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正直的心

讀經: 詩篇15篇


我的上帝啊,我知道祢察驗人心,喜悅正直。 —歷代志上29章17節


有一次,我在墓園看見一個古舊的墓碑,碑文寫著:「正直的人──霍爾蓋特」。

我對霍爾蓋特的生平一無所知,但是由精雕細鏤、裝飾華麗的墓碑來看,他生前一定相當富有。但無論他的一生成就何等非凡,後人僅以「正直的人」來紀念他。

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Diogenes)花了一生的時間探究正直,最終的結論是:正直的人是尋索不著的。其實在任何一個時代,都難以找到正直的人,但這品格卻又是非常重要的。誠實正直不是最好的策略,而是唯一的策略,同時也是與上帝同行之人的生命標記。大衛寫道:「耶和華啊……誰能住在祢的聖山?就是行為正直……的人。」(詩篇15篇1-2節)

我捫心自問:我是個值得信賴的人嗎?我是否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正直無偽?我所說的話是否合乎事實?是否以愛心說誠實話?還是掩蓋事實?或是誇大其辭?若是如此,我可以用全然的信心向上帝祈求饒恕;懇求祂賜予我良善誠實的心,讓誠實成為我不可缺少的人格特質。我深信那位信實的上帝在我心中動了善工,祂必成就這事。

— David H. Roper

願主賜我誠實正直,

於我一切所言所行,

並賜我恩典與力量,

每天單單為主而活。

Fitzhugh

要活出這樣的生命:當世人想到正直和誠信,就想起你。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1-2章 約翰福音19章23-42節


靈命日糧:榮耀之冠

讀經: 約翰福音19章1-8節


兵丁用荊棘編做冠冕戴在祂頭上。 —約翰福音19章2節


英國的皇室珠寶被存放在戒備森嚴的倫敦塔中,並且有警衛二十四小時輪流看守。每年都有數百萬人次造訪這個珠寶展示區,並對這些奢華的寶物讚嘆不已。皇室珠寶象徵的是王國的權勢,以及那些王公貴族的聲望和地位。

華麗璀璨的皇冠是皇室珠寶的其中一部分。因著不同的場合和使用者的身分,這些皇冠可分為三種類型:加冕皇冠是君王在被立為王時戴上的;帝冠(小冠冕)是在平時參加的各種場合戴的;后冠則是當權國王的皇后所佩戴的。

我們在天上的君王,是最配得至高冠冕和最大尊榮的,但祂卻戴上了一頂非常不同的皇冠。耶穌在被釘十架前飽受羞辱和痛苦折磨,「兵丁用荊棘編做冠冕戴在祂頭上,給祂穿上紫袍」(約翰福音19章2節)。在那一天,本是尊貴和榮譽象徵的皇冠,成了嘲諷和憎恨的工具。然而,我們的救主卻願意為我們戴上那頂冠冕,承擔我們的罪和恥辱。

配得最尊貴冠冕的上帝,為了我們戴上最卑劣的荊棘冠冕。

— Bill Crowder

快來擁戴為王,
獨一生命之王;
萬邦民眾都蒙救贖,
因祂消滅死亡。
Bridges/Thring

沒有十架,就沒有冠冕。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4-36章 約翰福音19章1-22節


靈命日糧:慷慨的上帝

讀經: 以弗所書3章14-21節


上帝能……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以弗所書3章20節


幾年前,當我們一家住在芝加哥時,有很多好處。例如,幾間似乎有意一較高低的好餐廳,不只是食物美味更是分量充足。有一間義大利餐館的分量超大,我跟太太各自點了半份喜歡的義大利麵還吃不完,剩下的還夠帶回家當隔天的晚餐!這麼慷慨的分量,讓我們覺得彷彿是在祖母家裡,享受她用愛灌注的豐盛佳餚。

當我讀到天父將祂豐盛的恩典充充足足地賞賜給我們(以弗所書1章7-8節),並且祂能「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3章20節),我也深深感到一種滿溢的愛。我感到很慶幸,因為我們的上帝不是個小氣、吝嗇賜恩的上帝。相反地,祂是那位對浪子寬宏大量的上帝(路加福音15章),並且祂天天「以仁愛和慈悲」為我們的冠冕(詩篇103篇4節)。

有時候,我們會認為上帝沒有照我們的心意供應我們。但即使上帝什麼都不給我們,光是赦免我們的罪,並向我們應許美好的天家,就已經對我們夠大方了!所以,現在就因我們慷慨的上帝而歡欣吧!

— Joe Stowell

主啊,求祢時時提醒我,
祢一直都對我極其慷慨與寬容。
幫助我對周遭的人也如此慷慨與寬容,
以致他們能認識祢且也因祢歡欣。

讚美真神萬福之源!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2-33章 約翰福音18章19-40節


靈命日糧 :牙痛的教訓

讀經: 希伯來書12章3-11節


你們所忍受的,是上帝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 —希伯來書12章7節


魯益師(C. S. Lewis)在他的經典著作《返璞歸真》中寫道:「我幼時常患牙痛,要是告訴我母親,她會給我一點止痛藥,讓我當晚可以安穩睡覺。可是我常常沒有馬上去找母親,總是要等到疼痛難忍時才去告訴她。……因為我知道她除了給我止痛,第二天一早還會帶我去看牙醫。……我要牙痛立刻停止,可是想要止痛就不得不看牙醫,一勞永逸地把牙齒治好。」

同樣地,當我們有困難或倍受困擾時,可能不會每次都馬上尋求上帝。當然,我們知道祂可以立即舒緩我們的痛苦,但我們也知道祂更關切的是處理我們問題的根源。我們也許會害怕祂揭露我們尚未預備好去處理,或不願意去面對的問題。

在這種時刻,我們當提醒自己,上帝「待[我們]如同待兒子」(希伯來書12章7節)。祂的管教也許令人痛苦,卻是明智的,且祂的雙手充滿慈愛。祂愛我們,以致不忍心看我們依然故我;祂希望我們能愈來愈像祂愛子耶穌的樣式(羅馬書8章29節)。當全然相信上帝慈愛的旨意,勝於我們恐懼的情緒。

— Poh Fang Chia

主,感謝祢顯露我隱而未現的過犯,
是因為祢待我如同愛子。
幫助我降服於祢的潔淨工作,
直到我的身上顯出耶穌的美好。

上帝管教的手是慈愛的手。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0-31章 約翰福音18章1-1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