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樂於事奉

讀經:

以弗所書4章11-16節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以弗所書4章15節


安德魯.卡德(Andrew Card)曾是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白宮幕僚長。在一次採訪中,他談到自己在白宮扮演的角色:「每個工作人員的辦公室裡都掛著一幅裱框的使命宣言:『我們樂於為總統服務,聽候差遣。』但我們為總統服務,並不是為了取悅或贏得總統的歡心。相反地,我們的職責是告訴總統他所需要知道的資訊,好讓他能完成他的工作。」美國總統的工作就是治理美利堅合眾國。

很多時候,我們在生活中擔任的角色和人際關係中,也會落入取悅他人的模式,而不是照使徒保羅所教導的,在合一中互相造就、彼此建立。在以弗所書4章,他寫道:「[基督]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11-13節)。在15到16節,保羅雖然沒有直接指出我們取悅他人的傾向,但強調運用這些恩賜時要「用愛心說誠實話」,好讓「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作為基督徒,我們服事人是為了要建立他們,並完成上帝的旨意。我們這樣的服事,不一定會討別人的喜悅,但卻會討上帝的喜悅,因為祂透過我們動工,在祂的教會中建立合一。

— 莫麗莎

你的事奉是為了討誰的喜悅?
上帝至高的同在如何引導你的言語?

親愛的上帝,我要討祢的喜悅,
求祢幫助我能憑著愛心向主內弟兄姐妹說誠實話。

上帝賜下的恩典是如此多樣、廣泛和豐富,祂用許多管道和各樣恩賜幫助我們在基督裡長大成熟。
全年讀經:



靈命日糧 : 與你何干?

讀經: 約翰福音21章15-22節


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約翰福音21章22節


「為什麼妳給我的是草莓棒棒糖,卻給她葡萄棒棒糖呢?」我六歲大的姪女問道。我的姪兒和姪女早就讓我明白,孩子們經常會把自己擁有的與別人的作比較。這意味著,身為疼愛他們的阿姨,我最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有時候,我也會把上帝賜給我的與祂賜給別人的作比較。我會問上帝:「為什麼給我這個,給她那個?」這個疑問使我想起,西門彼得在加利利海邊也這麼問耶穌。那時,耶穌剛重建彼得的信心和赦免他先前否認主,還指出彼得將會為榮耀上帝而殉道,並邀請彼得來跟隨祂(約翰福音21章15-19節)。但彼得沒有回應這個邀請,反而問道:「主啊,[約翰]將來如何?」(21節)

耶穌回答彼得:「與你何干?」又說「你跟從我吧!」(22節)我相信耶穌也會對我們這麼說。當祂已經為我們指明人生的方向時,祂要我們信靠祂。我們不應把自己的道路跟別人的道路作比較,而是要單單跟隨耶穌。

接下來的三十多年,使徒彼得一直跟隨上帝,是初代教會一位勇敢的領袖。歷史文件也有記載,彼得在面對邪惡的羅馬皇帝尼祿的時候,毫不畏懼地安然赴死、從容就義。願我們也能堅信不疑地跟隨上帝,全然相信祂的愛與帶領。

— 黃嘉仁

你何時曾把自己的境遇跟別人的作比較?
你能以哪些實際的方式來跟隨上帝?

親愛的耶穌,請幫助我信靠祢、跟隨祢。



全年讀經:
約伯記17-19章;使徒行傳10章1-23節


靈命日糧 : 你是被愛的

讀經: 申命記33章1-5、12節


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同耶和華安然居住。—申命記33章12節


為了表達自己的哀傷,小女孩艾莉在一塊木板上寫了這些話:「坦白說,我很難過。沒有人想跟我玩,我還失去了唯一會聽我說話的人。我每天都在哭泣。」然後,她將這塊木板放在公園裡。

有人在公園裡看見這塊木板,就把粉筆放在木板旁邊,讓人們把想要對艾莉說的話寫下來。附近一所學校的學生們寫了許多鼓勵的話:「我們愛妳。」「上帝愛妳。」「妳是被愛的。」這所學校的校長說:「這是我們能伸出援手的一個小舉動,也許能幫她填滿內心的空虛。艾莉道出所有人的心聲,因為在某些時候,我們都曾經(或將要)經歷憂傷與苦難。」

「你是被愛的」這句話讓我想起摩西在離世前,對以色列便雅憫支派的美好祝福:「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同耶和華安然居住」(申命記33章12節)。摩西是上帝賦予能力的領袖,他戰勝仇敵、領受十誡、敦促百姓跟隨上帝,還說他們是上帝所愛的。我們也是上帝所愛的,正如聖經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約翰福音3章16節)。

每個基督徒都是被上帝所愛的,當上帝幫助我們確信這一事實的時候,我們就能像艾莉的新朋友們那樣去關愛別人。

— 施安妮

你要如何學習相信上帝確實愛你?
你將如何與人分享這份愛?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能確信祢深愛著我,並將祢的愛傳遞給我周遭的人。



全年讀經:
約伯記14-16章;使徒行傳9章22-43節


靈命日糧 : 未來充滿盼望

讀經: 以賽亞書41章17-20節


我要使沙漠變為水池,使乾地變為湧泉。—以賽亞書41章18節


美國新奧爾良市在2005年經歷卡崔娜颶風的重創後,開始了緩慢的重建。下九區是受創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在遭遇浩劫後的近十年間,當地居民一直無法獲得基本物資。於是當地居民伯內爾.科特隆(Burnell Cotlon)決定改變這種狀況。2014年11月,他在下九區開了災後的第一間雜貨店。科特隆回憶道:「當我買下這棟房子,大家都覺得我瘋了!但第一位顧客卻激動落淚,因她從沒想過這個社區還能重新建立起來。」科特隆的母親說,她兒子看到了她沒有看到的,很欣慰兒子能把握這次的機會。

上帝使先知以賽亞在面對災難、絕望的處境中,看到了意想不到、充滿盼望的未來。上帝看見「困苦貧窮人尋找水,卻尋不著」(以賽亞書41章17節,和合本修訂版),就應許「要使沙漠變為水池,使乾地變為湧泉」(18節)。當上帝的百姓不再飢渴,而是再次經歷繁榮昌盛的時候,他們就會知道「這是耶和華的手所做的」(20節)。

直到如今,上帝仍是使萬物更新的主宰,在祂為你我預備的未來,被造的萬物都得釋放,不再被捆綁(羅馬書8章21節)。當我們相信上帝的美善時,祂會幫助我們看到充滿盼望的未來。

— 白茉妮

你何時曾親眼目睹災後重建的景況?
你如何參與上帝使萬物復興的工作?

上帝啊,祢能使萬物更新,請幫助我活出生命的見證,讓人知道在祢裡面可以得到盼望和美好的未來。



全年讀經:
約伯記11-13章;使徒行傳9章1-2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