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當我準備自殺時……(有聲中文)

作者:Magu,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我從來都沒有認真思考過宗教信仰這個問題,雖然小時候有去教會上過主日學,或在一些特別的日子去教會,我對上帝的認識只有一知半解。

對我來說基督教就和其他的宗教一樣,是叫人向善的,也認為不同的宗教有各自的神明很正常,就好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領袖一樣。我也相信天上住著多位神明,大家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或適合的來信奉。

而我則是比較喜歡在主日學和教會裡的氛圍,也莫名地對其他宗教感到排斥,所以我就這樣決定了,耶穌是我的神!從小便認定自己就是個基督徒了。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也漸漸不再去教會。因為我覺得星期天是賴在家,或是和同學出去玩的好日子,不去教會也沒關係啦,反正我都已經是基督徒了,只要心中有神,有需要時禱告就可以了!每周都去教會實在是太無聊了。

上了中學,我開始談了好幾場短暫的戀愛。那時候父母的關係不是很好,家庭的破碎讓我很難過,父母也沒怎麼關心我和弟弟妹妹,於是我期盼著自己能夠找到一個能讓自己依靠,快樂幸福的對象。

終於,上了學院後,我遇到了一個很不錯的對象,我們穩定地交往了將近8年。我們天天見面,除了睡覺和工作以外幾乎都膩在一起,我非常地愛他,也談婚論嫁了好多次,雖然中間有誤會有摩擦但我認為自己是幸福的。正當我期待著我們美好的未來時,我們分手了……曾以為不可能會發生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我無法接受,更痛不欲生!未來所有計劃里只剩下我一個人,我該怎麼辦?失去了依靠我無法活下去!

分開後,我每天需要靠著身邊好友姐妹們的陪伴來讓我分心,可還是無法填補心裡的空虛!我不敢告訴家人,自己默默承受。我甚至每天晚上都坐在電腦面前查尋對方臉書上的動態,一邊流淚一邊期待著對方的回復。我祈求上帝能把我痛苦挪去,甚至是死也沒關係,只要能讓我脫離這種痛苦!

直到有天我實在是受不了寂寞和空虛的襲擊,尋死的想法開始在我腦海里打轉。於是我翻遍了家裡所有的藥物,準備吞下自殺。

就在這時,我的臉書突然收到了一個私聊通知,我開心地以為是對方的信息就放下了手中的藥物前去查看,結果卻是一位從未謀面的弟兄找我閑聊。我禮貌上應酬那位弟兄,可也因為這樣我暫時忘了自殺這回事。回想起來,這位弟兄真的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及時阻止了我。

因著當時我負責的一個活動剛好與這位弟兄有合作的關係,我們慢慢變成了朋友,我也才發現原來他是個虔誠的基督徒。為了擺脫寂寞和傷痛,我決定嘗試走出舒適圈認識不一樣圈子的朋友。透過他我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公Raymond,也認識了啟發課程,上帝也透過啟發課程,改變了我的生命。

老實說,我從沒想過會和Raymond交往。他是個基督徒,家人都是基督徒,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父母雙雙都是牧師,我們兩個根本屬於不同世界的人。可Raymond常常跟我說耶穌的故事,用經文來安慰當時受傷的我。很奇妙地,這些上帝的話給了我極大的安慰,是身邊人所有的安慰和鼓勵所比不上的。就這樣,慢慢地我也被他愛上帝的心給吸引了。

Raymond的父母是馬來西亞中文啟發事工的牧者,在他們的鼓勵之下我參加啟發課程。在啟發課程里,我感受到了教會弟兄姐妹的熱情和真誠的關懷。大家總是臉帶笑容地歡迎我,待我像家人一樣讓我感到很放鬆很感動,我也開始期待每個星期的課題!

直到上到第四課「怎樣確定自己信了主?」,我才知道自己從來都不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耶穌曾無數次地在我心門外叩門,可是我從不曾邀請過祂進入我的生命里。我以為上帝是位高高在上的神,我和祂毫無關係,可直到那天我才真正認識主耶穌和了解上帝的救恩,也深深地被祂的愛感動。課程結束前,在牧師的帶領下,我眼眶含著淚做了個決志的禱告。我決定我要受洗,我要成為上帝的孩子!我要承認祂做我的父,我也要把福音帶入我的家,因為唯有上帝才能改變我破碎的家庭。就這樣,Raymond陪著我上完整個課程。因著主耶穌我認識了真理,也順利地在2015年10月25日受洗,成為一個新造的人!

現在的我,在教會服事,參加小組,心中充滿了無法形容的喜樂。上帝是怎麼樣把我帶回祂的身邊再怎麼重新塑造我,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奇妙。雖然過程起伏很大,很煎熬,但若不是上帝從我所經歷的傷痛,還有死亡的威脅中將我拯救出來,讓我跌入谷底的生命可以抬起頭,再一步一步地拉著我的手建立我,我也不可能重新認識祂。主的愛醫治了我,填滿了我內心的空虛,讓我有勇氣再次面對生命。我很慶幸當時我做的那個禱告讓我活過來了。

感謝主從來都沒有放棄過我,還為我安排了一個更適合我的對象和超乎我想像的美滿家庭。最重要的是,能認識上帝,好幸福!

 

*本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樣式

如果你也正受到焦慮的困擾……(有聲中文)

 

作者:Marissa Cathey,墨西哥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Yibin,中國

 

當我走出地鐵站,迎面而來的是奇怪的氣味和洶湧的人潮。地上有一層看起來像煙灰的東西。我走在熙攘的人群中,滿腦子充斥著四周的各樣噪音——街頭小販的叫賣聲、討價還價的聲音和各種車輛的聲響。

我努力想要找到一條小巷,好讓自己能喘口氣。周圍雜亂的一切讓我喘不過氣並陷入恐慌。最後,我終於找到了一條沒那麼多人的街道,但很快就發現我四周有從狹窄道路兩側的公寓樓上流下來的液體。這些可能從空調機上流下來的水,沒準攜帶著上百萬的細菌,這讓我更加驚慌失措。

這就是我焦慮發作的情形之一。

 

我的焦慮症

當我在2017年初搬到香港時,別提有多高興了。因為我終於實現了小時候上帝對我的呼召。我成長在一個基督信仰很虔誠的墨西哥家庭,在我還是孩子的時候,上帝就把對東亞的負擔放在我心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希望有一天能在教會中使用我在多媒體方面的技能來廣傳福音。

不過事實並非那麼順利。自從搬到這裡以來,每天我都在與無休止的恐懼作鬥爭。公共場所的混亂不堪,擁擠的人群,以及包括社交溝通一類的事項都令我焦慮。從2014年以來,我就一直在受焦慮的折磨,但是當我從只有2000人的墨西哥小鎮家鄉搬到人口700萬的大都市香港時,情況開始急轉直下。

焦慮會嚴重影響我的生活。很多時候我甚至不想起床去面對人們和服侍。即使我可以起床去面對,也有些時候,因為面對太多人,我會在聚會期間開始喘不過氣,需要離開教會,直到我冷靜下來或聚會結束。在地鐵上也是如此,如果太擁擠,我就必須在下一站下車,直等到來了一輛人少的車再上去。

感恩的是,我對完成教會任務的決心超出了我對人群的懼怕。然而我發現對我特別有效的是回想過去上帝是如何與我同在和幫助我度過那些困難的日子的。這激勵著我繼續前行,忠心服侍。

 

上帝與我同在

成長在一個基督徒家庭,我常常聽到「上帝必不撇下你」(申命記31章8節),「上帝在你右邊蔭庇你」(詩篇121篇5節),以及「上帝是你在風暴中的安慰」(約翰福音14章27節)。但在我自己經歷痛苦之前,我從未真正理解這些真理。這些應許帶來的安慰幫助我成長並在生活中更加堅韌。

當我在公共場合接收了太多的感官刺激或將要驚恐發作的時候,上帝會通過讓我想起最近聽到的一首敬拜歌曲或讀過的一句聖經經文而平靜下來。在我去參加教會每周在紅燈區的事工活動,或者在周五晚上學著帶領教會的青年聚會時,上帝都在我恰巧需要祂的幫助時賜給我膽量和愛。

耶穌告訴祂的門徒們:「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這節經文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它提醒我如果我不在耶穌裡面,不安息在祂裡面,我就不可能在試煉中經歷平安。這種信靠和信心,就是與主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正是在我們的困難和爭戰中,我們才能夠經歷到與主親密的安全感!

上帝知道我生活每一天的所有細節。祂也知道事情的結局會怎樣,祂帶領我走過一切的困境,因為祂知道我「不過是塵土」(詩篇103篇14節)。我們所有人都一樣。最終,在困境中努力遵行上帝的旨意可以堅固我們的信心,並讓我們更深地經歷從祂而來我們無法想像的大恩典。

 

教會與我同在

我發現在我生命中千真萬確的一件事就是上帝在我願意向身邊人敞開自己的心時帶給我醫治和鼓勵。隨著我對教會弟兄姊妹信任的加深,我開始與他們坦誠我的掙扎。結果,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關心和照顧。每當他們感覺到我處在焦慮狀態時,他們就會過來給我一個擁抱,為我禱告,或者發簡訊來詢問我的情況。這給了我無法言喻的安慰,也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基督肢體的彼此相顧。

雖然朋友和教會領袖們很難完全理解我焦慮的程度,但他們仍視我為上帝的孩子對待和接納我。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都在與其他信徒的團契中得到了祝福和安慰。

不管怎樣,我們眼下的困境與我們將來的榮耀相比都是無足掛齒的。我們的將來就是:與基督共度永恆。我們在地上的時間都是為了讓我們學習倚靠上帝並享受與祂的親密關係。這將帶領我們度過各樣的試煉,痛苦和風暴。祂要使用我們把他人帶入祂的大家庭,祂也會使用我們的困難和軟弱,因為祂的形象會在我們的軟弱上更多地彰顯。

這並不意味著我的焦慮症緩解了或者痊癒了。事實遠非如此。我每周都還會經歷起起伏伏。但我還在不斷堅持。上帝也仍然在供應我的需要。祂仍然在將一些人帶進我的生命鼓勵我前行。即使有時候我沒有信心,祂也仍然信實。祂仍然是我所需要的一切。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4章16-18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樣式

70歲,我仍在學習 「服侍」(有聲中文)

作者:Mart DeHaan,美國

翻譯:漱翎,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Mart DeHaan 是「靈命日糧」事工的上一任總裁。他在這個事工服侍了45年。Mart 是廣播節目「聖經探索」的常駐嘉賓,在節目中與大家分享他對於上帝話語的得著。他同時也為「探索叢書」寫作,並在每月「個人隨想」專欄中執筆,探討一些熱門話題。他和妻子Diane有兩個孩子。Mart 喜愛戶外活動,尤其喜歡釣魚。

 

親愛的朋友,

我不知道該從何談起這個話題。或許這是因為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才能在某件事上給別人建議,更別說是在「服侍」這麼重要的事情上了。讓我先來講一個故事吧。

我看過很多搞笑的卡通,其中有一個讓我記憶猶新。講的是一個男士想要在一次晚餐約會中給對方留下好印象。晚餐結束時,他拿出信用卡打算買單。他覺得這次約會美妙極了,隨即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哈,我說了這麼多了。現在來說說你吧。你覺得我怎麼樣啊?」

為什麼我會記得這個笑點呢?可能是因為我也曾經多次對別人傳遞過那個 笑容。也許是因為我仍然在努力戰勝自己過度關注自我利益而忽略他人感受的傾向。

我已經不再是個年輕人。70多歲的我,跟很多人吃過飯,交談過。到如今我仍然覺得,我們太容易忘記自己活著的目的和怎樣活才不枉此生。

因此,我感謝卡通畫的畫師、作者們,以及一直伴隨我的教會領袖們,我的家人,朋友,老師們。是他們幫助我認識到,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而是要彼此相愛的。我有幸見到很多簡單善意的舉動——哪怕是對一株將死的植物,一隻受驚的小動物,或者一個最不可能的陌生人——所帶來的奇妙。

最重要的是,我有機會聽到了耶穌的事迹。耶穌一直在包容和忍耐我們之中那些常常軟弱跌倒的人。在一次次的經歷中,耶穌讓我們看到,當祂要我們跟從祂的時候,甚至當祂問我們「覺得祂是誰」的時候,其實都是在尋求我們的好處,而非祂自己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希望你們永遠不要停止向耶穌學習,也偶爾可以從我這樣曾經犯過錯誤的老頭子身上學習些教訓。

 

服侍人的領袖

在耶穌被賣受難的當晚,祂的門徒們圍坐在一起彼此爭論(路加福音 22章24節)。他們以為他們等候已久的彌賽亞終於要統治世界了,而他們當中有些人要比其餘的更配得做他的左膀右臂,與祂一同把凱撒趕下王位並一同掌管新政權。他們並沒準備好聽耶穌說:「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裡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侍人的。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侍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嗎?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侍人的。」(路加福音 22章25-27 節)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是那時候的使徒,當時就坐在耶穌身旁,會是怎樣的感受?那天早些時候,我們會看見耶穌像僕人一樣,雙膝著地給我們洗腳(約翰福音 13章 1-17節)。我們會聽到耶穌向對朋友一樣對我們說,有一件事情最為重要,就是要如同祂愛我們一樣地彼此相愛。(15章12-15節)。

雖然不能說我全部理解,但我多少有點了解為什麼那時候的使徒,也就是未來教會的建立者們,會如此困惑。他們的家族和國家在歷史上都滿有強勢的領袖。有殘暴的,也有仁愛的。但是這些領袖都無一例外地是從前方,從高處和上層,通過施加掌控和下命令來領導眾人。難怪他們會不明白耶穌的領導方式。因為耶穌是從下至上,從裡到外完全不一樣的領袖。

 

鼓勵我們,給我們力量的領袖

耶穌成就了祂聖潔尊貴的名,因為祂總是把我們的需要放在他自己的需要之上。不僅如此,祂還要祂的跟隨者們負祂的軛,跟祂一起以世人無法想像的方式和程度捨棄自己,向世界顯明通向真理的道路——就是那為我們道成肉身的上帝。

只有當我們回過頭來看的時候才會發現,在那個逾越節發生的一切和五周之後的五旬節上所發生的神跡,都是為了引領我們踐行犧牲和愛。耶穌為我們做了榜樣,祂為了我們死在十架上,向我們顯明了祂的愛。祂賜下聖靈給我們,讓我們可以帶著仁愛,喜樂,平安,耐心,慈愛,忠實,溫柔和節制(加拉太書 5章22-25節)跟從祂。這應該就是耶穌在祂的天國宣言里所願景的那種更慈愛,更溫柔的變革(馬太福音 5章1-12節)。

多年以來,我一直深受那些不懼風險而效法基督領袖方式的人們所激勵。他們從不用威脅和強迫的方式,而是以僕人的心腸關懷,服侍和帶領人。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當我想起下面這些人的時候心中會湧起一股暖流:曾經那個願意抽出時間來詢問我小時候成長經歷的老師;在我行走在低谷時還非常耐心傾聽我的牧師;還有那位年長的教會領袖,在午餐時願意向我袒露他自己的軟弱,跟我分享說他也曾疑惑該如何解讀那些似乎不能體現天父慈愛的經文。

這些舍己關懷他人的行為讓我體會到了一些跟隨耶穌的早期使徒們與耶穌相處時的感覺。我想,當你們被耶穌的慈愛和耐心所激勵,效法祂以僕人的心腸服侍和關懷他人的時候,一定會有人被你影響而因此轉向耶穌。

 

活在聖靈中

是的,我確實覺得這才是你應該傳遞的笑容。但請不要誤解,我並不是說你「既然明白了就去做吧」。我經歷了很多失敗才學到的功課就是,倚靠自己的決心捨己為人是走不了太遠的。

到現在我也仍然在學習,耶穌所教導的僕人式領袖絕不是要我們立定心志投入到大無畏的自我犧牲中。也不僅僅是要我們學習去選擇做對的事情。效法耶穌的服侍需要有一個更深的屬靈起點。正如耶穌始終相信祂的天父愛祂和引領祂一樣,我們也需要相信祂對我們永不改變的愛,並相信祂的靈會帶領我們去關懷和服侍他人。

我們天生的罪性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們會自然地認為我們想做什麼都可以做成。但是耶穌給門徒和給我們的教導卻是,除非我們認識到靠自己什麼也做和改變不了,否則我們就無法跟隨祂,也無法產生像祂那樣的影響力。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在耶穌被捕的時候,祂讓彼得和其他門徒們離開了祂。也許這也是為什麼耶穌在復活之後告誡那些未來教會的領袖們,務必耐心等候聖靈降下,然後再去傳福音(使徒行傳 1章1-9節)。

當我緊握耶穌的應許——「我們的天父不會不把聖靈賜給來尋求祂的人」時,所經歷的奇妙帶領仍讓我驚嘆。耶穌的作為總是讓我驚喜不已,祂讓我一次又一次地認識到我這美妙的一生不應該只是為了自己而活。

在文章開頭的卡通里我們提到了一個令人發笑、極其自我中心的人。我們誰也不想成為那樣的人。那麼在文章的結尾,讓我們換一種笑容。我們要如何才能體驗到捨棄自己本應得的「權利」,成為影響他人生命的基督徒而帶來的喜悅?讓我們一起行動,跟隨祂,服侍他人!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樣式

15招打造喜樂新生活(有聲中文)

作者: Janel Breitenstein,美國

翻譯:兩小鹿,中國

有聲播讀:馨寧,中國

 

一個朋友最近跟我講了幾年前他和妻子去夏威夷旅行的事。把妻子送到候機廳後,他成了汽車出租公司擺渡車上唯一的乘客。他記得當時那個司機說:「我覺得我需要去度假。」我的朋友笑著跟我描述了這件事。你就住在夏威夷還要去哪裡度假呢?

我有朋友曾經住在夏威夷島上,因此我深知無論你住在哪兒,生活都不可能是幸福完滿的。事實上,我家旁邊就有一棟常年出租給遊客度假用的木屋。上帝似乎在用它提醒我:你住在一個度假勝地哦。

這個提醒在我感到疲憊軟弱時尤為重要。比如當我在等待出版商的回復時;當我在觀察一個青少年的生活是否能回到正軌時;當我掙扎著度日,希望上帝會告訴我為什麼將我放在這個國家時…..我想起了朋友從當年照顧他患有ALS(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妻子,並看著她離世的這個過程中所總結出的忠告:感恩是逃離痛苦的出口。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幸福與感恩密切相關。然而,作為一個母親、妻子、女人,我太容易就忘記感恩。我常常在追逐我想要的,抓取我沒有的,卻從來沒有恩之心。

當我處於低谷時,就完全看不到實際上我就活在自己的夏威夷啊。如果說眼睛是身體的燈,那我的可能按了一個自動調暗裝置。

我的思想總是掠過上帝給我的慷慨,就好像看不到祂滿屋子給我留下的情書,卻只在乎有一封我等了很久卻還沒收到。就這樣,我慢慢錯失了本應為所擁有的而生髮的感恩和喜樂。有時,我還甚至得出了「祂不愛我」的結論。

但誰知道呢?也許有一天,當我回首往事,我會想,我過去就住在夏威夷呢!至少那地方很像夏威夷。

活得喜樂的關鍵是睜開我的眼睛去看。

有時候,我必須訓練我自己去數算上帝的祝福。那些時候,我會借著感恩用下面這15個簡單的方法找回幸福。這是我失意時的救命稻草。興許也能幫到你。選擇其中幾個去試試吧。

 

1.你今天要向多少人表示感激?定一個目標。去做吧。

2.在你起床之前,為10件事感謝上帝。要真心的哦。

3.給家人寫張卡片或發個簡訊,讓他們知道你很感激他們。寫得具體些。

4.當你在屋子裡走動或做家務時,唱一首感恩的歌(說真的哦)。通常和那些和我處境吻合的歌詞會讓我產生共鳴,例如:「當我的禱告沒被應允時……我仍然信靠你。」

5.本周給一位常被忽略的人發一封感謝信。重複三周。

6.工作的時候,在旁邊放一本感恩筆記。每小時記下一件值得感恩的事。

7.當有人誇讚你時,要把讚美歸給上帝,因為沒有祂我們什麼也不能做(約翰福音15章5節)。也要感謝任何參與其中的人。

8.吃飯前感謝上帝和做飯的人。

9.在你的社區,你孩子的學校,或者你的工作場所,找到至少一個不被欣賞的人,真誠地當面感謝他們的工作。公開地向對方表示我們的感激之情就像送對方禮物一樣!

10.當你情緒低落或為某事抓狂時,快速列一個感恩清單。

11.在櫥櫃門、窗戶、冰箱門等處貼上讓你感恩的人和事。

12.從你的感恩清單中找出至少一項並有所行動。比如:我很感恩自己有這麼好的孩子,所以我要去抱一抱他們。我愛我住的地方,我要把窗戶打開。我很感恩自己身體健康,我要去跑個步。

13.努力成為最感恩的自己,但不是那種「我是最棒的!」的態度,而是出於謙卑,知道我們一切所有的,都是從上帝而來的(哥林多前書4章7節。)

14.在餐桌上或在車裡與你的家人或朋友玩一個快速的「感恩遊戲」:你現在有什麼感恩的事情嗎?你的生活中有什麼很棒的事情?

15.當別人問你近況如何時,如實回答。然後至少提到一件你真心為之感恩的事。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