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王的酒政


讀經: 尼希米記2章1-8節


為什麼面帶愁容呢?⋯⋯你要求什麼? —尼希米記2章2、4節


在聖經中有許多我喜愛且能應用在工作上的經文,而尼希米記1-2章便是其中之一。尼希米是亞達薛西王手下的一個模範僕人,所以當他為耶路撒冷的毀壞而哀傷時,亞達薛西王希望藉著幫助尼希米以表揚他。他問尼希米:「為什麼面帶愁容呢?⋯⋯你要求什麼?」(2章2、4節)他不僅是王的僕人,也是王的酒政,在王喝酒之前先為他試過酒是否有毒。顯然尼希米工作認真,並在他所做一切的事上榮耀上帝,才會被委以重任,因此王答應了他的請求。

上帝在乎我們對工作的態度。歌羅西書3章23節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裏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我們可以效法尼希米,成為一個稱職和值得信賴的僕人,使上帝得到榮耀(尼希米記1章11節-2章6節)。真誠地關心他人,關心他們所看重的事。即使有時需要冒險,也要尊崇上帝,行眾信徒所看重的事(2章3-6節)。

當我們在工作中榮耀上帝,我們的老闆可能會注意到。即使沒有,我們心中的渴求和目的,應該是為了榮耀我們真正服事的主──我們的上帝(歌羅西書3章17、23節)。

— Randy Kilgore

主啊,願我所行的能彰顯祢的名。
我要在工作上、家庭裡、在何處都尊崇祢。
今天求祢充滿我,
使用我去祝福別人,也榮耀祢。

上帝看信心為榮耀,因為信心榮耀上帝。



全年讀經:
詩篇137-139篇 哥林多前書13章


靈命日糧:放緩步伐


讀經: 出埃及記20章8-11節


六日要勞碌做你一 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上帝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無論何工都不可做。 —出埃及記20章 9-10節


當作家布魯斯·費勒(Bruce Feiler)被診斷出大腿罹患骨癌時,有一年多的時間,他需要輔助才能行走。在學習使用柺杖行走的過程中,使他學會欣賞比較緩慢的生活節奏。費勒說:「放緩步伐成為我學到最重要的一課。」

當上帝的子民從埃及被釋放後,上帝給了他們一條誡命,要他們慢下來,停下腳步,仰望上帝和看看周遭的世界。對曾經是法老王的奴隸,日常工作程序中完全沒有休息時間的以色列人來說,這第四條誡命無疑是一個強烈的對比。

這條誡命強調上帝的子民必須在一星期中留下一天,以記念幾件重要的事:上帝創造的奇妙大工(創世記2章2節);他們從埃及為奴之地被釋放(申命記5章12-15節);他們與上帝的關係(6章4-6節),以及他們需要休息、恢復活力(出埃及記31章12-18節)。這並非是偷懶,而是在這天,上帝的子民都要來感謝祂,敬拜祂,在祂裡面得安息。

我們也同樣需要慢下來,在肉體上、精神上和情感上恢復活力,並且在上帝美好的創造中看見祂的作為。

— Marvin Williams

主啊,我的身體和心靈都需要休息,

幫助我認真安排時間與祢親近。

求祢挪去一切阻礙,

使我能有均衡的生活節奏。

要為主而活,先在祂裡面休憩。



全年讀經:
詩篇135-136篇 哥林多前書12章


靈命日糧:貨真價實

讀經: 哥林多前書15章1-21節


(基督)第三天復活了……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 —哥林多前書15章4-6節


有時候,幫忙爺爺打掃閣樓也會有很大的收穫喔!一位俄亥俄州的男子就有這樣的大收穫,他發現了一套擁有百年歷史卻全然如新的籃球卡。鑑定專家估計這套卡片價值約三百萬美元。

這套卡片會這麼有價值是因為它們被保存得非常好;除此以外,它們也是貨真價實的。不論看起來有多麼新,如果它們是假貨,也不會有什麼價值。

對於基督的信仰,使徒保羅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說,假如耶穌沒有復活的話,那我們的信仰便毫無價值而且是虛假的。保羅對上帝的計畫有足夠的信心,他說:「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哥林多前書15章14節),而且「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17節)

基督徒的信仰全仰賴於這句話的可信度: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而後復活。讚美主,因為耶穌死而復活升天的證據真實可靠(3-8節)。耶穌受死復活是貨真價實的,因此我們可以全然信靠上帝,並將自己的永生建立在這個真理上。

— Dave Branon

主啊,我們感謝祢,從今時直到永遠。
因為祢藉著聖經和聖靈,
讓我們確信祢為我們死而復活。
主,我們愛祢,讓我們高聲讚美祢!

我們的上帝是惟一的真神。



全年讀經:
詩篇132-134篇 哥林多前書11章17-34節


靈命日糧:冒險拯救

讀經: 羅馬書16章1-7節


問百基拉和亞居拉安……(他們)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 —羅馬書16章3-4節


在1838年9月7日,一個英國燈塔管理員的女兒葛莉絲.達玲(Grace Darling),發現海上發生船難,僥倖生還的乘客正在暴風雨中等待救援。葛莉絲跟她的父親在狂風巨浪中,勇敢地划船一英里,救了好幾個人。葛莉絲的憐憫之心,以及她冒險援救他人的堅定心志,使她成為一個傳奇人物。

使徒保羅提到另一對冒險援救他人的男女。他說這對在基督裡的同工,百基拉和亞居拉「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不但我感謝他們,就是外邦的眾教會也感謝他們。」(羅馬書16章3-4節)

我們並不完全清楚百基拉和亞居拉 面對的危險為何,但是我們知道,在保羅服事的過程中他面對毒打、坐牢、船難,以及死亡的威脅是家常便飯,因此我們也不難想像這一對同工為了要救自己的朋友所可能面對的危險。對他們來說,解救保羅顯然要比自己的安危更重要。

解救他人往往帶著一定的風險,無論是救人脫離身體上或心靈上的危難都一樣。但是當我們冒著危險去幫助別人時,也反映了救贖主的心,祂為了拯救我們而犧牲自己。

— Dennis Fisher

我們遵主旨意而行,
祂會保守我們道路;
即便我們正在冒險,
也知有主安穩同行。
D. DeHaan

當你已被拯救,你也會想要拯救別人。



全年讀經:
詩篇129-131篇 哥林多前書11章1-1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