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各樣的恩賜

讀經:

彼得前書4章7-11節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彼得前書4章10節


在一場感人的音樂劇《天路客》演出中,蕾莎(Leisa)站在為聽障人士特別設置的區域,用美國手語生動地詮釋劇情。這齣音樂劇改編自約翰.班揚(John Bunyan)的著作《天路歷程》(The Pilgrim’s Progress),講述一個人的信仰之旅,劇情感人至深,而蕾莎的演繹也深深打動了觀眾的心。

當有人問蕾莎為何要用手語翻譯的時候,她表示:「我參與《天路客》音樂劇並擔任手語翻譯員,是因為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能接觸到福音,而聽障人士經常遭受忽視。」她接着說:「令人心碎的是,全世界只有不到2%的聽障人士聽過耶穌的福音。」蕾莎運用她的恩賜,讓聽障人士能認識耶穌。

像蕾莎一樣,上帝要我們用自己的恩賜和才能去見證上帝的愛,並吸引人歸向耶穌──藉着福音影響世界。使徒彼得寫道:「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做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得前書4章10節)。這些恩賜包含愛人和為別人禱告(7-8節)。無論你是老師、演講者、勸導者、代禱勇士,或是在幕後提供協助的人,還是擁有別的恩賜或才能,上帝都可以使用你去服事別人。儘管求問上帝,祂會指引你如何服事人。

— 柯愛莉

你第一次接觸福音是在什麼時候?
你可以用什麼恩賜來事奉上帝?

親愛的上帝,請幫助我明白,
如何藉着服事人來事奉祢。



全年讀經:
詩篇37-39篇;使徒行傳26章


靈命日糧 : 關鍵時刻

讀經:

以斯帖記4章10-16節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以斯帖記4章14節


一家酒店正在舉辦一場護理人員會議,有位賓客在酒店大廳突然心臟病發作。當時,二十多名護理人員立刻趕到這位賓客身邊,努力搶救他的生命。事後,這位賓客由衷感謝所有在場提供援助的護理人員,因為他們在關鍵時刻出現在關鍵地點。

以斯帖也在關鍵時刻出現在關鍵的地點。她得到國王的恩寵與喜愛後,被立為王后(以斯帖記2章17節)。但有人藉王的法令企圖滅絕她的猶太同胞,於是她堂兄末底改要求她以王后身份向國王求情,否則猶太人必死無疑。末底改質問以斯帖說:「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4章14節)後來,以斯帖決定冒生命危險去覲見國王(16節)。她揭發了惡人的陰謀,讓猶太人倖免於難(8章)。以斯帖顯然明白上帝讓她得了王后的位分,正是為了這關鍵的時刻。

有時我們可能會疑惑,為什麼某些情況會發生,或為什麼環境會改變。也許我們會感到沮喪,試圖讓一切重回正軌。但也許上帝將我們放在目前的處境中,有祂特別的心意。今天,當我們遇到突發狀況或變動時,可以祈求上帝向我們顯明,祂是否為了祂完美的計劃,特別要我們去做些什麼。

— 賀貝倫

你最近遇到哪些突發狀況?
在這些情況中,上帝給你什麼機會?

親愛的天父,當我面對變動而感到沮喪時,
請幫助我看到祢更大的計劃,明白祢可能正在我生命中動工,並要使用我來成就某些事。



全年讀經:
詩篇35-36篇;使徒行傳25章


靈命日糧 : 聖靈的引導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5-26節


[聖靈]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翰福音14章26節


謝爾比.伊斯勒(Shelby Easler)和家人靠着谷歌地圖的導航功能,從拉斯維加斯開車去洛杉磯。途中,他們按照導航的建議,走了一條據說可縮短一小時車程的替代道路。但沒想到這條「捷徑」竟讓他們在顛簸難行、遍布黃沙的道路上行駛好幾個小時,甚至使他們被困在加州的莫哈韋沙漠裡,還遭遇沙塵暴。他們雖然調頭返回原路,但由於道路崎嶇導致車輛嚴重受損,最後需要拖車救援。後來,這個應用程式的開發商向眾多使用者致歉,因為他們引導人們走錯路。

我們倚靠誰的引導至關重要。身為基督徒,上帝已將聖靈賜給我們,聖靈會引導並帶領我們尋求真理。

當耶穌知道自己即將受難並與門徒分離的時候,祂向門徒保證不會讓他們感到受困無助。耶穌敦促門徒遵守祂的命令,並談到所應許的聖靈(即真理的靈)將永遠與他們同在,也會住在他們裡面(約翰福音14章15-17節)。耶穌還說:「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26節)

讓我們在一整天的生活中,持續跟隨聖靈的引導,因知道祂絕對不會帶我們走錯路。

— 高言曦

有什麼能幫助你跟隨聖靈的引導?
你要如何緊緊地跟隨祂?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賜給我們聖靈,
引導與帶領我們走正確的路。



全年讀經:
詩篇33-34篇;使徒行傳24章


靈命日糧 : 堅持不懈

讀經:

路加福音18章1-8節


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祂,祂⋯⋯豈不終久給他們申冤嗎?—路加福音18章7節


羅斯頓的女兒涵娜因腦出血而昏迷不醒,他們全家人不斷向上帝禱告。在長達幾個月的等待中,他們彼此緊緊相依,也緊緊倚靠上帝。在這場磨難中,他們的信心猶如從沉睡中甦醒一般,正如羅斯頓回憶說:「我從未感覺與上帝如此親近,我們在禱告中,心靈甦醒,信心被更新。我們堅持不懈地禱告,就像路加福音18章耶穌在比喻中所說的那位寡婦一樣。」

這個比喻是描述一位寡婦不斷哀求城裡的法官為她申冤,耶穌藉此教導門徒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1節)。那位寡婦一再向法官申訴,最終法官因不堪其擾而為她申冤。耶穌將這位冷漠的法官與上帝作對比,說:「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祂,祂⋯⋯豈不終久給他們申冤嗎?」(7節)

在比喻中,那位不公義的法官最終為寡婦申冤,這激勵羅斯頓全家人為涵娜禱告,向真正公義且慈愛的上帝祈求安慰和幫助。他們發現自己與上帝越親近,並說:「當我們尋求上帝……我們才明白原來那真正從沉睡中甦醒的是我們。」好幾個月之後,涵娜從昏迷中甦醒,身體逐漸康復。

當我們親近上帝時,祂會垂聽我們的呼求,並會按祂的恩典作出回應。祂邀請我們晝夜向祂呼求。

— 潘艾梅

你如何將自己的困難轉化為禱告?
上帝曾如何回應你懇切的祈求?

慈愛的上帝,我感謝祢,祢不像那位既不公義
又冷漠的法官,祢乃是愛我並且關心我。

當我們在隱密處向上帝祈禱,祂會安慰、教導和聆聽我們的心聲。
全年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