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心之所願

讀經: 詩篇73篇1-3,21-28節


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 —詩篇73篇25節


我的朋友瑪麗告訴我,在教會敬拜中,有時她沒有開口唱某些歌詞。她說:「如果我一邊唱『我只渴慕耶穌』,心中卻渴望很多其他的東西,好像不太誠實。」我很欣賞她如此坦白。

從詩篇73篇25節看來,亞薩似乎是個屬靈且只渴慕上帝的人。他說:「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但他在這篇詩一開始卻不是這樣說的。起初,他承認自己也想要周遭的人所擁有的富裕:「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3節)。然而,當他親近上帝時,便意識到自己所懷的不平是愚昧無知的(21-22、28節)。

即使我們認識上帝,也常會因為他人得享財富和安逸而心煩意亂。魯益師曾寫道:「其實對上帝來說,我們心中的想望並非太強,而是太弱……我們太容易被(不足以與上帝相比的事情)取悅。」

有時,心中的想望會使我們分心,無法專注於上帝至好的福分,那麼我們從這篇詩中可以學習到什麼呢?這樣說吧!我們知道即使有時我們會禁不住嫉妒他人所擁有的,上帝卻仍然引導我們,將我們的目光再次轉向祂。讓我們與詩人一樣說,祂「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26節)。

— Anne Cetas

主,我們真心相信祢是我們滿足的源頭。
但我們既軟弱又有罪,
而且容易分心,忽略祢至好的福分。
求祢教導我們如何親近祢,讓祢常與我們同在。

每日吸取上帝的智慧,可以消除心中的不平。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8-29章 約翰福音17章


靈命日糧 :重大決定

讀經: 約書亞記24章2,13-18節


你們……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約書亞記24章15節


最近,我問姐姐瑪麗安是否還記得我們什麼時候搬進老家。她答道:「你當時差不多九個月大,我還記得爸爸媽媽一邊熬夜打包、裝箱,一邊聆聽收音機。那天是1944年6月6日,他們聽的正是諾曼地戰役的實況報導。」

今天是二戰諾曼地登陸70週年紀念日,也就是著名的D日。在軍事用語中,D日表示開始行動的那一日。隨著時代的演進,如今D日也意指作出生命重大決定或承諾的時刻。

以色列人的領袖約書亞,在年邁的時候向百姓提出挑戰,要他們作出生命的重大決定。他們經過多年的征戰,得到了上帝所賜的應許之地,約書亞勸百姓忠心地服事那位自始至終對他們信實的上帝(約書亞記24章)。他說:「你們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15節)

當我們決定跟隨救主的那一天,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轉捩點。此後的每一天,我們可以歡喜快樂地重申我們事奉祂的承諾。

— David C. McCasland

主,每天可以向祢說「我願意」是何等殊榮。
謝謝祢願意愛我、赦免我。
求祢引導我今天的每一個決定,
並幫助我能忠心地事奉祢。

選擇跟隨耶穌是我們人生最重大的決定。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5-27章 約翰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擴大視野

讀經: 申命記32章7-12節


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這樣,耶和華獨自引導[雅各]。 —申命記32章 11-12節


這三個月以來,我真是坐在最佳觀眾席上,或說擁有鳥瞰視野,得以欣賞上帝令人驚嘆的傑作。在諾福克植物園裡,園工在28公尺高的地方安裝了一台網路攝影機,用來觀察禿鷹巢穴的一舉一動,人們也可以從網路觀賞。

小禿鷹從蛋裡孵出以後,禿鷹爸爸和媽媽就開始照料下一代,輪流出外覓食、守護鳥巢。但是這些伸著嘴巴的小禿鷹看起來還像毛球時,有一天,牠們的父母卻雙雙不見了蹤影,我不禁擔心牠們可能遭遇不測。

我的擔憂是多餘的。當工作人員擴大攝影機的拍攝角度後,我就看見禿鷹媽媽棲息在鄰近的樹枝上。

這個擴大角度所拍攝到的鏡頭,讓我想到有許多時候,我擔心上帝離棄了我。這個從維吉尼亞森林高處鳥瞰的畫面,讓我明白自己的眼光有限,只能看見全景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摩西也用老鷹的形象來描述上帝,老鷹怎麼揹著牠的幼鷹,上帝也同樣這樣揹著祂的百姓(申命記32章11-12節)。不管環境如何,上帝「離我們各人不遠」(使徒行傳17章27節),甚至當我們感到被遺棄時,這個事實也不改變。

— Julie Ackerman Link

主翅膀下,我今可安然居住,
夜色雖深沉兼狂風暴雨;
我要信靠祂,深知祂必眷顧,
已蒙祂救贖,我是祂兒女。
Cushing

有主看顧便不怕危機四伏。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3-24章 約翰福音15章


靈命日糧 :食宿兼具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11節


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 —約翰福音14章2節


最近,我和妻子去了英國旅行,我們到斯特拉福參觀了安妮·海瑟薇居住過的農舍。這間房子已有超過四百年的歷史,莎士比亞的妻子安妮·海瑟薇童年時,曾和家人住在那裡。

導遊特別要我們注意農舍裡的一張餐桌。這張餐桌有著寬大的桌板,一邊用來吃飯,另一邊則用來切菜。在英國社會的文化中,「桌板」(board)這個字也用來表達多種不同的意思,包括食物、居住、誠實、權威等。一間旅店如果提供「房間和桌板」,代表的是包含住宿和膳食;如果顧客在小酒館玩牌,他們需要把手放在「桌板」之上,確保他們沒有作弊;在家裡,父親會坐在桌板前端特別的椅子上,是為首席,表示他是家中地位最尊貴的人,而會議或董事會的主席也是坐在桌板的前端。

當我想到這些,我就想起耶穌也供應我們的住宿和膳食。祂是我們靈命養分的來源(約翰福音6章35、54節);祂給我們力量活出正直且完全的生命(14章21節);祂是我們慈愛的主(腓立比書2章11節);祂此刻還為我們預備永恆的家,因祂應許我們:「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約翰福音14章2節,也參見14章1-4、23節)。祂的恩典為我們預備了永恆的住宿和膳食。

— Dennis Fisher

祢赦免我罪過,賜永遠安寧,
祢常與我同在,安慰引領;
今賜我力量,明天的盼望,
從天降下恩典,福樂無窮。
Chisholm

基督能滿足我們此刻和永恆的需要。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1-22章 約翰福音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