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丟棄法則

讀經: 創世記50章15-21節 約翰福音8章31-36節


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 —約翰福音8章36節


在蓋兒‧布蘭克(Gail Blanke)所寫的《丟掉五十樣東西》一書中,她擬出了四條「丟棄法則」,幫助人們清除生活中充塞的雜物。第一條法則說到:「只要會讓你心情沉重、妨礙你,或讓你自我感覺不好的東西,就丟掉、給掉、賣掉、放掉,繼續前進。」

我覺得這個「丟棄法則」也可以運用在屬靈的事上:我們無須為已被寬恕的過往而耿耿於懷。約瑟的哥哥們就嚐到如此苦頭;在他們把約瑟賣為奴隸的多年後,他們想起自己殘酷的行為,也害怕遭到報復(創世記50章15節),所以他們打發人去見約瑟,懇求他的饒恕(16-17節),即便約瑟早已向他們保證過,也以仁慈的行動對待他們(45章4-15節),他們仍然這樣做。

我們許多人仍因過去的錯誤行為感到愧疚,即便那些我們可能傷害過的人已仁慈地寬恕了我們。然而,當我們向上帝承認錯誤,就會得到真自由。祂赦免我們的過犯(約翰一書1章9節),且使我們遠離那些過犯(詩篇103篇12節)。一如彌迦書描述的,祂把我們的罪惡投入深海(彌迦書7章19節),因此,我們可以提醒自己:人子已使我們得自由,我們也真自由了(約翰福音8章36節)。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多開心因耶穌尋見我,
當祂強壯臂膀圍繞我;
當祂將我罪惡埋深海,
我靈就充滿喜樂勝利。
Reitz

世人罪孽得赦免,全因耶穌流寶血。



全年讀經:
詩篇43-45篇 使徒行傳27章27-44節


靈命日糧:向下扎根

讀經: 馬太福音13章1-9節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 —馬太福音13章5節


我的庭院有一小塊土地,無論我如何努力,卻似乎毫無進展。儘管我細心澆灌,那裡的草總是稀疏可憐。

於是,有一天,我拿了一個鏟子,往那塊讓我苦惱的土地一鏟,才發現到問題所在。原來土壤下方是一層石頭,大約有三寸深。為了讓種子能扎根生長,我將那層石頭剷除,然後覆蓋一層富含養分的土壤。

耶穌也曾談論種子和土壤的關係。在馬太福音13章,祂用福音種子落在不同類型的土地為比喻,說到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種子,因「土既不深」而很快發芽,但也很快在太陽照射下乾枯(5-6節)。這是說那些聽了福音也接受的人,因為信息沒有在生命扎根,當困難一來,這些不是真正相信的人就離開了信仰。

耶穌為這比喻下結論,祂說:「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23節)。我們該為此感恩,這提醒我們所得到的救恩是一份殊榮,也伴隨著責任!

當為上帝所賜的福音種子和培育靈命成長的土壤讚美祂!

— Dave Branon

我願為主,成為沃土;
栽種福音,結成碩果;
我願為主,敞開心田,
祢的話語,扎根心間。
Hess

向上帝敞開的心,能讓祂的話語扎根生長。



全年讀經:
詩篇40-42篇 使徒行傳27章1-26節


靈命日糧:智慧何處尋?


讀經: 雅各書3章13-17節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上帝。 —雅各書1章5節


智慧是聖潔之美。雅各說,智慧是通情達理、靈活、寬容、和平、有愛心;是友好的拜訪,是微小的禮貌舉止,以及仁慈的話語。智慧也是謙卑、坦蕩、單純、溫柔,以及滿有憐憫(雅各書3章17節)。

何處能尋得智慧呢?智慧是從上頭來的(1章5節)。司布真曾這麼寫道:「智慧乃是一種生命的美,惟有藉著上帝在我們裡面的工才能彰顯出來。」

我們最好經常審查自己:「我有沒有變得更有智慧?」畢竟,生命是一段持續的變動過程。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不是變得更和藹、更有智慧,就是變得愚昧、甚或成了擺著臭臉的倔老頭。我們想往哪個方向改變呢?

想增長智慧,永不嫌遲。上帝對我們的愛既熱切又強烈,只要我們降服於祂,就能將我們從愚昧中釋放出來。祂的愛能將最困難的天性變為美得驚人的奇蹟。雖然這轉變的過程可能會有一點痛苦,也會需要一點時間,但上帝不斷地要我們轉變。只要我們向祂祈求,上帝的智慧就會從我們裡面湧流出來,澆灌在周遭的人身上。

上帝應許:「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你)。」(雅各書1章5節)

— David H. Roper

求主除去我愚昧,
賜我心中有智慧;
求祢讓我的生命,
活出基督的光輝。



全年讀經:
詩篇37-39篇 使徒行傳26章


靈命日糧:祝福滿滿

讀經: 詩篇107篇1-8節


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 —詩篇107篇8節


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我都有不少時間,可以讀一讀貼在前方車子保險桿上的標語。有的語氣傲慢,有的充滿了智慧,還有的簡直令人反感。然而,最近我看到的一張貼在車尾的標語,卻讓我捫心自問:自己的人生態度到底如何。這貼紙寫著:「有福到無可抱怨」。

我必須坦白地承認,當我深思這句話時,心裡感到愧疚。我發現自己常常在事與願違時哀怨感嘆,卻未專注於天父已經賜給我的美好恩典。那天讀到的那句簡短信息,讓我重新立志,願意更加主動並一心向上帝獻上感恩。因為我的上帝一直以來都很恩待我,這些恩惠不僅止於我所能數算的,還有更多是我所不能數算的。

詩篇107篇糾正人們缺乏感恩的心態。詩篇的作者(許多人認為是大衛王),四次如此呼籲:「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8、15、21、31節)。他勸勉那些不知感恩、逐漸冷淡的人要回轉。因為即使在最糟的時刻,我們仍有許多可以感謝的。願我們學習為著上帝的慈愛而感謝祂!

— Bill Crowder

主的恩典,樣樣都要數,
主的作為都要記清楚,
主的恩典,樣樣都要數,
必能叫你驚訝主奇妙看顧。
Oatman

當常存感恩之心,別等到擁有更多才感恩。



全年讀經:
詩篇35-36篇 使徒行傳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