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失去影響力

讀經: 讀經:哥林多前書10章1-13節


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哥林多前書10章12節


在電子報《華爾街不打烊》中,刊登了一份不尋常的名單,稱為「百位失去影響力的世界名人」。榜上有名的人物包括了企業總裁、運動明星、政客與名流,而這些人都有個共同特徵:他們都曾經是權威人士。然而,有些人受外在環境所迫,有些人在生意上失策,有些人則是因道德敗壞,最後他們都失去了影響力。

在哥林多前書10章,保羅從舊約歷史中舉出了一個悲慘的教訓。當時,摩西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地帶出來,邁向自由的應許之地。然而,這些人卻不斷悖逆拯救他們的上帝(1-5節)。他們拜偶像、行淫亂之事、不斷發怨言,而終致覆滅(6-10節)。保羅用這些人淪喪的例子來告誡我們,他警告:「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12節)。

每個基督徒都可以安穩地站立在上帝的應許上,因為祂「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13節)。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影響他人的信心,如果上帝已經賜下抵擋試探的力量,而我們卻因向試探屈服,而失去這影響力,那是多麼可悲啊!DCM

罪的試探四處埋伏,
求主引領我的腳步;
因為愛主能夠影響,
他人走上信仰之路。
逃離試探的最佳途徑乃是飛奔向主。


全年讀經:
哈巴谷書1-3章


靈命日糧 :完美時機

讀經: 讀經:詩篇37篇3-11節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 -羅馬書8章28節


一直到好幾個月後,我才意識到:我原以為是個巧遇,對我未來的丈夫來說,卻是個計畫好的美好時機。

他先是從教會的陽台上瞥見了我,然後預測我會走哪一道門,接著便從兩段階梯狂奔而下,比我早一步抵達。當他隨手拉開門跟我交談時,我都沒發覺他「隨口」提出的晚餐邀請其實是預謀好的。當時絕對是完美時機!

但對人類而言,能準確地抓住時機是件難事。但上帝對我們有祂獨特的心意和計畫,祂的時間絕對剛剛好。

在聖經人物的生命中,這樣的時機也常出現:亞伯拉罕的僕人祈求能替以撒覓得賢妻,上帝回應禱告的方式是將那年輕女子帶到他面前(創世記24章)。約瑟被賣為奴,遭人誣告又被下到監裡,但最終上帝卻使用他,在饑荒中救了許多人的性命(45章5-8節,50章20節)。另外當末底改提醒以斯帖說:「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以斯帖記4章14節)我們看到以斯帖表現了驚人的勇氣。

你是否對上帝計畫的進展有些失望呢?「你當倚靠耶和華」(詩篇37篇3節),在完美時機來臨時,上帝就要為你敞開大門。CHK

雖今天烏雲仍籠罩,
信靠主陽光將照耀;
主已定好你我路程,
信靠主永遠要信靠。Agnew
上帝的時機總是恰到好處,絕不失誤!


全年讀經:
那鴻書1-3章


靈命日糧 :代價

讀經: 讀經:申命記30章15-20節


愛耶和華你的上帝,聽從祂的話……這樣,你就可以在……地上居住。-申命記30章20節


年輕的時候,我總認為跟父母同住所付出的代價太高。現在回想起來,我才發覺當初的抱怨多麼可笑。其實父母從未因我住在家裡而向我收取一分錢,唯一的「代價」乃是順從。我只不過必須遵守某些規矩,像是保持整潔、懂禮貌、要誠實,還有去教會等等。這些規矩說起來並不難,但我卻無法完全遵守。然而,父母並沒有因為我不守規矩而把我趕出家門,而是不斷提醒我,他們定的這些規矩都是要保護而非傷害我。有時候他們還會將規矩訂得更嚴一點,以免我誤入歧途。

生活在應許之地也必須付上同樣的代價:那就是順服。在摩西最後一次對以色列民的說話中,他提醒百姓說,上帝的降福取決於他們的順從(申命記30章16節)。稍早之前,他也告訴他們要順服才能帶來美滿的人生:「你要謹守聽從……就可以永遠享福」(12章28節)。

有些人覺得聖經中的規矩太多。但願這些人能夠明白,上帝的命令是為我們好;它使我們能與人和平共處。在這個上帝所創造、且容許我們稱之為「家」的美好星球上,若要成為上帝家中的一分子,順服是我們必須付上的「代價」 。JAL

慈愛天父定規矩,
何等幸運能順服;
生命航程祂指引,
感謝基督我救主。
聖經不是沉重的包袱,而是喜樂生命的指南。


全年讀經:
彌迦書5-7章


靈命日糧 :知足

讀經: 讀經:腓立比書4章10-20節


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腓立比書4章11節


知足可不是一件易事。即使像使徒保羅這樣的信心偉人,也要經過學習才能知足(腓立比書4章11節)。對他而言,知足並非天生的性格特質。

「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句話由保羅寫來,絕對是令人驚奇的。當保羅寫這段話時,他正被關押在羅馬。他被控煽動叛亂、密謀造反和其他重大罪名,因此他向最高法庭,也就是凱撒本人,提出上訴。保羅缺乏其他的法律援助,在官場上也孤立無援,他只能耐心等候自己的案件受審。在這種情況下,保羅似乎很有理由讓自己變得焦躁不安、鬱鬱寡歡,但他卻反而寫信告訴腓立比人說,他已經學會了知足。

他如何學習呢?他逐步學習在凡事上知足,到最後即使在最差的環境中,他仍可安然自在。他學習接受生命中的一切(12節),以感謝的心接受弟兄姐妹所能提供的各樣幫助(14-18節)。而最重要的是,他深知上帝供應他一切需要(19節)。

對任何人來說,知足都並非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我們的好勝心會驅使我們與人一爭高下、怨天尤人,或做非分之想。縱然我們多數人都不會遭遇保羅所遇到的困境,但我們都會面臨困難,我們能向保羅學習,像他那樣信靠上帝和學會知足。CPH

請求救主,賜我恩典;
為所擁有,知足滿意;
不僅如此,更要歡欣;
因祢所賜,皆出於祢!Anon.
知足並非擁有一切,而是為所擁有的一切感恩。


全年讀經:
彌迦書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