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缺一不可

讀經: 讀經:哥林多前書12章14-26節


但上帝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哥林多前書12章24節


有一個故事,談到一位指揮家和他的管弦樂團排演時所發生的事。管風琴傳出優美的音符,鼓聲如雷,小號激昂,小提琴抒情款款。但指揮卻覺得少了什麼,原來缺了短笛的悠揚。短笛手一時分心而忘了吹奏,卻希望別人不會注意到少了短笛的樂聲。這時,指揮家提醒他:「在場的每位都缺一不可。」

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第一封信裡,所要傳遞的正是這樣的訊息(哥林多前書12章4-7節)。在基督的身體上,每一位基督徒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保羅指出聖靈的恩賜有很多種,並以各種器官對身體的重要性,來比喻這些恩賜對基督身體──教會的重要性(8-10節)。這些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或許擁有不一樣的文化背景、恩賜與性格,但是他們被同一個聖靈充滿,也同屬基督的身體。保羅特別提到了那些軟弱的肢體,並且教導我們,每一個肢體都扮演著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沒有哪一個肢體比其他的更重要。

要記得,耶穌給了你一個重要的角色去扮演,並且要使用你來建造祂的子民。MW

基督教會,活潑肢體;
發揮功能,觸動人心;
各個肢體,委身於主;
聯合成就,上帝旨意。Fitzhugh
基督身體,缺一不可。


全年讀經:
創世記43-45章,馬太福音12章24-50節


靈命日糧 :苦難

讀經: 讀經:約翰福音16章25-33節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約翰福音16章33節


去年發生了太多的不幸、疾病和悲傷,所以當去年接近尾聲時,我為著難過的一年即將結束而感到高興,並準備好以歡樂的心情迎接一月的到來。

然而,跨入新年的第一個月,還是有接二連三的壞消息接踵而至。好幾位朋友失去了父母。我的伯父於睡夢中去世。有些朋友被發現罹患了癌症。一位同事的兄弟以及朋友的兒子,突然慘遭意外喪生。在新的一年裡,苦難的日子不但沒有停歇,還帶來更多的悲傷情緒。

約翰福音16章33節告訴我們:「在世上你們有苦難。」即使是上帝的孩子,祂也未應許我們能有安逸、富足與健康的生活。然而,我們在苦難中卻絕不孤單。以賽亞書43章2節提醒我們,當我們從水中經過,上帝與我們同在。當我們經歷試煉時,我們不見得都能明白上帝的旨意。但因為我們認識主,我們可以信靠祂 。

我們的上帝是有豐盛慈愛的上帝,而且「無論是死、是生、……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裡的」(羅馬書8章38-39節)。當苦難來臨時,祂應許我們祂必同在。CHK

祂如此清晰、溫柔地回答說;
「是的,當你遇見苦難,我將與你同在;
我不會忘記你,不會讓你失望,不會讓你受傷害;
我總不撇下你,也不離開你。」Flint
信心乃是在上帝靜默不語時,仍相信祂的同在。


全年讀經:
創世記41-42章,馬太福音12章1-23節


靈命日糧 :不切實際

讀經: 讀經:以賽亞書55章6-13節


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以賽亞書55章8節


有很多事引起了我對耶穌的興趣。比如,耶穌在宣教事工中,總會提出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琢磨不透的道理,包括祂那讓人以為不切實際的教導。

人生走到某個階段,我們會以為自己看透了生命,而且也形成了既定的看法與應對方式。然而,耶穌打破了我們固定的生活方式,呼召我們走一條更新、更好的路。但要注意了!這條跟隨耶穌的道路將充滿了挑戰。

思考一下這些矛盾的主張: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馬可福音8章35節);你要給予,才能獲得(馬太福音19章21節);「哀慟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章4節);作首領的,應當像服事人的(路加福音22章26節);忍受痛苦並非徒然(馬太福音5章10-11節)。

基督的宣告,使人們認為祂不切實際。其實,不切實際的是我們!我們就像小孩,自認為比父母更懂得什麼才是最棒的。

因此上帝才告訴我們:「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以賽亞書55章8節)。所以,與其依賴我們是非不分的本性,倒不如請求耶穌幫助我們遵行祂的道路。JS

主啊,祢知道什麼是最好,而且祢要
引領我們走在既正確又美好的道路上。
為祢名的緣故,請賜給我勇氣來信靠祢,
並且在公義的道路上跟隨祢。阿們。
上帝的意念,非同我們的意念。


全年讀經:
創世記39-40章,馬太福音11章


靈命日糧 :大有功效

讀經: 讀經:雅各書5章13-18節


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5章16節


我妹妹發現她罹患了癌症時,我請朋友們為她禱告。當她進行手術時,我們求主讓醫生能成功切除所有癌細胞,使她不需要再進行化療或放射性治療,結果上帝應允了!當我報告這個好消息時,一位朋友評論:「很高興我們的禱告大有功效。」我則說:「感謝上帝,這一次祂應允了我們的禱告。」

雅各書說:「義人竭力的祈求是大有功效的」(5章16節,呂振中譯本)。但是「竭力的」和「大有功效的」是否意味著,若我們禱告越熱切,或是我請求越多人一起禱告,上帝就有可能應允我們呢?我懷疑這說法,因為我曾有過許多上帝不應允禱告或要我等候的經驗。

禱告是大有功效的,但是也存在著極大的奧秘。聖經教導我們禱告要有信心,要大膽迫切,要堅持,要降服於上帝的意旨。而且,上帝以祂的智慧所回應的都是最好的。為著上帝願意傾聽我們的心聲,我已心存感恩,而不論答案如何,上帝都是良善的。

我喜歡歐雷·哈列斯比(Ole Hallesby)的話:「禱告與無助是不可分開的。只有那些求助無門者才能真正地禱告……你的無助正是你最佳的禱告。」我們都是無助的人,所以我們都當好好地禱告。AMC

主啊,有關禱告的事,祢給了我們很多教導:
要明確、要迫切、要順服、信心要堅定、要有恆心。
今天,當我與祢分享我的心思意念時,
我體認了我的無助與祢的權柄。阿們。
禱告是孩子無助的呼求,直達天父垂聽的耳際。


全年讀經:
創世記36-38章,馬太福音10章21-4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