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第一印象

讀經: 撒母耳記上16章1-7節


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有一天我去購買生活用品時,被人誤認為小偷,卻又被另一人誤為英雄。

當我正要離開超級市場時,一位雇員攔住我說:「先生,對不起,推車上有許多的物品,沒裝在超市的袋子裡。」顯然,他誤以為我順手牽羊。但是,當他看到那些物品大到無法放進袋子時,立刻向我道歉,讓我離去。

走到停車場時,一名婦人看到我頭戴著繡了金邊的運動帽,誤以為是軍帽,就對我說:「感謝你保家衛國!」然後便走開了。

超市雇員和停車場的婦人都草率地對我下結論,可見我們很容易憑第一印象來判斷人。

當撒母耳從耶西的眾子中揀選下一任以色列國王時,也憑第一印象來判斷。但是,上帝不揀選年長的眾子,聖靈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撒母耳記上16章7節)。上帝揀選了耶西的幼子大衛,雖然他看起來最不像國王。

上帝能幫助我們透過祂的眼光來看人,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7節)。

— Dennis Fisher

我們憑信心的眼光,
透過每天相會的人,
看見上帝施恩的手,
施與每位遇見的人。
D. DeHaan

第一印象往往讓我們做出錯誤判斷。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5-36章 彼得後書1章


靈命日糧:享受資財

讀經: 傳道書5章13-20節


上帝賜人資財⋯⋯,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上帝的恩賜。 —傳道書5章19節


作者韋約翰(John White)在所著的《親眼見袮》(Daring To Draw Near)一書中,敘述幾年前上帝讓他買到一棟設備齊全的豪華家園,為此他是喜憂參半。

當他想到這房子是上帝的美好恩賜,就滿心歡喜與感恩。若與朋友的房子比較,他會因擁有美宅而感到自豪。但一轉念,他的喜樂消失無蹤,因為,這房子其實是個重擔,有許多圍籬與樹木需要照顧,還有無止盡的瑣碎雜事。韋約翰說:「當虛榮蒙蔽雙眼、重壓心頭時,惟有感恩能清澈眼目,減輕重軛。」

傳道書的作者指出,人們之所以能享受資財,都是上帝的恩賜。能夠享用勞碌得來的成果,能取得自己當得的報酬,在勞碌中喜樂,都是上帝的恩典(5章18-19節)。

上帝是那位創始成終者,祂不斷賜下生活一切所需用的。我們本不配得,雖然祂不欠我們什麼,但祂樂意賜給我們一切,所以我們不需要因擁有而愧疚,或覺得自己很自私,只要記得萬物都是從上帝而來的,並以感恩的心來領受。

— Dennis J. DeHaan

珍貴恩賜累千萬,
日獻感恩傾心意;
歡欣鼓舞心悸動,
品嘗主恩樂滿懷。
Addison

主已厚賜我們百物,當求祂再賜感恩的心。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3-34章 彼得前書5章


靈命日糧:泉源之地

讀經: 詩篇42篇1-5節


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約翰福音4章14節


東非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而當中一個城市的名字「奈洛比」(Nairobi)在這地區內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這名字是由當地馬賽族的話而來,意思是「冰涼的水」,字譯是「泉源之地」。

縱觀歷史,人文發展以及文明都是與水的存在息息相關。不論住在乾旱之地或雨林,水都是人們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乾旱不毛之地,知道從何處找到水源,是決定生死的關鍵。

水也是我們屬靈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耶穌在井旁遇到一名心靈乾渴的婦人,就宣稱惟有祂能賜下活水。祂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4章14節)

正如詩篇42篇1-2節描述的鹿切慕溪水,我們的心渴想並切慕上帝(詩篇63篇1節)。只有耶穌基督能夠供應我們急切的需要,祂是活水的泉源,能甦醒我們的心靈。

— Bill Crowder

活水的江河,
湧流的活泉,
從救主流下,
直湧入我心。
Wood

耶穌是活水泉源。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0-32章 彼得前書4章


靈命日糧:真愛

讀經: 哥林多前書13章1-8節


(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哥林多前書13章7-8節


幾年前,朋友貝絲的母親得了老年痴呆症。從此,她為了照顧母親被迫作出一些艱難的決定。當她看到昔日活力充沛、樂觀風趣的母親日漸衰殘,尤感心碎。在這過程中,她學到付出真愛並非是容易或舒適的事。

去年,她母親在醫院住了幾天,貝絲寫了如下的感受,寄給一些朋友。「儘管母親的狀況每況愈下,我仍然為這段與母親同行的歲月而感恩。在那記憶衰退、困惑混亂和全然無助的背後,是一位熱愛生命、心靈平靜的美麗靈魂。在學習真愛的過程中我收獲良多,雖然這段旅程並非我所求,一路上也伴隨著眼淚與心痛,我仍視為無價之寶。」

聖經提醒我們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書13章4-7節)

真愛是從上帝而來,祂賜下獨生愛子,為我們捨命。我們也當效法基督的榜樣,向人彰顯祂的愛(約翰一書3章16-18節)。

— Cindy Hess Kasper

懇求主教我真愛,
充滿主溫柔憐憫;
樂意奉獻我所有,
甘願捨己為主活。
Peterson

為主付出真愛,助人不求回報。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7-29章 彼得前書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