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更勝從前

讀經: 列王紀下5章1-15節


乃縵……的肉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列王紀下5章14節


當我的孩子仍是嬰兒時,他們都擁有近乎完美的肌膚。他們的肌膚柔嫩,手肘不乾燥,腳板也沒有硬皮。他們都是細皮嫩肉,跟我歷經風霜、佈滿傷疤和老繭的皮膚,形成強烈的對比。

乃縵作為亞蘭(現今的敘利亞)軍隊大能的勇士,又是高階將領,他的皮膚應該是粗糙的,而且還有戰爭的疤痕,他甚至還罹患了嚴重的皮膚病,那就是大痲瘋。一名婢女向乃縵建議,讓先知以利沙醫治他的疾病,於是他就前往造訪先知。他照著以利沙的指示去做,結果,他原本感染大痲瘋的皮膚,變成了「好像小孩子的肉」(列王紀下5章14節)。得到醫治的乃縵,不論肉體和心靈都更勝從前。他痊癒之後,便宣告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上帝」(列王紀下5章15節)。經歷了神奇的醫治以後,他明白世上只有一位真神(哥林多前書8章6節)。

我們跟乃縵一樣,也可以從日常生活的各樣經歷中,學習許多有關上帝的重要功課。當我們領受從上帝所賜的福,就能明白祂的恩典和慈愛(馬太福音7章11節)。當我們忍受和熬過苦難的日子,就能看見上帝充足的供應和眷顧。只要認識上帝更多(彼得後書3章18節),我們的靈命定會更勝從前。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父啊,讓我在世的年日,
能認識祢更多。
使我內心越發讚美祢,
並渴望能更像祢。

認識上帝的功課,蘊藏在日常生活中。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3-4章;約翰一書5章


靈命日糧:真人棋子

讀經: 約翰一書4章7-12節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上帝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並且認識上帝。—約翰一書4章7節


西洋棋是古老的戰略遊戲,下棋的雙方先在棋盤上放置16枚棋子,而最終目標是要吃掉對方的國王。多年來,這遊戲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玩法,其中一個是真人版西洋棋,這是公元735年,由查理斯·馬特(Charles Martel)公爵發明的。馬特在巨型棋盤上以真人作為棋子,這些真人棋子身穿對應棋子身分的服裝,並隨著下棋者的指令在大棋盤上移動,他們被操控,直到下棋者達到目的為止。

我們是否偶爾也會玩這種真人西洋棋呢?有時候,我們會為了要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把別人當成了棋子。然而,聖經告訴我們,要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我們應該看所有人都是按上帝的形象所造的(創世記1章26節)。他們是上帝所愛的(約翰福音3章16節),同時也值得我們的愛。

使徒約翰寫道:「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上帝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並且認識上帝」(約翰一書4章7節)。因為上帝先愛我們,我們的回應就是去愛祂,也愛按祂形象所造的人。

— Bill Crowder

求主助我用祢眼光,
看待身邊所有的人;
賜我智慧力量行動,
讓人得見主愛多深。
Kurt DeHaan

我們要愛人,而不是利用人。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1-2章;約翰一書4章


靈命日糧:祂認識你

讀經: 路加福音19章1-10節


[耶穌]抬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路加福音19章5節


新學年開始,我們城市裡一間學校的校長,誓言要記住全校六百名學生的名字。若有人懷疑她的能力或決心,可以看看她過往的紀錄。去年,她記住了七百個學生的名字;前年,她記住了另一間學校四百個孩子的名字。試想,能夠得到校長認識,並且在打招呼時說出他們的名字,對這些學生有多大的意義。

當撒該和耶穌相遇時(路加福音19章1-10節),讓撒該驚喜的是耶穌認識他。那時,耶穌經過耶利哥城,這位名叫撒該的富有稅吏爬到樹上,為要看看耶穌。「耶穌到了那裡,抬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路加福音19章5節)。耶穌沒有不理睬撒該,也沒有說:「嘿,你!在樹上的那個。」而是叫出他的名字。從那一刻開始,撒該的生命改變了。

要是你覺得沒有人認識你,或是沒有人在乎你是誰,請別忘了耶穌。祂認識我們,知道我們的名字,也期待我們每個人來認識祂。我們的天父用慈愛的眼光看著我們,祂關心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

— David C. McCasland

天父,謝謝祢,因為我在祢眼中的價值,
不是以我做了什麼,乃是因為祢創造我。
幫助我以祢的眼光看待他人,
知道他們在祢眼中也是如此珍貴。

耶穌知道你的名字,也渴望你認識祂。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7-48章;約翰一書3章


靈命日糧:你在哪邊?

讀經: 詩篇73篇


我親近上帝是與我有益。—詩篇73篇28節


在美國內戰十分激烈時,林肯總統的一位幕僚說,他感謝上帝站在聯邦軍的這邊。林肯回答:「先生,我在乎的不是上帝是否站我們這邊。我最關心的是,我們是否站在上帝那邊,因為上帝永遠是對的。」

這對我們是極大的挑戰,因為我們常常假定上帝總是支持我們的計畫、觀點、決定和慾望。然而,林肯的回答提醒我們,即便是我們周詳的計畫,都未必能貼近上帝的心意。

在詩篇139篇中,我們從詩人的請求,可以看出他想站在上帝那邊,他寫道:「上帝啊,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篇139篇23-24節)。當我們效法詩人的榜樣「親近上帝」(詩篇73篇28節),我們就能肯定,自己是站在上帝那邊,因為聖靈會幫助我們,以上帝的眼光來衡量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因祂永遠正確。

讓我們捫心自問,自己是否與主站在同一邊呢?我們若站在祂那邊,就會向身邊的人反映出上帝的愛。我們會饒恕他人、公平待人,並且尋求和睦。上帝的方式總是最好的。

— Joe Stowell

天父,教導我們尋求祢的方式待人處事,
使我們處理重要事情時,知道如何站在祢那邊。
謝謝祢,當我們親近祢的時候,祢就親近我們,
且賜下智慧和明辨的能力。

當你親近上帝,你肯定是站在祂那邊。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5-46章;約翰一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