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上帝看見我們
![]()
讀經:
耶和華選召我,使我不跟從羊群,對我說:「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說預言。」—阿摩司書7章15節
在密西根州有140億棵樹,其中大部分看起來就只是普通的樹。但密西根州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尋找大樹」的比賽,要找出那些最老、最大,足以被封為活地標的大樹。這個比賽讓平凡的樹可以提升到另一個層次:每座森林裡都可能會有獲獎的大樹,等著被人們關注。
上帝則和多數人不同,祂總是關注平凡人,在乎遭忽視的人事物。在北國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統治期間,上帝差遣名叫阿摩司的普通人前往北國,呼籲百姓遠離惡事,尋求公義。阿摩司卻遭排擠,被禁止發聲。百姓輕蔑地說:「你這個先見,走吧!滾回猶大地去;⋯⋯在那裡你可以說預言」(阿摩司書7章12節,新譯本)。阿摩司說:「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門徒;我本是牧人,是修理桑樹的,但耶和華選召我,叫我不再跟隨羊群;祂對我說:『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說預言。』」(14-15節,同上)
在阿摩司還是個修剪桑樹的普通牧羊人時,上帝就已認識他、關注他。數百年後,耶穌也同樣注意到無花果樹底下的拿但業(約翰福音1章48節)和爬到桑樹上的撒該(路加福音19章4-5節),並呼召這兩個平凡人。不論我們覺得自己多不起眼,上帝都會看見和愛我們,使用你我完成祂的旨意。
— 平凱靈
上帝注意到每個人的存在,這如何彰顯祂的愛?
親愛的上帝,即使我被人忽視,感謝祢依然深愛著我。
靈命日糧 : 我們的故事
![]()
讀經:
願耶和華救贖的子民這樣稱謝祂。—詩篇107篇2節,新譯本
我打開回憶盒,拿出一個小小的銀色胸針,其大小與形狀和胎兒十週大時的腳掌一模一樣。我輕撫那十根小小的腳趾,想起我第一次懷孕就不幸流產,以及那些人說我其實很幸運,沒有懷孕很久才流產。我很傷心,因為我知道,寶寶的腳就跟他曾在我子宮裡跳動的心臟一樣真實。我要感謝上帝讓我不再憂鬱,並用我的故事去安慰那些因失去孩子而悲痛欲絕的人。在我流產二十多年後,我和丈夫將這個夭折的胎兒取名為凱,這個名字在某些語言中有「歡欣」的意思。雖然我想到夭折的孩子仍會心痛,但我要感謝上帝,因祂醫治我破碎的心,並用我的故事幫助別人。
撰寫詩篇107篇的詩人因上帝不變的特質而歡欣高歌:「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1節)詩人鼓勵「耶和華的贖民」講述他們的故事來讚美上帝(2節),並「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8節)。上帝賜人盼望,祂應許「使心裡渴慕的人得以知足,使心裡飢餓的人得飽美物」(9節)。
誰都無法避免悲傷或苦難,即使是基督用十架寶血買贖的人也是如此。然而,我們能經歷上帝的憐憫,也知道上帝會用我們的故事,引導別人看見祂的救贖大愛。
— 鄧書琪
祂如何用別人的故事來安慰你?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醫治我,
並用我的故事,讓人看見祢的救贖大愛。
靈命日糧 : 以溫柔回應
![]()
讀經:
[基督]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彼得前書2章23節
在卡羅萊納州夏日的艷陽下,喬治正忙著一項建築工程,這時一個住在附近的人走進了喬治正在施工的院子裡。這位鄰居顯然極度生氣,開始咒罵、批評與建築工程相關的每一件事和施工過程。喬治雖然受到言語攻擊,但卻默不作聲。等到這位怒氣沖沖的鄰居停止咆哮之後,喬治才心平氣和地說:「你今天一定很累,諸事不順,對嗎?」溫柔的語氣和態度讓這位橫眉豎眼的鄰居覺得羞愧,他的臉色緩和了下來,低著頭說:「我用這種態度跟你說話,真的很抱歉。」喬治的溫柔和仁慈平息了鄰居的怒氣。
遇到這種情況,有些時候我們會想要回擊,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喬治卻示範了如何以恩慈待人。這讓我聯想到,耶穌在承擔你我犯罪的後果時,完美地體現了這種恩慈,「祂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彼得前書2章23節)。
我們都有面臨被人誤解、被歪曲事實,甚或遭到攻擊的時刻。也許,我們會想要以同樣的方式回擊對方,但耶穌的心意是要我們心存恩慈,追求和睦並諒解對方。上帝今天就能讓我們滿有恩慈,也許祂可以使用你我,讓一整天都諸事不順的人得到祝福。
— 柯貝爾
對那些不友善的人,你要如何主動向他們表達善意?
慈愛的天父,請幫助我從祢那裡得著力量、
恩惠與智慧,好讓我能展現出耶穌的心。
靈命日糧 : 有上帝同在
![]()
讀經:
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民數記14章9節
當有人問我願不願意接受新的工作任務時,我很想拒絕。因我想到將面臨的挑戰,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應付。然而,當我禱告祈求,並從聖經以及主內弟兄姐妹那裡尋求引導時,我意識到上帝要我接受挑戰。透過聖經,我也確信上帝必會幫助我。於是,我接受了任務,但仍舊有些害怕。
我就像民數記13章所記載的以色列人和十個探子,畏畏縮縮,不敢前往佔領迦南地(27-29節、31-33節,14章1-4節)。他們也是看到了許多困難,不相信他們能打敗那片土地上高大強壯的人,征服他們堅固的城池。這十個探子說:「我們看自己好像是蚱蜢」(13章33節,新譯本)。因此以色列人埋怨說:「耶和華為什麼把我們領到這地來,死在刀劍之下呢?」(14章3節,同上)
然而,唯有迦勒和約書亞沒有忘記,上帝早已應許將迦南地賜給祂的子民(創世記17章8節;民數記13章2節)。他們從上帝的應許得到信心,在面對眼前的困難時,他們不忘記自己有上帝的同在與幫助。他們靠著上帝的大能、保護與資源去面對難關,而非憑自己的力量(民數記14章6-9節)。
上帝給我的任務並不容易,但祂幫助我完成任務。雖然上帝指派的任務難免會有困難,但我們能像迦勒和約書亞一樣迎接挑戰,因為知道「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9節)。
— 黃嘉仁
迦勒與約書亞的榜樣對你有何幫助?
親愛的上帝,請幫助我全心全意地跟隨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