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渴慕成長


讀經: 彼得前書1章22節


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 —彼得前書2章2節


在2010年的一部記錄片「寶寶」,記錄了四名嬰兒的成長故事,他們來自截然不同的環境,包括了奈米比亞、蒙古、東京和舊金山。片中沒有任何成年人的旁白或對話,只有嬰孩發出的各種聲音,探索他們誕生的世界。開心時寶寶們會咕咕叫、呵呵笑;疼痛或肚子餓了寶寶們會哇哇哭;還有,你會發現寶寶們都喜愛喝奶!這部紀錄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看著小嬰兒漸漸長大的過程。

正如小寶寶急切想喝奶一樣,基督徒也應該渴慕飲用那有助於靈命成長的「純淨的靈奶」。使徒彼得說:「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彼得前書2章2節)。彼得用這段話勉勵一群因為遭受逼迫而各散東西的基督跟隨者,勸誡他們放下彼此間的憤怒、嫉妒,除去言行不一致的虛假面貌(1節),並「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彼得前書2章2節)

主邀請我們從祂豐盛的供應裡汲取所需的一切,祂喜悅見到祂的兒女逐漸成長。

— David C. McCasland

主啊,願我更像祢,
幫助我對祢的話語有熱切的渴慕,
幫助我靈命成長,
言行更像祢。

愈探索上帝的話語,我們的生命就愈成熟。



全年讀經:
詩篇148-150篇 哥林多前書15章29-58節


靈命日糧:近乎滿足?


讀經: 提摩太前書6章6-12節


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主曾說: 「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希伯來書13章5節


午餐後,我走到餐廳的停車場,看見一輛小貨車超速行駛,橫衝直撞。看到司機魯莽的行為,我注意到他前面車牌上寫的字:「近乎滿足」。在思考過這幾個字所要表達的意思及心態後,我覺得「近乎滿足」的概念並不能成立。我們要不就是知足,要不就是不滿足。

顯然,知足是一件難事。我們所處的世界,不斷助長我們的慾望,以至再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滿足我們,但這都是老生常談了。針對這個問題,希伯來書提到:「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13章5節)。對於「難以知足」的心,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在永生上帝的同在中找到滿足。唯有祂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祂所賜給我們的平安和滿足,是世上的一切無法帶給我們的。

近乎滿足?沒有這樣的事情。只有在基督裡我們才能認識到真正的滿足。

— Bill Crowder

患難中祂與我同在,

恩典中我心得滿足;

當試煉驟然臨我身,

快奔到寧靜禱告處。

Dunlop

慾壑難填,知足常樂。



全年讀經:
詩篇146-147篇 哥林多前書15章1-28節


靈命日糧:特別的 一天


讀經: 路加福音11章1-4節


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 —詩篇118篇24節


9月4日這一天有什麼特別嗎?這天或許是你的生日或週年紀念日,因此變得與眾不同。不然你可以紀念在這天發生的歷史事蹟。例如,626年的這一天,唐朝李世民即位,開始了23年的貞觀之治。或在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取得了膠卷式相機的專利,並註冊柯達的商標。假如你是網路迷,可以歡慶由美國兩名史丹福大學的學生開發的谷歌搜索器,於1998年的這一天誕生,為網路世界掀開新的一頁。

如果上述事件都不足以使你的9月4日變得特別。試試這些理由:

今天上帝給了你一個新的機會來讚美祂。詩篇118篇24節說:「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

今天上帝供應你,並要你信任祂。「我們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路加福音11章3節)

今天上帝要透過祂的話語對你說話。在庇哩亞的信徒「天天考查聖經」(使徒行傳17章11節)。

今天上帝要更新你的內心。「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4章16節)。

有上帝的指引,無論是9月4日,或每一天都可以是特別的。

— Dave Branon

今天是主所定日子,

祂所分別為聖,

諸天歡呼,大地快樂,

齊來主前讚頌。

Watts

天天讚美上帝,日日有新理由。



全年讀經:
詩篇143-145篇 哥林多前書14章21-40節


靈命日糧:不感興趣


讀經: 約翰福音5章18、37-47節


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 —馬太福音23章37節


一間教會的電台廣播引起了我的注意,內容說道:「正因你聽過有關基督教的言論,導致你可能對宗教毫無興趣。可是,耶穌對宗教也不感興趣!祂看重的是我們的關係,並教導我們要彼此相愛。」接著又說:「我們的教會也許不夠完美,但我們真心待人,我們正在學習愛上帝,彼此相愛。歡迎你的光臨!」

這個教會可能誇大了耶穌對宗教的看法,但是,雅各書1章27節把宗教看為「真正的虔誠」,虔誠乃是去幫助他人。耶穌在世上時,的確與宗教人士的意見相左,祂說法利賽人的行為,不是因著對上帝的愛,而是被律法和傳統所規範。「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裡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馬太福音23章28節),他們的心中沒有上帝的愛(約翰福音5章42節),耶穌想要與他們建立關係,但他們卻不肯(40節)。

如果「虔誠」指的是遵守教條使我們看來善良,而不是與救主有良好的關係,這並不是耶穌所要的。祂願意寬恕並愛所有渴望與祂建立親密關係的人。

— Anne Cetas

真正的信仰是瞭解,

基督賦予我們的愛;

真正的虔誠是給予,

將愛帶給疲憊的心。

D. Dehaan

人人心中有渴望,唯有基督能滿足。



全年讀經:
詩篇140-142篇 哥林多前書14章1-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