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上帝的同在

讀經: 傳道書3章1-11節


[上帝]又將永恆安放在世人心裡。—傳道書3章11節,和合本修訂版


莫妮的內心充滿掙扎。她有一些相信耶穌的朋友,她覺得他們處理生命困境的方式很了不起,甚至還有些嫉妒他們。可是莫妮覺得自己不可能像他們那樣生活,她以為相信耶穌就是要遵守各種規條。最後,一位大學同學幫助她明白,上帝不是要破壞她的生活,而是希望在她人生的起起落落中,仍能得到最大的益處。莫妮一明白這個道理,便願意接受耶穌為她的救主,接受上帝愛她這偉大的真理。

所羅門王可能也會給莫妮類似的建議。所羅門王承認在這世界上確實有許多不幸的事。的確,「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3章1節),「哀慟有時,跳舞有時」(4節)。但不僅如此,上帝也「將永恆安放在世人心裡」(11節,和合本修訂版),而這「永恆」是要活在上帝的同在中。

正如耶穌所說的那樣,當莫妮相信耶穌時,就得到了「更豐盛」的生命(約翰福音10章10節)。不僅如此!因為莫妮的信心,那安置在她心裡的永恆(傳道書3章11節),成了她對未來的盼望。到那時,生活中的苦難將不再被記念(以賽亞書65章17節),上帝榮耀的同在將成為永恆真實的景況!

— 白德夫

你曾如何經歷耶穌所賜豐盛的生命?
你會為你生命中的哪些事而感謝上帝?

親愛的耶穌,所羅門王說得對,人生總是起起落落。感謝祢使我的生命有價值,值得努力付出。也感謝祢賜給我未來有永恆的喜樂。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3章;路加福音8章26-56節


靈命日糧 : 在上帝的膀臂中

讀經: 詩篇91篇1-2、14-16節


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詩篇91篇15節


牙醫使用鑽牙機時所發出的聲響,把5歲的莎莎嚇得從診療椅上一躍而起,並且拒絕再坐回去。醫生理解地點點頭,隨即就對莎莎的爸爸捷森說:「請你坐在診療椅上。」捷森以為這是要示範給女兒看這多麼容易,馬上坐了上去。但是接下來,醫生轉頭跟莎莎說:「現在妳可以爬上去,躺在爸爸身上哦!」爸爸穩固的膀臂把莎莎摟在懷裡,使她全然放鬆,牙醫才能繼續進行治療。

這一天,捷森學到一個重要的功課,明白天父的同在所帶來的安慰。他說:「有時候,上帝會讓我們自己走過那必須經歷的一切,但是祂向我顯明『我會與你同在』。」

詩篇91篇講述上帝的能力,以及祂的同在所帶來的安慰,使我們有力量去面對各種試煉。知道我們可以在上帝大能的膀臂裡安歇,會帶給我們極大的安慰,正如祂應許那些愛上帝的人說:「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15節)

生活中有許多無法避免的挑戰與考驗,我們也不可避免地必須經歷痛苦與磨難。但有上帝的膀臂堅定地環繞我們,我們便能面對危機與困境,並在你我因這些經歷而成長的過程中,讓上帝增強我們的信心。

— 許文榮

你現在正經歷什麼樣的考驗?
你如何提醒自己,上帝一直與你同在?

慈愛的天父,謝謝祢在我的境遇中與我同在,安慰我。求祢幫助我藉著這些困境,深切體會祢的同在。



全年讀經:
路得記1-4章;路加福音8章1-25節


靈命日糧 : 上帝,我聽見祢了!

讀經: 約翰福音10章1-11、16節


看門的就給祂開門,羊也聽祂的聲音。—約翰福音10章3節


當醫生將助聽器放進小寶寶瑞瑞的耳朵裡時,瑞瑞在媽媽懷裡使勁地扭動哭叫。但是在醫生啟動助聽器一會兒之後,瑞瑞就不再哭泣了,而且還張大眼睛,咧嘴笑了起來。因他可以聽見媽媽的聲音了,聽見媽媽安慰他、鼓勵他,並且喊他的名字。

小寶寶瑞瑞固然能聽見媽媽說話,但他仍需要協助,好讓他學習如何辨認媽媽的聲音,並且明白媽媽所說的是什麼意思。耶穌邀請人們進入類似的學習過程。一旦我們接受基督為救主,我們就成為祂所熟知的小羊,而且祂會親自引導我們(約翰福音10章3節)。當我們練習聆聽祂的聲音,就能越來越信靠祂、順服祂(4節)。

在舊約中,上帝透過先知說話。在新約裡,這位降世為人的耶穌直接向人們說話。今天,基督徒已獲得聖靈的能力,聖靈會幫助我們,瞭解與順從上帝的話語,也就是上帝所啟示並記載於聖經內的真理。耶穌會透過聖經以及祂的子民向我們說話,而我們可以藉著禱告直接與耶穌交談。當我們能夠認出上帝的聲音(祂所說的必定與聖經記載的完全一致),我們就會揚聲感恩讚嘆:「上帝啊,我聽見祢了!」

— 鄧書琪

本週上帝如何透過聖經向你啟示祂自己?
你要如何用上帝的智慧安慰與鼓勵有需要的人?

上帝,我聽見祢了!感謝祢讓我在讀聖經時,看到祢向我啟示的愛與真理,請幫助我接受並與人分享。



全年讀經:
士師記19-21章;路加福音7章31-50節


靈命日糧 : 領袖的特質

讀經: 詩篇72篇1-7節


他必降臨,像雨降在已割的草地上,如甘霖滋潤田地。—詩篇72篇6節


在2022年7月,當時在位的英國首相被迫下台,原因是許多人認為他缺乏誠信(但幾個月之後,新任命的首相也下台了!)。事件的起因,是衛生部長在出席一年一度的國家禱告早餐會之後,深感自己缺乏在公眾生活中所需要的誠信,因而引咎辭職。當其他的部長也相繼請辭的時候,首相才覺悟到自己必須下台。這舉世矚目的時刻,全源自一個和平的禱告會。

使徒保羅勸勉基督徒為政治領袖禱告(提摩太前書2章1-2節),而詩篇72篇為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指引。這首詩既是論述治理者的職責,也是幫助他們履行職責的禱文。詩人描述一位理想的領導者是公平與正直的人(1-2節),他為困苦人伸冤(4節),幫助窮乏人(12-13節),為受欺壓的人挺身而出(14節)。在他治理的日子,大地一片清明,有如「甘霖滋潤田地」(6節),使全地五穀豐登(3、7、16節)。雖然只有彌賽亞才能完美地承擔這樣的角色(11節),但還有比這更好的領導標準嗎?

一個國家的健全取決於執政者的誠信。請為我們的國家禱告,尋求像詩篇72篇中那樣的領袖,並藉著為他們禱告,幫助他們體現這首詩所描述的特質。

— 霍薛頓

你希望在一位領袖身上看見什麼特質?
你如何更常為地方與國家領導人禱告?

天父,請加添能力給我們的領袖,使他們成為公義、誠信又善良的人。



全年讀經:
士師記16-18章;路加福音7章1-3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