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感謝上帝

讀經:

歷代志上16章8-14、19-24節


應當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歷代志上16章34節


全世界有許多國家都會慶祝感恩節,例如加拿大與聖露西亞的感恩節是在10月,賴比瑞亞將感恩節定在11月初,而美國和澳洲則在每年11月底慶祝這個節日。其他像英國、巴西、盧安達、菲律賓等國家,也都有專為感恩而設立的非官方節日。

當全國人民一起表達感恩時,那股力量是極其強大的,這也是我們從歷代志上16章中所看到的畫面。當時大衛王召集以色列百姓,一起為著上帝的同在、保護和應許而獻上感恩。這感恩的儀式也標誌著他們重新迎回「上帝的約櫃」(1節),約櫃象徵上帝的同在,如今被安放在耶路撒冷,百姓都為此歡欣鼓舞。大衛帶領以色列百姓讚美上帝,提醒眾人上帝如何在他們攻佔迦南地時親自護衛他們(18-22節),並頌讚上帝信實地成就祂的應許(15節)。

如果你與親友們一起慶祝感恩節,不妨考慮將之變成感恩聚會,一起回顧這一年來,你如何經歷上帝的同在、保護與應許。無論你所在的國家是否將感恩節定為國定假日,我們都可以花些時間來「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34節)

— 夏莉珊

你曾如何經歷到上帝的同在、保守和應許?
你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達感謝?

親愛的上帝,求祢賜給我一顆感恩的心,
好讓我謹記祢為我所做的一切。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1-42章;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


靈命日糧 : 與上帝交流

讀經:

詩篇15篇


耶和華啊,誰能寄居祢的帳幕?誰能住在祢的聖山?—詩篇15篇1節


美國知名牧師雷.普里查德(Ray Pritchard)在他所著的一本書(Man of Honor)中提到,他曾經到一個十九世紀豪門家族的墓園參觀,看到族長的墓碑上刻著冗長的悼詞。隨後,他注意到在這族長的兒子的墓碑上,刻著更加醒目的墓誌銘:「一個正直無私的人。」雷牧師寫道:「這幾個字概括了這人的一生,六十多年的歲月濃縮成短短一句話,但這描述卻真實而深刻。」

在詩篇15篇1節,詩人問道:「耶和華啊,誰能寄居祢的帳幕?誰能住在祢的聖山?」(1節)答案是正直的人,也就是第2節所說的完全一詞:「就是行為完全,作事公義,心裡說誠實話的人」(新譯本)。第1節的提問與第2節的回答結合在一起,可看出人與上帝之間的交流。這首詩接下來的經文則進一步闡述,一個尊榮上帝的人如何行事為人,或有哪些事他會禁戒不做。

若我們與上帝親密交流,我們的生命就會展現出正直的品格,特別是在聖靈的幫助下,能以恩慈待人(見馬太福音22章34-40節;約翰福音3章16-18節)。當我們信靠且跟隨耶穌,這位與天父有完美交流的主時,便能展現這樣的生命。

— 簡恩德

你的生命如何表明你與上帝緊密相連?
你可以藉由哪些屬靈操練更加親近耶穌?

天父,求祢賜我力量,使我能全心愛祢,
並以正直的生命來活出這份愛。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9-40章;歌羅西書4章


靈命日糧 : 到祂面前

讀經:

希伯來書4章14-16節,5章1-6節


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


在我年輕當一名記者的時候,我深切體會到「記者證」的好處。這個證件上印有我的名字、照片和媒體機構,讓我能在大型活動或賽事期間,獲准進入場內會見並採訪許多運動員跟名人。

但我接受耶穌為救主之後,我開始意識到,體育賽事和我的職業已成為我的偶像。於是,我跟從上帝的呼召而轉行。雖然我失去了記者證,但卻因著相信耶穌犧牲的受死與復活,使我能透過禱告,獲得進入上帝天上寶座前的權利。

希伯來書的作者指出,大祭司是選自於以色列中亞倫的後代,奉派在上帝面前代表百姓,成為居間調解的中保。唯有大祭司才能一年一次進入聖殿的至聖所,「獻上禮物和贖罪祭」(5章1節),為自己和百姓贖罪,因他也是有罪的人。

後來,基督這位偉大且完美的大祭司來到世上。當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聖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成兩半,除去了上帝與世人之間的阻隔(馬太福音27章51節)。

因慈愛的救贖主已使我們與天父和好,我們便能自由地向上帝禱告。希伯來書4章16節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我們能透過禱告進到上帝的寶座前,跟祂說話,這是何等寶貴的特權啊!

— 高言曦

你如何抽出更多時間向上帝禱告?
什麼會阻攔你禱告?

親愛的耶穌,謝謝祢使我能來到天父面前。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7-38章;歌羅西書3章


靈命日糧 : 絕望中的祈禱

讀經:

詩篇88篇1、6-18節


祢把我的良朋密友隔在遠處,使我所認識的人進入黑暗裡。—詩篇88篇18節


查爾斯患有憂鬱症,儘管他有一個愛他的家庭,他還是覺得非常孤獨。他說:「撐起這個家的沉重壓力讓我不堪負荷,我甚至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或許這會令有些人感到驚訝,因為查爾斯是一個基督教事工的領袖。

一位睿智的朋友告訴他,在陷入憂鬱時,應當好好閱讀詩篇,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於是,查爾斯藉著細讀那些令他深有同感的詩篇,接受適當的醫療照護,並向上帝傾心吐意,最終漸漸走出了絕望的低谷。

詩篇的描述往往十分直白,而以斯拉人希幔寫的一首詩尤為苦澀,只在開頭幾句帶著盼望:「耶和華,拯救我的上帝啊」(88篇1節)。隨後,他似乎控訴上帝:「祢把我放在極深的坑裡」(6節),「祢的憤怒重壓我身」(7節),他甚至質疑:「耶和華啊,祢為何丟棄我?為何掩面不顧我?」(14節)大多數詩篇的結尾都帶著盼望,但這首詩卻並非如此。最後希幔說:「黑暗成了我的知己」(18節,新譯本)。這是希幔在極度絕望中的禱告,但他仍向上帝傾訴他所有的痛苦。

讀到這樣的一首詩,我們會發現自己的痛苦並非獨一無二,別人也曾感到絕望,但卻勇敢地吐露心聲。上帝接納希幔的傾訴,也必如此待你。上帝正等著聽你傾訴心聲。

— 葛庭墨

詩篇88篇有哪些經文讓你感同身受?
你今天會追問上帝哪些事?

親愛的天父,有時我悲傷得無法向祢禱告。
感謝祢的寬容,接納我所有的痛苦與坦誠傾訴。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4-36章;歌羅西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