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分享你的信仰

讀經: 使徒行傳16章1-10節


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使徒行傳16章9節


在1701年,英國聖公會成立了福音傳播協會,差派宣教士前往全球各地宣揚福音。他們選擇了一句拉丁文作為協會的座右銘,意思是「來幫助我們!」(transiens adiuva nos)自從公元一世紀以來,這句話一直是對福音使者的呼召,因耶穌的跟隨者就是要將耶穌的慈愛和饒恕的信息,傳遞給一個迫切需要福音的世界。

這句座右銘「來幫助我們」來自使徒行傳16章所記述的「馬其頓的呼聲」。當時,使徒保羅與他的同工們到了小亞細亞西岸的特羅亞(現今的土耳其境內,8節),夜裡保羅看見一個異象,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9節)見了異象之後,使徒保羅與同工們就「隨即想要往馬其頓去」(10節),因為他們明白這個呼求極其重要。

上帝沒有呼召每個人都到海外宣教,但我們可以用禱告及奉獻支持那些海外宣教士。而且我們也可以在家裡、辦公室、鄰里或社區,將耶穌的好消息告訴別人。讓我們祈求這位良善的上帝,使我們能把福音帶給人們,好讓他們有機會能因認識耶穌而罪得赦免,這是我們可以給予人們的最大幫助。

— 柯貝爾

上帝正呼召你去何處與人分享你的信仰?
你要上帝如何幫助你,今天去向人傳福音?

慈愛的天父,祢差遣祢的兒子來拯救我們、擔當我們的罪。請裝備我成為福音的大使,讓人們知道只要相信並接受耶穌,就能得到饒恕和自由。



全年讀經:
申命記28-29章;馬可福音14章54-72節


靈命日糧 : 永恆的基業

讀經: 傳道書5章8-15節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禍患:就是財主積存資財,反害自己。—傳道書5章13節


經濟大蕭條時期,乾旱引起的沙塵暴使美國經濟雪上加霜。在這樣的時刻,堪薩斯州海華沙市的居民約翰.米爾本.戴維斯(John Millburn Davis)決定要使自己留名千古。作為一位白手起家且膝下無子的百萬富翁,戴維斯可以投資慈善事業或經濟發展,但他卻不惜耗費鉅資,請人為自己及已故的妻子雕塑十一座真人大小的石頭雕像,矗立在當地墓園。

戴維斯告訴記者厄尼.派爾(Ernie Pyle):「堪薩斯人很討厭我。」當地居民要他出資興建醫院、游泳池或公園等公共設施,但他只說:「這是我的錢,我愛怎麼花就怎麼花。」

所羅門王是他那個時代最富有的人,他寫道:「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傳道書5章10-11節)。所羅門王已經敏銳地察覺財富會帶來敗壞。

使徒保羅也明白財富的誘惑,因而選擇以自己的一生來服事耶穌。當他在羅馬監獄等候處決時,欣然寫道:「我現在被澆奠,……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後書4章6-7節)

那能持久留存的不是我們雕刻在石頭上的,也不是為自己囤積的,而是我們出於對他人、對上帝的愛所做的付出。這位上帝早已向我們展示如何去愛。

— 葛庭墨

你認為將來別人會怎樣記念你?
想到你留存的永恆基業,你可能需要做出什麼改變?

天父,求祢讓我願意為他人付出,幫助我今日就能從小事開始。

你是否常覺得時間不夠用?待辦事項很多,生活彷彿不斷跟時間賽跑......怎麼做才能有好的時間管理?歡迎瀏覽:



全年讀經:
申命記26-27章;馬可福音14章27-53節


靈命日糧 : 祂使我得滿足

讀經: 創世記25章29-34節


雅各熬湯,以掃從田野回來……對雅各說:「我累昏了……。」—創世記25章29-30節


有個人收到總計上千美元的外賣,有大蝦、土耳其烤肉、生菜沙拉和其他餐點。但他並沒有開辦派對,而且他也沒有點這些大雜燴,這全是他六歲兒子訂的外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這位爸爸將自己的手機給兒子在睡前玩了一下,沒想到男孩竟用手機從好幾家餐廳訂購這些昂貴的菜餚。爸爸問躲在被子裡的兒子:「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六歲的孩子小聲回答說:「那時我肚子好餓。」男孩對食物的慾望與幼稚,導致代價高昂的後果。

以掃對食物的慾望讓他付出遠比上千美元更高昂的代價。創世記25章記載,以掃又累又餓地對弟弟說:「我累昏了,求你把這紅湯給我喝」(30節)。雅各向以掃要了長子的名分,以作為交換(31節)。那時,長子的名分代表以掃身為家中長子的特殊地位,不但能領受上帝應許的福分、雙份的產業,還能成為家族中屬靈的領袖。但以掃卻因對食物的慾望而放棄了,他「吃了喝了」,「輕看了他長子的名分」(34節)。

當我們受到誘惑,渴望獲得某些事物時,千萬不要為了滿足慾望而使我們犯下代價高昂的錯誤及罪行。讓我們向天父求助,因為只有祂才能使心裡飢餓的人「得飽美物」(詩篇107篇9節)。

— 魏馬文

你何時曾為了滿足慾望而付上高昂的代價?
為何只有上帝能滿足你最深的渴望?

親愛的上帝,在我受到罪惡的誘惑時,請幫助我記得自己的屬靈身分,我是祢的兒女。



全年讀經:
申命記23-25章;馬可福音14章1-26節


靈命日糧 : 急難中求告

讀經: 詩篇118篇1-9節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祂就應允我,把我安置在寬闊之地。—詩篇118篇5節


在敘利亞的地震發生後,五歲的女孩姬南被困在兩層樓高的倒塌廢墟中。她一邊向救難人員求救,一邊以自己小小的身軀為她弟弟擋住四周的破瓦殘礫。她的求救聲令人心碎:「救我出來,我會為你做任何事,我可以作你的僕人。」

聖經詩篇多處記載詩人在急難中的哀求。例如在118篇,詩人說:「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5節)。雖然我們可能沒有經歷過被壓在坍塌的建築物底下,但在面對棘手的醫療診斷、經濟困難、不確定的未來,或失去親屬時,我們都能體會到那令人窒息的恐懼感。

在這些急難的時刻,我們可能會向上帝許諾,以交換祂的救援,但上帝不需要我們說服祂才給予幫助。祂允諾會回應我們的呼求,雖然或許不是立即救我們脫離水火,但祂會一直與我們同在,祂會幫助我們。我們無需害怕任何危難,包括死亡。我們可以像詩人那樣宣告:「在那幫助我的人中,有耶和華幫助我,所以我要看見那恨我的人遭報。」(7節)

上帝並沒有應允我們,會像姬南跟她弟弟一樣奇妙獲救,但我們可以信靠這位信實的上帝,祂將詩人帶到「寬闊之地」(5節)。上帝深知你我的處境,祂永不離棄我們,即使我們在面對生死關頭時也是如此。

— 陸明德

當你遭遇急難時,上帝如何展現祂的信實?
在困境中,你如何體會祂的同在?

親愛的天父,我向祢呼求,因為知道祢會垂聽。謝謝祢以信實與慈愛恩待我。



全年讀經:
申命記20-22章;馬可福音13章21-3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