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愛和禱告

讀經: 詩篇92篇


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 —詩篇92篇14節


在一本童話書中,小熊維尼看著袋鼠媽媽跳著離開。牠心想:我希望可以跳得像牠那麼高。可惜有些人行,有些人卻不行,事實就是如此。

我們常看見年輕或能幹的人做了一些了不起的事,是我們做不到的。他們行,但我們卻不行,事實就是如此。過去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事,一旦做不到了,很容易讓我們覺得自己不中用。

或許我們不能再像從前「跳」得那麼高,但因為時間和經驗的累積,我們更懂得如何去愛人,懂得如何禱告。

「愛」是我們能夠給上帝、給人最棒的禮物。這絕不是微不足道的,因為透過愛上帝和愛鄰舍,我們就遵守了最重要的誡命。我們對一個人施慈愛或許只是舉手之勞,然而聖經提到最大的恩賜就是「愛」(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

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夠禱告,使徒保羅鼓勵歌羅西教會的弟兄姊妹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歌羅西書4章2節)。我們的禱告是世界上強而有力的力量。

實際上愛和禱告是大有能力的服事,也是任何人都能勝任的最有能力的服事。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上帝,就是那位藉著我們行事的天父,祂是大有慈愛和全能的主。

— David H. Roper

每天起始勤禱告,
時常安穩於主懷;
時刻思念我救主,
尋求機會傳主愛。
Dann

主愛充滿我心,藉我澤及他人。



全年讀經:
約伯記14-16章 使徒行傳9章22-43節


靈命日糧 :悲慘的成功

讀經: 路加福音9章18-27節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路加福音9章23節


喬治.麥當勞(George MacDonald,1824-1905年)是一位蘇格蘭的牧師作家。他曾說:「若人所作的沒有上帝的同在,不是慘遭失敗,便是悲慘地成功。」這句話收錄在他的講道集(Unspoken Sermons)當中。許多現代的傳道人或作家也常會引用這個頗有深意的說法。

喬治的這句話,主要是在探討基督徒捨己的複雜課題,以及我們如何順服主耶穌的教導:「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路加福音9章23-24節)

喬治認為真正的捨己不只是壓抑我們天性的慾望,而是「我們必須以基督的眼光看待事物。基督如何看待這事,我們也如何。我們必須讓上帝的旨意成為我們生命的中心⋯⋯因此,我們不再是思考:『我喜歡做些什麼?』而是『永生上帝要我做些什麼?』」

得著我們個人所渴望的目標,不過是個悲慘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為主耶穌的緣故而「喪掉生命」,並在祂的旨意中找到完全的生命與自由。

— David C. McCasland

更像我恩主,靈命日漸長;
更充滿主愛,在人前表揚;
更願意捨己,像主客園祈禱;
更像我恩主,直到永永遠遠。
Gabriel

謙卑捨己才能與主親密同行。



全年讀經:
約伯記11-13章 使徒行傳9章1-21節


靈命日糧 :緊密連結

讀經: 哥林多前書12章


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 —哥林多前書12章14節


許多地區都可以看到讓人嘆為觀止的雪景。美麗的雪花是獨特精巧的冰晶。一小片的雪花非常脆弱,在你手中很快就會融化。然而,許多的小雪花卻可凝聚成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足以讓許多大城市停擺,同時又打造冰雕玉樹構築成的美麗大地。這壯麗的雪景成為藝術家的創作題材,化成美麗的月曆圖片。冰雪能堆積成滑雪坡,讓人享受滑雪的樂趣,也能讓孩子堆雪人或打雪仗,享受歡愉時光。這全都是因為一片片的雪花緊緊地聯結在一起。

我們這群跟隨基督的人也是如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被賦予獨特的恩賜,以便能在基督的工作上有分。我們不應離群索居,反而要為了上帝的緣故,同心同工,團結一致,擴展上帝的國度。正如保羅提醒我們,基督的身體「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哥林多前書12章14節)。我們所有的人都應該緊密連結,以自己的恩賜彼此服事,我們就可以為主發光,影響這個世界。

當運用你的恩賜,喜樂地與其他有恩賜的人同心協力,順服聖靈的帶領,榮耀我們的上帝!

— Joe Stowell

主啊,為了祢的名和國度的拓展,
求祢教導我們如何使用自己的強項,
配合別人的長處一起同心服事,
好讓我們明白團隊合作的能力和喜樂。

團隊服事比單打獨鬥更容易達成目標。



全年讀經:
約伯記8-10章 使徒行傳8章26-40節


靈命日糧:最悲慘的 一天

讀經: 約伯記7章11-21節


我不禁止我口;我靈愁苦,要發出言語;我心苦惱,要吐露哀情。 —約伯記7章11節


在2011年5月,龍捲風侵襲美國密蘇里州的喬普林市,一名年輕婦女躲在浴缸裡,她丈夫用身體護衛她,承受夾帶著破瓦殘礫的狂風吹襲。最後她得以倖存,丈夫卻英勇犧牲了。這殘酷的事實讓她不斷地自問:「為什麼?」一年後,她終於放下心結,因為她發現即使在人生最悲慘的一天,她仍然被愛。

想到「人生最悲慘的日子」,我就聯想到約伯。雖然他深愛上帝,卻在一天內失去所有的牲畜、僕婢,以及十個所愛的兒女(約伯記1章13-19節)。約伯悲痛欲絕,他也問:「為什麼?」他呼求:「鑒察人的主啊,我若有罪,於你何妨?為何以我當你的箭靶子?」(7章20節)約伯的朋友們譴責他,並且認定他罪有應得。但上帝對約伯的朋友們說:「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42章7節)。上帝並沒有解釋約伯為何受苦難,但上帝聆聽他的傾訴,也沒有因約伯的質問而責怪他。上帝向約伯保證祂掌管萬有,約伯就完全信靠(42章1-6節)。

或許上帝不會解釋試煉為何臨到我們,但感謝上帝,因為即使在人生最悲慘的日子,我們也可以確定自己仍蒙主所愛(羅馬書8章35-39節)。

— Anne Cetas

天父啊,我要感謝祢,
因祢知我心中苦樂。我要向祢獻上感恩,
因為正如祢所說,祢對我不離不棄。
當憂傷患難臨到時,求祢緊緊抱著我。

人生總有風浪,主愛永遠相伴。



全年讀經:
約伯記5-7章 使徒行傳8章1-2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