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朝聖之旅

讀經: 希伯來書11章13-16節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希伯來書11章16節


每年有超過兩億不同信仰的人參與朝聖。從古至今,對許多人來說,朝聖者的任務是前往某個聖地接受祝福。朝聖者的目的地不外是廟宇、大教堂、神社,或其他可以求得祝福的地方。

但英國凱爾特族的基督徒對「朝聖」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的朝聖是在荒野漫遊,或是在海上漂流,隨遇而安。對他們而言,朝聖就是在陌生的環境中學習信靠上帝,若有任何的祝福,都是在朝聖的旅途中得到,而無需到達某個特定的地點。

希伯來書11章對凱爾特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經文。因為在基督裡的生活,就是拋開世俗的生活方式,像異鄉人一樣長途跋涉進入上帝的聖城(13-16節),這樣的人生旅程就有如朝聖之旅。朝聖者在艱難、杳無人跡的路途中倚靠上帝,相信上帝的供應,從而使自己能像古時的信心偉人那樣信靠上帝(1-12節)。

這實在是寶貴的一課,或許我們並非真的去某個地方朝聖,但對基督徒來說,人生旅程就是邁向上帝天國的朝聖之旅,處處是黑暗的森林、無路的絕境,以及許多磨難。在我們的朝聖之旅中,願我們都不會錯失上帝的供應所帶來的祝福。

— 霍薛頓

在人生旅途中,你要如何敞開接受上帝諸多的恩惠?
你要如何提醒自己,這個世界並不是你真正的家?

親愛的上帝,祢讓我經歷生活中的種種考驗,感謝祢讓我明白,這些都是祢使我信心增長的機會。



全年讀經:
約伯記8-10章;使徒行傳8章26-40節


靈命日糧 : 互相學習

讀經: 路得記2章11-12節,3章1-6節


自從妳丈夫死後,凡妳向婆婆所行的,……這些事人全都告訴我了。—路得記2章11節


早在人們用Zoom視訊會議平台進行通訊的好幾年前,一位朋友就要我用視訊與她討論一個項目。從我發給她電子郵件的語氣中,她察覺到我不知道如何進行視訊會議。於是,她建議我去找一個青少年來幫忙,好讓我弄清楚要如何設置視訊通話的平台。

她的建議指出跨世代之間建立關係的重要性,從路得和拿俄米之間的互動,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點。路得常被人讚揚是個忠誠的媳婦,因她決定離開自己的家鄉,陪同拿俄米返回伯利恆(路得記1章16-17節)。她們到了伯利恆之後,路得對拿俄米說:「容我往田間去,……拾取麥穗」(2章2節)。一開始是路得照顧拿俄米,後來是拿俄米促成路得嫁給波阿斯。路得照著拿俄米所說的去做,促使波阿斯採取行動,贖回逝世親屬的產業,並娶路得為妻(4章9-10節)。

我們當然應該重視那些給年輕一代的忠告,因這些都是老一輩人的經驗和智慧。但路得和拿俄米提醒我們,這種交流可以是雙向的。不管是比我們年輕或年長的人,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讓我們努力建立起滿有愛心又忠誠的跨世代關係,這將會使我們和他人都蒙祝福,並幫助我們學習新的事物。

— 潘愷蘭

你曾經從比你年輕的人身上學到什麼?
今天你要如何跟另一代的人溝通互動?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賜給年輕人和年長者智慧,求祢教導我能看重不同代之間的交流。



全年讀經:
約伯記5-7章;使徒行傳8章1-25節


靈命日糧 : 謙卑服事

讀經: 以弗所書1章15-23節


為你們不住地感謝上帝,禱告的時候,常提到你們。—以弗所書1章16節


誰也沒想到佃農卓恩能有什麼作為,因為他的視力很差,而且還有其他方面的疾病。但他在無數個因疼痛而難以入睡的夜晚,竭力為他居住的挪威小村莊裡的每個家庭禱告。在禱告中,他會為每個家庭的成員逐個提名祈求,甚至包括那些素未謀面的孩子們。村民們都喜歡他溫和的性格,也會來尋求他明智的看法和建議。即使卓恩無法提供實際的幫助,人們在離開卓恩家的時候,都會因他的關懷而備受祝福。儘管在那個村莊裡,卓恩舉目無親,但在他離世時,人們為他舉辦了當地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的葬禮。他的禱告結出許多美好的果實,超乎他的想像。

謙卑的卓恩效法使徒保羅的榜樣。保羅愛他所服事的人,並在自己被囚期間為他們禱告。當保羅寫信給以弗所的信徒時,他應該是被監禁於羅馬,但他祈求上帝賜給這些信徒「智慧和啟示的靈」,並「照明」他們心中的眼睛(以弗所書1章17-18節)。保羅期望他們能認識耶穌,並透過聖靈的大能活出愛與合一。

卓恩和使徒保羅向上帝傾訴,藉著禱告將他們所愛的人、所服事的人交託給上帝。願我們能以他們為榜樣,想想今天要如何去關愛和服事他人。

— 潘艾梅

你知道誰是溫柔的禱告勇士?
他如何反映了基督的心?

耶穌,祢服事人,並以他們的需求為優先。請幫助我每天都能愛祢、喜樂地服事祢。



全年讀經:
約伯記3-4章;使徒行傳7章44-60節


靈命日糧 : 敬畏上帝

讀經: 出埃及記20章18-21節


不要懼怕,因為上帝降臨是要試驗你們,叫你們時常敬畏祂。—出埃及記20章20節


恐懼症的定義是對某些事物或情境產生「非理性的恐懼」,就像蜘蛛恐懼症是對蜘蛛產生恐懼(或許有人會爭論,這是一個完全合理的恐懼!)。此外,還有氣球恐懼症和巧克力恐懼症。這些恐懼症和其他大約四百種恐懼症,都是真實存在且有據可查。如此看來,我們對任何事物都可能感到害怕恐懼。

出埃及記講述以色列民帶著恐懼領受十誡,「眾百姓見雷轟、閃電、⋯⋯就都發顫」(20章18節)。摩西安慰他們說:「不要懼怕,因為上帝降臨是要試驗你們,叫你們時常敬畏祂」(20節)。這句話似乎有些自相矛盾,摩西說「不要懼怕」,又說要「敬畏」。但事實上,希伯來文中的「懼怕」一詞,至少包含兩個意思:對某件事物感到恐懼、顫慄,或是對上帝肅然起敬。

當我們知道有氣球恐懼症和巧克力恐懼症時,可能會覺得很好笑,但其實我們要正視恐懼症,因為我們可能會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害怕。恐懼會像蜘蛛一樣悄悄爬進我們的生活,這世界可能就成為令人恐懼的地方。當我們飽受驚嚇又深受恐懼症所苦的時候,須謹記我們的上帝是令人敬畏的上帝,即使在黑暗中,我們仍能因祂的同在而享有平安和穩妥。

— 畢愷騰

在你的生活中什麼會令你感到害怕?
上帝的愛如何幫助你克服這些恐懼?

親愛的上帝,我對很多事情都感到害怕,求祢使我的心平靜安穩,幫助我全然信靠祢的愛。



全年讀經:
約伯記1-2章;使徒行傳7章22-4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