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上帝賜恩典

讀經: 以弗所書4章4-8節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以弗所書4章7節


我在某所大學教授寫作課程,在批改一疊學生寫的文章時,其中一篇令我印象深刻。這篇文章實在寫得很好,但隨即我就意識到好得太過頭了。果然,在網路上稍做搜尋,就發現她是抄襲一篇網路文章。

我給這位學生發了封電郵,讓她知道她的伎倆已被識破。這份作業她得零分,但她可以重寫一篇文章以取得部分的分數。她回覆說:「我感到非常羞愧,也很抱歉。感謝你對我的寬容,這是我不配得到的。」但我明確地告訴她,我們每天都蒙受耶穌所賜的恩典,我豈能不以恩慈待她呢?

上帝所賜的恩典在許多方面提昇了我們的生命,救贖我們得以脫離自己的罪惡過犯。彼得說,上帝的恩典帶來救恩,「我們得救乃是因主耶穌的恩,⋯⋯這是我們所信的」(使徒行傳15章11節)。保羅說,這份恩典幫助我們不被罪惡轄制:「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羅馬書6章14節)。彼得還說,恩典讓我們能夠服事,「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得前書4章10節)。

上帝已將恩典白白地賜給我們(以弗所書4章7節),願你我能使用上帝所賜的恩典去關愛及鼓勵他人。

— 白德夫

在你的生命中,你何時最能感受到上帝的恩典?
今天你能以哪些方式讓人感受到意想不到的恩典?

滿有恩典的上帝,在我與他人互動時,幫助我能與他們分享祢的恩典。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9-20章;馬太福音18章21-35節


靈命日糧 : 滋潤人心的話

讀經: 箴言25章23-27節


有好消息從遠方來,就如拿涼水給口渴的人喝。—箴言25章25節


我女兒站在廚房裡大聲喊道:「媽媽,蜂蜜裡有一隻蒼蠅!」我用一句西方諺語打趣道:「一勺蜜比一桶醋能抓到更多蒼蠅。」雖然,這是我第一次不小心用蜂蜜捉到一隻蒼蠅,但我發覺所引用的這句現代諺語相當有智慧:善意的請求比尖酸刻薄的態度更容易說服人。

箴言這卷書收錄了許多上帝的靈所默示的智慧格言和諺語。這些啟發人心的話能指引我們,也教導我們重要的真理,讓我們知道如何以榮耀上帝的方式來生活。箴言有許多部分都特別著重於人際關係,包括我們的話語對他人深遠的影響。

所羅門王撰寫了箴言書部分的內容,他提醒讀者,作假見證陷害鄰舍會造成傷害(箴言25章18節),「讒謗人的舌頭」會破壞人際關係(23節)。所羅門王還發出警告,經常爭吵、說抱怨的話會令人疏遠(24節)。他也鼓勵讀者,當我們的言語傳遞好消息時,祝福就會臨到(25節)。

當我們努力實踐這些真理時,上帝的靈會幫助我們作出正確的應對(16章1節)。因祂所賜的能力,我們的話語可以使人感到窩心溫暖,神清氣爽。

— 夏莉珊

你何時曾體會話語帶來的深遠影響?
聖靈會如何帶領你說出滋潤人心的話?

天父,請幫助我在與人互動時,使用親切友善的話語,以祢的恩慈待人。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6-18章;馬太福音18章1-20節


靈命日糧 : 不再有偏見

讀經: 撒母耳記上16章1-7節


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多年前,朱莉•蘭茲曼(Julie Landsman)參加了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面試,應徵管弦樂團的首席法國圓號手。當時,為了避免評審團有偏見,所有的面試者都在屏風後面演奏樂曲。蘭茲曼在初選的表現出色,最終擊敗了其他競爭者。可是,當她從屏風後面走出來的時候,在清一色的男性評審員中有幾位對女性存有偏見,他們逕自走到會場後面,故意不理睬她。很顯然,蘭茲曼並不是他們心目中的理想人選。

當以色列人要求上帝設立一位君王,像別的國家一樣治理他們時,上帝應允了他們的請求,讓健壯俊美的掃羅成為他們的國王(撒母耳記上8章5節,9章2節)。但由於掃羅作王的頭幾年就背逆和不聽從上帝的命令,所以上帝就差派撒母耳前往伯利恆,要膏立一位新王(撒母耳記上16章1-13節)。當撒母耳見到耶西的長子以利押,就以為上帝揀選了他,因他身材魁梧、儀表出眾。但上帝卻挑戰撒母耳的思維說:「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7節)。最終,上帝揀選了大衛來治理祂的子民(12節)。

由此可見,上帝是看一個人的性格、意願和動機,去評估這人的能力和他是否為合適的人選。如今,上帝也要我們以這種方式去看待別人,注重一個人的內心而非外表或資歷。

— 魏馬文

不以個人的偏見去判斷人,為何至關重要?
對你而言,怎樣才算是合上帝心意的人?

慈悲的上帝,求祢幫助我不要以貌取人。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4-15章;馬太福音17章


靈命日糧 : 陌生的地方

讀經: 以斯帖記2章3-4、12-17節


焉知妳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以斯帖記4章14節


上帝啊,為什麼會這樣?這真的是祢對我們的計劃嗎?

作為一個丈夫和年幼孩子們的父親,當我不得不接受自己被診斷得了嚴重的癌症時,腦中飛快地閃過這個問題以及無數的疑問。此外,我們全家剛剛參加了一個短宣隊,看到了許多孩子接受耶穌成為個人的救主。上帝讓我們的服事有明顯的成效,我們是多麼喜樂,但如今叫人情何以堪?

當以斯帖從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被帶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時(以斯帖記2章8節),她可能會向上帝傾訴心中的疑惑。在父母過世之後,她的堂兄末底改就把她當作自己的女兒撫養(7節),但後來以斯帖被送進國王的後宮,最後成為王后(17節)。在開始時,末底改自然會擔心以斯帖的安危(11節)。及至後來兩人才意識到,上帝安排以斯帖進入權力中心,原來是為了要「挽救現今的危機」(4章14節,新譯本),即拯救她的同胞免於滅族之災(7-8章)。

很明顯,上帝將以斯帖安頓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是祂完美計劃中的一部分,祂對我也是一樣。當我開始和癌症展開長期抗戰後,有幸認識許多病友和護理人員,並有機會向他們分享我的信仰。上帝把你帶去什麼陌生的地方?你要相信祂!上帝是良善的,自有祂的美意(羅馬書11章33-36節)。

— 馮得恩

上帝曾於何時把你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為什麼你能信任祂完美的計劃?

親愛的上帝,即使我不明白祢的安排,仍請祢幫助我能全然信靠祢。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2-13章;馬太福音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