獻一己之力來滿足這些需要?禱告祈求擁有同情心與勇氣,能夠跨出信心的步伐給出及時的幫助吧﹗

5.耶穌:謙卑服事、尋找機會領人歸向上帝

說到完美的職場倫理典範和為永恆價值而工作,沒有比我們的主耶穌更好的例子了。耶穌並非帶著高貴和權能,而是一顆謙卑的心來到這個罪惡的世界。祂來是為了要服事人,不是為了要被人服事(馬可福音10章45節);祂為世人捨命,使我們能夠與上帝和好(約翰福音14章6節)。

我最近聽到一集播客,主持人分享了Eugene Peterson的觀察,提到耶穌從來不著急,而是很有耐心地允許自己的行程被「打斷」(例如在往睚魯家的路上,醫治了一位血漏的婦人。見路加福音8章40-48節)。實際上,耶穌從沒有被打斷行程,因為他知道在什麼時候如何做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這樣,他就用自己所代表的好消息祝福人們。

反思:你願意為了服事人的緣故而經受不方便嗎?聖靈可以如何幫助你使你在做任何事時帶著謙卑和耐心,而有助於傳福音呢?為你身邊的人能夠認識上帝來禱告,並求上帝讓你看見,不論你在哪裡,都能夠分享祂的好消息,參與祂的救贖計劃。

約瑟、尼希米、但以理、大比大、還有最重要的耶穌,當他們在上帝所擺放他們的位置上忠心工作時,上帝就能使用他們來建造祂的國度。

當然,他們的工作態度也是我每天上班工作時的榜樣,並且幫助我選擇了一份這個社會迫切需要且可以讓我保有健康作息的工作(就是有固定的工作天數和時數,使我也能繼續參與晚上和每周的教會事工,也有年休假可以分別出來參加事工活動和宣教旅行)。

我所處的關懷專業領域,使我在每天的工作中都有許多傾聽和回應人的需要的機會。用我所擁有的來祝福人、為正確的事挺身而出、在工作時帶著為了榮耀上帝而做的心態,用智慧和謙卑服事人。當我這樣做時,上帝就賜給我堅持不懈和克服挑戰的力量,也讓我看見上帝在我的職場中的作為。如此一來,我可以在工作時與上帝同工,關懷組裡的夥伴,並在團隊的過渡時期代表我的組員,且能發揮正向影響力,在同事遭遇重大的生命事件時,陪伴並鼓勵他們。

畢業前的那個禱告後,我經歷了許多,但是我今天可以見證上帝確實回應了我的禱告,並繼續塑造我作為祂女兒、以及在職場上作為祂僕人的模樣。這些年裡,我完成了一份教職工作、拿到了碩士學位,並做了四年的語言治療師工作。當我一路走來不斷學習如何在工作上榮耀祂的名時,我真實體會到,祂真是一位信實的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