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我只是司機
![]()
讀經:
因為我在人的權下。—馬太福音8章9節
我到學校接女兒回家。女兒一見到我便鑽進車子裡,問我說:「爸,我可以去朋友家過夜嗎?」我對她說:「乖女兒,妳知道答案是什麼。我只是司機,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們跟媽媽商量商量吧!」
「我只是司機」早已經成為我們家的一個笑話。每一天,我都請問我那做事有條不紊的妻子,我需要接送什麼人、在什麼時間、去什麼地點。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就是「兼職司機」,負責接送三個十幾歲的孩子。我經常弄不清楚要做什麼,所以必須請示那位制定時間表的大師。
馬太福音8章記載,耶穌遇見一個人,而這人也知道何謂發布命令和接受指令。這人是羅馬的百夫長,他瞭解耶穌有醫治的權柄,就如同百夫長有權柄對他底下的人發號施令。因此,他對耶穌說:「只要祢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8-9節)。基督稱讚他的信心(10、13節),也稀奇這位百夫長竟能理解祂是如何行使權柄。
那麼我們呢?如果我們將耶穌指派的日常事務交託給祂會怎麼樣呢?或許我們認為自己「只是司機」,但在上帝的國度裡,每個任務都有其意義與目的。
— 何安德
有時候,哪些障礙會阻擋你聽見與順服祂?
天父,謝謝祢照著祢的計劃與心意,
帶領與引導我的腳步,請幫助我天天倚靠祢。
靈命日糧 : 接續完成
![]()
讀經: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要叫你們宣揚⋯⋯[祂]的美德。—彼得前書2章9節
蓓如為她的曾孫編織了一件毛衣,但還沒織完就過世了。後來,這件毛衣被交給另一位熱愛編織的人來完成,這要感謝一個組織幫忙聯繫編織志工──「完成者」,讓他們協助完成那些離世的親人尚未完工的工藝品。「完成者」以愛心投注他們的時間與技能,接續完成那些離世親人留下的半成品,為那些哀傷的人帶來安慰。
上帝也為先知以利亞指定一位「完成者」。那時,以色列人違背了與上帝所立的約,並殺害事奉上帝的眾先知,使以利亞深感孤單與挫敗。上帝便對他說:「膏⋯⋯以利沙作先知接續你」(列王紀上19章16節)。這確保了傳講上帝真理的工作,會在以利亞過世後仍長久地延續下去。
為了要讓以利沙明白,上帝已選召他接續以利亞作上帝的先知,以利亞就「將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19節)。由於先知的外袍代表蒙上帝揀選為代言人的權威(見列王紀下2章8節),所以此舉清楚表明了以利沙已蒙召成為先知。
身為基督徒,我們的任務是要與人分享上帝的愛,並且宣揚上帝的美德(彼得前書2章9節)。或許我們在有生之年無法完成這項任務,但我們可以確信,上帝將持續這項事工,繼續呼召其他「完成者」承擔起向人宣揚上帝的神聖使命。
— 洪可婷
你要如何參與向人宣揚福音的工作?
天父,請讓我能接續去完成祢在這世上的工作。
靈命日糧 : 小孩的願望
![]()
讀經: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路加福音18章16節
我的孫女伊蓮7歲時,在學校看到一部講述中美洲瓜地馬拉一所孤兒院的影片。過後,她跟媽媽說:「我們必須去那裡幫助他們。」她的媽媽告訴她,等她再長大一點,爸爸和媽媽會考慮這件事。
伊蓮從未忘記這事,在她10歲那年,她與家人去那間孤兒院幫忙。兩年後他們又回去,這次還有伊蓮學校裡的幾個家庭一同前往。當伊蓮15歲時,她與她父親再次去瓜地馬拉服事。
我們有時候會認為,小孩的願望與夢想並不像成年人的那麼重要。但聖經的記載卻並非如此,上帝會呼召孩童,如對孩提時期的撒母耳說話(撒母耳記上3章4節);耶穌看重小孩的信心(路加福音18章16-17節);保羅勸勉年輕的基督徒,「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提摩太前書4章12節)。
由此可見,上帝要我們去引導孩子們(申命記6章6-7節;箴言22章6節),認識到孩子的信心是我們的榜樣(馬太福音18章3節),也要明白基督的警誡:不可阻止孩子們來親近祂(路加福音18章15節)。
當我們在孩子身上看見希望的火花,你我這些成年人的責任是去點燃它。讓我們在上帝的帶領下,鼓勵孩子們過一種信靠耶穌並服事祂的生活。
— 白德夫
你如何幫助他們信心增長?
親愛的天父,這世上的小孩需要基督,
請祢幫助我鼓勵他們來信靠祢。
靈命日糧 : 生活痕跡
![]()
讀經:
只是找不著[但以理]的錯誤過失,因他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但以理書6章4節
美國加州一所大學的科研人員做了一項實驗,以「分子擦拭檢測」找出手機使用者的生活痕跡,瞭解他們的特質和生活習慣。他們從中發現了手機使用者所用的肥皂、乳液、洗髮精與化妝品,吃的食物、飲料、藥物類型,還有所穿的衣料。這項研究使科研人員能為每個手機使用者建立檔案,從中瞭解他們的生活方式。
巴比倫的高官們也試圖要從先知但以理的生活痕跡,找出他的過失或不良的生活習慣。然而,但以理在異國忠心服事將近70年之久,大家都知道他「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但以理書6章4節)。事實上,大利烏王提拔這位先知成為三位總長之一,管理全國的總督(1-2節)。其他的高官也許是出於嫉妒,想要從但以理的生活痕跡中,找出他涉及貪腐的蛛絲馬跡,以便除掉他。不過,但以理依舊保持正直,繼續服事,並「與素常一樣」向上帝禱告(10節)。直到最後,他依然因為敬畏上帝而事事亨通(28節)。
我們的生活會留下明顯的痕跡,讓人知道我們是誰,以及我們代表誰。雖然我們會有掙扎也不完美,然而當周遭的人檢測你我的生活時,願他們能發現你我在耶穌的帶領之下,所留下的正直和對主忠心的明顯痕跡。
— 魏馬文
你需要做出什麼改變,才能更好地代表祂?
天父,請幫助我在言語和行為上,
能夠彰顯祢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