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溫柔關愛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7節


[我們]只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 —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7節


馬克斯經營了一個小農場,作為業餘愛好。最近,當他檢查所照料的母牛群時,竟然發現當中有頭新生的小牛犢。當他買下這些牛隻時,完全不知道其中有一頭懷孕的母牛;但令人難過的是,這頭母牛得了併發症,誕下小牛不久後就死了。於是馬克斯買了奶粉,用奶瓶哺乳小牛。「哦,小牛以為我是牠的母親呢!」馬克斯說。

馬克斯對小牛扮演了母親的角色。這個溫馨的故事,讓我想到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也把自己比擬為充滿關愛的母親,他說:「[我們]只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7節)

保羅以養育孩子的心態教導他人。他知道信徒需要「靈奶」使靈命成長(彼得前書2章2節),除此之外,對於保羅所關愛的信徒,他也特別關注他們的顧慮:「你們也曉得我們怎樣勸勉你們,安慰你們,囑咐你們各人,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一樣。要叫你們行事對得起⋯⋯上帝。」(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1-12節)

願我們以救主的溫柔關愛,彼此服事,並在屬靈的旅程上互相鼓勵(希伯來書10章24節)。

— Dennis Fisher

親愛主,當我服事他人,
幫助我能體貼且關愛。
並且助我溫柔地愛人,
一如祢對我溫柔關愛。

上帝將祂的愛注入我心,讓我能向他人流露。



全年讀經:
約伯記25-27章 使徒行傳12章


靈命日糧 :憂慮

讀經: 詩篇3篇


耶和華啊,我的敵人何其加增! —詩篇3篇1節


朋友交給我一杯裝著水的高腳玻璃杯,並要我握好。但我拿得越久就覺得越重,最後我的手酸了,只好把杯子放下。朋友告訴我說:「我學到了一個功課:憂慮就像是握著那個水杯,我為一些事情憂慮越久,我的恐懼就越大,最終將我壓倒。」

大衛王也曾經歷恐懼,他的世界被徹底地顛覆。他兒子押沙龍想篡奪王位,設計讓以色列人和軍隊轉而對自己效忠。當時,大衛不知道到底誰對他忠誠,誰是背叛他的,唯一的選擇似乎只有逃跑。他對僕人說:「要速速地去,恐怕[押沙龍]忽然來到,加害於我們。」(撒母耳記下15章14節)

大衛可能在逃亡中寫下這篇詩篇:「我用我的聲音求告耶和華,祂就從祂的聖山上應允我」(詩篇3篇4節)。在大衛恐懼時,他仰望耶和華,上帝也施恩讓大衛重得王位。

有許多的憂慮都能擊垮我們,然而,當我們將這些憂慮交託在上帝大能的手中,祂便會幫助我們度過這些試煉。

— Anne Cetas

感謝主,
祢讓我們不需被憂慮壓倒。
幫助我們將憂慮交託在祢手中,
使我們不致於懼怕面對明天。

上帝從未要我們背負憂慮這個重擔。



全年讀經:
約伯記22-24章 使徒行傳11章


靈命日糧:這是誰?

讀經: 馬太福音27章32-44節


我主耶穌基督⋯⋯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上帝的兒子。 —羅馬書1章3-4節


當凱莉在哈佛廣場訪問大學生對耶穌的看法時,有些人很尊敬耶穌,說祂是個「關心人們的人」,有人說:「祂聽起來像是個很酷的傢伙」。但也有人直截了當地拒絕:「祂只是一個普通人,我不認為祂是救主。」或是說:「我不接受任何宣稱『我是通往上帝的唯一道路』的信仰。」有些人認真思考耶穌是誰,有些人則拒絕祂。

在兩千年前,當耶穌面臨死亡時,許多人也對「祂是特別的人」這個想法嗤之以鼻。他們「在祂頭上安一個牌子,寫著祂的罪狀說:『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馬太福音27章37節)。那些懷疑祂能力的人說:「祢這拆毀聖殿,三日又建造起來的,可以救自己吧!」(40節)宗教領袖們甚至說:「祂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42節)

耶穌的死亡或許使祂看起來無能,但當我們讀整個故事時,我們看見祂是甘心樂意捨命。當祂從墳墓復活時,證明了自己是上帝的兒子,有無限的大能。讓我們體會祂死亡的意義和復活的大能。祂是救世主!

— Dave Branon

主從墳墓裡復活,
得勝一切仇敵與罪惡,
主耶穌復活,得勝黑暗君王,
從此永遠與聖徒一同做王。
Lowry

耶穌的復活戰勝死亡。



全年讀經:
約伯記20-21章 使徒行傳10章24-28節


靈命日糧:東山再起

讀經: 約翰一書1章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約翰一書1章9節


前美國橄欖球員查德·潘寧頓(Chad Pennington)曾經多次受傷,威脅他的職業生涯。其中兩次的嚴重受傷,使他必須忍受手術之苦、幾個月的物理治療,再加上好幾週的訓練,才能重新回到球場上。然而,每一回受傷後,他不僅回到球場上,表現更是超水準,這讓他被選為美國橄欖球聯盟的「年度東山再起獎」。潘寧頓的努力顯出他要回到球場上的決心。

就屬靈層面來說,當罪破壞了我們和上帝的關係,使我們無法服事時,光是決心並不能使我們與上帝恢復關係,繼續被祂使用。當我們因罪而無法服事時,認罪是使我們得復興的必經之路。「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章9節)

我們必須完全仰賴那位為我們犧牲自己的上帝,方能從屬靈挫敗中重新站立,並重獲盼望。那為我們受死的基督,以祂永恆的愛來愛我們,並在我們認罪時,以恩典回應我們。藉著認罪,上帝救贖的恩典將使我們東山再起,重新被主使用。

— Bill Crowder

像我這樣,無善可陳,
主竟為我,流血捨身;
得蒙選召,與祢親近,
真神羔羊,我來,我來。
Elliott

認罪就是得復興之道。



全年讀經:
約伯記17-19章 使徒行傳10章1-2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