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苦難

讀經: 哥林多後書12章7-10節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與其他的城市一樣,美國阿拉巴馬州的恩特普賴斯市也有一座著名的紀念碑。但這座紀念碑與眾不同,其塑像並不是紀念某位傑出的公民,而是紀念甲蟲的豐功偉業。在20世紀初,這種棉籽象鼻蟲從墨西哥進入美國南部。在短短的幾年內,牠們破壞了所有的棉花田,那是當地主要的收入來源。農民在絕望之餘,開始種植其他作物──花生。然而,此事也讓農民意識到,長期依賴單一作物是不智的,他們將這歸功於甲蟲,因甲蟲的侵害迫使他們採取作物多樣化,帶來經濟成長。

這棉籽象鼻蟲,就像是生命中突如其來的災難,破壞我們努力許久才得到的成就。這種破壞,無論是在經濟上、情緒上或是生理上,都相當可怕。我們會發現人生不再像從前一樣了。但如同恩特普賴斯市的人民所學到的,失去了舊的,才能得到新的契機。上帝或許會透過苦難使我們戒掉壞習慣或培養新的美德,正如主用保羅身上的刺,教導保羅體會祂的恩典(哥林多後書12章7-9節)。

與其努力保留那毫無助益的舊習慣,不如將每一個苦難視為是上帝要在我們身上培養新美德的機會。

— Julie Ackerman Link

聖徒飽受熬煉,疲憊不堪;
內心如刺穿透,痛苦難當;
但試煉和痛楚,絕不枉然;
必得寶貴益處,百倍報償。
Anon.

上帝常用苦難來塑造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6章 以弗所書1章


靈命日糧:最終團聚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 13-18節


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7節


我永遠無法忘記父親將要離世前,我們徹夜守在他的床邊,陪伴他度過進入永生前的最後幾天。直到如今,想起他過世的那一刻,我仍然感到悲傷。從小到大,父親總是在我的身邊。當我需要指引時,隨時都可以打電話給他。我們擁有許多一起釣魚的美好時光;我們一起談論上帝和聖經;我也常要求父親告訴我他年輕時在農場發生的趣事。

當父親嚥下最後一口氣,我才真正意識到人死不能復生。父親從這世上消失了,而我的心從此也缺了一塊。

然而,在失去親人的痛苦當中,上帝的話語填補了我心靈深處的空缺。使徒保羅教導我們當主耶穌再來的那日,那些逝去的人將要復活並且「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7節)。我非常嚮往那日的到來,不僅能與我父親再次相聚,更能與主耶穌同在直到永遠。

魯益師曾說:「基督徒是不需要永別的!」我熱切地盼望那最終的團聚。

— Joe Stowell

主啊!在失去至親的痛苦中,
提醒我們永恆榮耀的團聚正在等著我們。
求祢安慰我們,撫平我們的傷痛,
並使我們因期盼那日的到來而充滿喜樂!

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哥林多後書15章55節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4章 加拉太書6章


靈命日糧:信靠

讀經: 詩篇5篇


凡投靠祢的,願他們喜樂,時常歡呼,因為祢護庇他們。 —詩篇5篇11節


澳洲有一則新聞,報導了帕斯卡•霍諾爾(Pascale Honore)的故事。她是一名下半身癱瘓的婦人,在經歷18年受制於輪椅的生活之後,還能夠接受衝浪的挑戰,她是怎麼辦到的呢?

一位年輕的衝浪者泰倫•斯萬(Ty Swan),以膠帶將她綁在自己的背上。取得了重心的平衡之後,泰倫揹著她划入海洋,接著他們乘著風浪前進,帕斯卡因此體驗了衝浪的無比樂趣。這舉動需要極大的信任,因為當中可能會有所失誤。儘管冒著極大的風險,但帕斯卡對泰倫有足夠的信心,終於使自己美夢成真。

基督徒的生命也是這樣,我們活在危險的世界中,充滿無法預測的挑戰,以及無法察覺的危險。然而,我們可以滿懷喜樂,是因為我們認識那位大能的上帝,祂能帶領我們走過生命的狂風暴雨。詩人寫道:「凡投靠祢的,願他們喜樂,時常歡呼,因為祢護庇他們;又願那愛祢名的人都靠祢歡欣。」(詩篇5篇11節)

當面對生命極大的險境與挑戰時,因著對上帝的信靠,我們可以得著喜樂,祂的力量使我們得勝有餘。

— Bill Crowder

感謝主助我信靠祢,
祢是我救主良友,
我深信祢與我同在,
從今時直到永久。
Stead

將軟弱交給上帝,支取祂的力量,信心就愈加堅固。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2章 加拉太書5章


靈命日糧:有智慧

讀經: 箴言10章17-21節


禁止嘴唇是有智慧。 —箴言10章19節


許多年前,有位不知名的作家寫了一首衡量言語價值的短詩:

有智慧的老貓頭鷹,
穩穩地坐在橡樹梢。
看得越多,便說得越少,
說得越少,便聽得越好。
為何不學智慧老貓頭鷹?

言語的多寡與智慧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箴言10章19節說:「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

在某些場合,我們需要有智慧,曉得說適當的話,並且適可而止。憤怒的時候,小心說話尤其重要。雅各勸勉信徒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各書1章19節)。約束言語也是敬畏上帝的表現,所羅門王說:「上帝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語要寡少」(傳道書5章2節)。當他人哀痛的時候,我們靜默的陪伴,可能遠比滔滔不絕地表示同情更有幫助,正如約伯的朋友,「一個人也不向他說句話,因為他極其痛苦」(約伯記2章13節)。

雖然「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傳道書3章7節),但話說得愈少,會使我們聽得愈多。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求主賜我真智慧,
何時當說何時聽。
鼓勵關懷他人時,
猶如祢對我關愛。

無聲勝有聲,沉默是金。



全年讀經:
雅歌6-8章 加拉太書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