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J

每日旅程:有無線網絡嗎?

Untitled

作者:謝葆芳,新加坡
翻譯: 陳琳,中國
閱讀:箴言15章14節,20-33節

聰明人心求知識,愚昧人口吃愚昧(箴言15章14節)。

幾年前,我帶着一群年輕人去短宣。在我們臨出發前,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那兒有Wi-Fi嗎?」 所以你可以想象得出,當一個晚上Wi-Fi用不了時,這群年輕人是多麼痛苦和牢騷滿腹!

我們許多人一旦與智能手機分開就會變得焦慮不安。當我們手中握着iPhone或Android手機時,我們就會緊緊盯着屏幕。

像人們面對的所有美好事物一樣,Wi-Fi和它帶給我們的信息,要麼讓我們分心,要麼帶給我們祝福。這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它。在箴言書中,我們讀到:」聰明人心求知識,愚昧人口吃愚昧」(箴言書15章14節)。健康的飲食需要節制,食譜里不能有太多甜食也不可能像垃圾食品那樣誘人。同樣的,當我們瀏覽網頁時,也要注意我們關注的是哪些內容。

要怎麼做到呢?比如,你可以留意一下你在微博上關注的都是哪些人。他們發的東西是「無知的人以愚妄為樂」,還是「聰明的人按正直而行」呢? (箴言書15章21節)。你微信朋友圈或微博上發的消息是反映出「義人的心,思量如何回答」,還是「惡人的口吐出惡言」呢? (箴言15章28節)。

箴言15章14節的話清晰明了:我們接收什麼就會變成什麼。我們在網上做什麼和瀏覽什麼,我們就會變成什麼樣。吸收智慧,你會變得更加有智慧。而接收垃圾,你就會越來越糟。

當我們順服於聖靈的帶領時,我們就可以讓我們思想和瀏覽的都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的東西(腓立比書4章8節)。在上帝智慧的帶領下,我們可以在網絡上和生活中做出美好的選擇。

延伸閱讀:閱讀哥林多前書10章23節和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21-22節,並思考經文給我們在網絡上說什麼和做什麼提供了怎樣的勸諫。

思考:你使用社交媒體的方式顯示出的是心求知識,還是口吃愚昧?怎樣才能明智地使用社交媒體——用它來榮耀上帝呢?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頭條大追踪

每日旅程:大膽去做吧!

Do something

閱讀: 馬太福音25章14-30節

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馬太福音25章27節)。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爸爸就鼓勵我要勇敢,而不只是明哲保身。他看到我總是喜歡反覆思考才做決定並且害怕冒險,就鼓勵我:「去做吧!」。接着他會打趣地補充:「即便錯了也無所謂 !」

我們在耶穌講的三個僕人的比喻中也能看到類似的智慧。在出發之前,主人召集了三個僕人,讓他們在他不在的時候管理家業。他把錢“按着各人的才幹”分給他們(馬太福音25章15節)——第一個人拿了五千(一千是大約是15年的工資),第二個人兩千,第三個人一千。主人按照他們各人的能力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的分給了他們,就往外國去了。

當主人回來時候,前兩個人都賺了雙倍的錢財。主人對這兩個人大加讚賞,儘管他們賺得的總數不同。他對他們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馬太福音25章21,23節)。

然而第三個僕人又惡又懶,他選擇了把主人的錢財埋藏起來。主人問:「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馬太福音25章27節)。主人對前兩個僕人很滿意,儘管他們的錢財總數不一樣。我們看到這個主人非常仁慈,若是第三個僕人把錢放在銀行收利息他都會感到滿意。然而,他無法忍受的是那個僕人以不負責任的心來回報他的細心教導。我聽到主人跟我爸爸一樣在反覆說:「大膽去做吧。」

同樣地,我們親愛仁慈的上帝也邀請我們管理好祂所賜給我們的一切!

相關閱讀:
閱讀哥林多后書5章10節,並思考我們在上帝面前的責任是什麼。

思考: 你在什麼樣的時候會變得過於謹慎和害怕?認識到上帝主要關心的並不是結果,而是看到你勇敢地為祂施展你的技能后,這給你帶來怎樣的寬慰?

每日旅程:我們將來的模樣

WeChat Image_20170522080257

作者:Marlena Graves

翻譯:陳琳

閱讀經文: 約翰一書3章1-6節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約翰一書 3章2節 )。

今年的生日是我跟我的丈夫和一些朋友在一個會議上度過的。在會議結束時,我跟一個比我小一歲的熟人聊了會兒天。他說:「我年紀越大,就越意識到我至今還沒有完成自己想完成的所有事。」然後他又若有所思道「我很可能永遠都無法完成它們。」

他的一席話提醒了我,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在漸漸走向死亡。殘酷的現實是,我將永遠無法在這一生成為我夢想的樣子。生活總會出現一些狀況讓事與願違。即便是我們活到了七十歲,大多數人仍然沒有足夠的時間、資源和精力去完成我們想做的事情。照此想來 ,這短暫而又受限的一生,會讓我們隨着年齡的增長愈發地感到悲傷。

但值得感恩的是,基督徒們可以感到欣慰,因為生命真正重要的是跟上帝的關係,而非成就。在約翰福音 11章25節中, 耶穌告訴我們,「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我可能無法在在世的年月里做完我想做的事。然而死亡並不是終結。你和我,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的作品,祂的藝術傑作(以弗所書 2章10節)。祂何等地愛我們(約翰一書3章1節)。所以毫無疑問,上帝會為了你我和整個教會,成就祂的旨意(腓立比書1章6節)。約翰寫到,「我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約翰一書3章2節)。

在祂完美的時間裡,上帝將會讓我們看到我們要變成的樣子!

相關閱讀:

閱讀西番雅書3章17節並回想這個真理:你是上帝的孩子,是祂的藝術傑作。祂用歡快的歌聲表達對你的喜悅。

思考: 在耶穌基督里的盼望是如何使我們擺脫人生遺憾的纏累的?成為上帝的傑作對你來說意味着什麼?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每日旅程:把夢想交托给上帝

received_10207021783782811

作者:Sheridan Voysey
翻譯:湘穎

讀經:創世記22章1-18節

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創世記22章16-17節)。

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 不論是立志成就大事還是要成為大人物。當我們遵循上帝的心意而行時,夢想將帶領我們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亞伯拉罕有一個夢想——確切來說應該是兩個,並且都是上帝賜予的。在一個有著大家族意識的家庭中,老而無子的亞伯拉罕夢想著能有一個兒子(創世記11章30節,創世記15章3節)。上帝應許他這個夢將會實現,並另外加了一個夢給他。亞伯拉罕不僅會有一個兒子,將來還會成為一個大國(創世記12章2節,創世記15章5節,創世記17章5節)。這真是兩個非凡的夢想!

大概正是因此我們會覺得創世記22章令人費解。以撒的出生實現了亞伯拉罕的第一個夢想,但就在下一秒(創世記21章1-3節),上帝就要求他犧牲自己的兒子! (創世記22章2節)。上帝要收回祂所賜的祝福。也就是說亞伯拉罕得放棄他的夢想,包括那尚未實現的。

整個準備過程相當痛苦。亞伯拉罕叫來了他的兒子,僕人,收拾了路上的所需並跋涉了數日 ,要去祭壇獻上他最珍貴的兒子(創世記22章3-9節)。就在刀即將揮下的瞬間,上帝阻止了他並且歸還了他的夢想(創世記22章11-14節)。亞伯拉罕在那一天學到了重要的兩課:1.真正的上帝,絕不像周圍其他偶像那樣喜好孩童祭祀;2.沒有任何事物比上帝祂自己更重要,即便是上帝賜予的夢想也不行。

你是否把夢想交託給上帝了呢,不管是實現了的還是尚未實現的?只有確保我們的夢想在上帝的手中,才不至於讓夢想變成偶像。就像祂對亞伯拉罕所做的一樣,上帝也可能把暫時拿走的夢想歸還給你,或用新的方式來達成。

但不管上帝要怎樣在你的夢想上行事,可以確定的是,祂會祝福你(創世記22章15-18節)。

相關閱讀:
閱讀箴言16章9節,看看上帝可能會如何篩檢我們的夢想。閱讀詩篇105章19節,看看在我們等待夢想實現的過程中,上帝可能在做什麼。

思考:你人生的夢想是什麼?你是否把它交還給了上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