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收割日

讀經: 讀經:加拉太書6章1-10節


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加拉太書6章7節


一個秋天的下午,我開車從田邊經過,有一位農夫把大型農業機械停在路邊。一塊黃色警戒標誌寫著「正在收割中」。當我瞥了一眼這片田野,立刻就知道那位農夫幾個月前種的是那小小的玉米粒,因為他正準備駕駛收割機,穿越幾英畝的玉米田,收割成熟的玉米。

雖然種下玉米就收穫玉米,看起來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但我們有時候在靈命生活上卻不肯承認撒種和收割之間的必然關係。使徒保羅寫下「不要自欺……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加拉太書6章7節)。如果我們活著只是為了滿足肉體的私慾,我們將敗壞,渴望不屬乎我們的東西,變得自私自利,甚至濫用藥品(5章19-21節)。順從聖靈能產生和平、溫柔和節制(5章22-23節)。靠著上帝的恩典,我們得以選擇「順著聖靈撒種」並且收割永生(6章8節)。

假設耶穌宣佈今天是我們生命中的「收割日」,並且祂要我們將過去一年裡,每天撒下的「種子」果實收割起來。那麼,我們會拿什麼東西給耶穌呢?JBS

屬世事物常絆心,
唯主助我看得清;
無論過去和將來,
種瓜得瓜是必定。K. De Haan
今天你栽種什麼,明天就收割什麼。


全年讀經:
馬可福音1-3章


靈命日糧 :靜觀等候

讀經: 讀經:以賽亞書18章1-5節


耶和華這樣對我說:「我要從我的居所安靜觀看。」-以賽亞書18章4節,新譯本


在以賽亞書18章中,看來彷彿整個世界都要與上帝的選民爭戰。而這位全能者的回應是什麼呢?「我要從我的居所安靜觀看」(4節,新譯本),祂的安靜看似是默許這些敵對祂選民的陰謀,但實則不然。上帝的回應是在提醒我們,祂照著祂的時間行動,這時間是根據祂的旨意而成就的最佳時機。

我想起拉撒路躺在墳墓裡時,耶穌等了四天才來到(約翰福音11章39節)。是祂不知道嗎?還是祂根本不在意?祂當然在意!祂等候是為了在適當的時間行動,按祂的心意教導屬靈的功課。

聖經記錄了上帝的「遲延」,其中有許多次的「遲延」對我們而言也許覺得莫名其妙。然而,每一次的遲延都是出自於祂無比的智慧與長闊高深的愛。若我們接受並順服上帝的遲延,將造就我們許多溫和的美德,如:慈愛、忍耐、持久與毅力。這些特質往往是最難學會的。

你感到沮喪嗎?上帝是否看起來遙遠且疏離呢?祂並非對你的困境無動於衷;也不是對你的祈求充耳不聞。祂為成就祂的旨意而在等候。只要時機一到,祂將伸手介入。上帝永遠不會匆忙,但祂絕對準時。DHR

灰心喪膽勿退卻,
用你恩賜奔標竿;
時間一到主動工,
賜你復興與盼望。D. De Haan
上帝值得等候;祂的時間永遠是適當的。


全年讀經:
馬太福音26-28章


靈命日糧 :備而不用

讀經: 讀經:提多書3章1-8節


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多書3章1節


我的第一輛腳踏車只有一個排擋。不論是加速、減速,上坡、下坡,都全靠這同一個排擋。我的第二輛腳踏車有三個排擋:一個為平地行駛,一個在上坡時用,另一個則用在下坡。我的第三輛腳踏車則有十個排擋,讓我在不同的情況下,有更多、更廣泛的選擇。雖然我最後一輛腳踏車有許多排擋,我卻不是每次都會用到所有的排擋。這些排擋有一些特別適合用在起步或爬坡,有些是為加速設計的,而有些則適合用在悠閒慢行時。但是這些排擋說明了一件事:縱使有些排擋不是每次都會用到,也不表示我永遠不會需要它們。

在我們的屬靈恩賜和能力上,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當我感覺自己並不像從前那樣被上帝使用去做特定工作時,與其覺得不被重用或不受賞識,我應該為那些現在能夠使用的「排擋」感謝上帝。現在不需要的某項技能,不表示永遠都不需要用到。

我們的屬靈恩賜會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派上用場。因為需求與環境的改變是無法預見,也無法猜測的,所以使徒保羅提醒提多「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多書3章1節)。願我們也一樣,隨時準備作各種善工。JAL

所有才能皆主賜,
如何使用隨主意;
無論忙碌或悠閒,
常存謙和慈愛心。
把你的工具準備好,上帝隨時會差派。


全年讀經:
馬太福音23-25章


靈命日糧 :我是否忘了?

讀經: 讀經:馬太福音20章1-16節


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馬太福音20章15節


我曾經見過一個人,他深信自己所做過的事,永遠無法獲得上帝的赦免。一位長者耐心教導他,一年之後,我很高興見到那位年輕人,不僅接受耶穌為他的救主,並且渴慕閱讀聖經。又過了三年,我再度與他相遇,我發現他的熱情已被牢騷取代了。「我就是無法理解,為什麼上帝會讓那些邪惡的人吃香喝辣,卻讓祂的許多兒女勉強餬口度日。」他心中充滿了牢騷,覺得上帝對他不公,這樣的抱怨吞噬了他在基督裡的喜樂。

他就像我們許多人一樣,忘記了自己多麼需要耶穌基督的恩典。那最初領受上帝時所懷的感恩,如今卻已蕩然無存。這使我們想起耶穌在比喻裡提到的葡萄園工人(馬太福音20章1-16節)。他們的眼目轉向發生在他人身上的事,以及他們所得到的報酬(10-12節)。

儘管上帝不欠我們任何東西,祂卻在我們接受基督時,將應許的救恩白白地賜給了我們。祂甚至慷慨賜下聖靈,在日常生活中,給予我們幫助,預備我們與祂同享永生的喜樂。面對這些生活中看似不平等的事時,我們需要定睛仰望主,專注於祂的話語,而不是注目在他人身上。RK

不要嫉妒他人,
而要停止牢騷;
只要定睛耶穌,
必會心滿意足。阿們。
因知上帝本為善,必有滿足在我心。


全年讀經:
馬太福音20-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