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基督降生的應許

讀經: 路加福音2章1-7節


伯利恆、以法他啊,⋯⋯-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彌迦書5章2節


在1962年11月,美國物理學家約翰·莫奇利(John William Mauchly)說:「我們不應該以為一般的男孩或女孩,無法操作一台個人電腦。」當時莫奇利的預言似乎不同凡響,但事實證明其準確度令人驚訝。如今,使用電腦或掌上型設備,是兒童最早學習的其中一項技能。

莫奇利的預言確實已經成真,而聖經中有關基督降臨那更重要的預言也已經應驗了。例如,彌迦書5章2節宣告:「伯利恆、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祂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上帝差遣耶穌降生在小小的伯利恆城,這標誌著祂是出自以色列的君王大衛的家族(參閱路加福音2章4-7節)。

聖經不僅準確地預言耶穌首次降臨,並且清楚指出耶穌必要再臨(使徒行傳1章11節)。耶穌向當時跟隨祂的眾門徒承諾,祂必再來接他們到祂那裡去(約翰福音14章1-4節)。

今年的聖誕節,當我們思考耶穌降生的預言已準確應驗時,願我們也深思,祂應許必要再來。求主幫助我們,為著與祂面對面的光輝榮耀時刻做好準備!

— 柯貝爾

基督降生預言的應驗,如何促使你敬拜讚美上帝?
耶穌應許必再來接我們,這如何影響你的許多決定?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讓耶穌降生,讓祂背負拯救和救贖的使命。感謝祢應許祂必會再來。



全年讀經:
西番雅書1-3章;啟示錄16章


靈命日糧 : 聖誕星

讀經: 馬太福音2章1-5、7-12節


他們看見那星,就大大地歡喜。—馬太福音2章10節


「如果你能找到那顆星,你就能找到回家的路。」這是我小時候,父親教我如何尋找北極星時所說的話。我父親在戰爭時期曾在武裝部隊服役,在某些危急時刻,他靠著夜空中的星星辨認方向,而得以生存。因此,他會確保我知道數個星座的名稱和位置,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夠找到北極星。知道那顆星的位置,意味著無論我身在何處都能保持方向感,朝著目標前進。

聖經提到另一顆至關重要的星。來自東方(現今的伊朗和伊拉克地區)的「幾個博士」是學識淵博之人,他們一直觀察夜空的星象,留意上帝為祂子民立的大君王將降生於何處。他們來到耶路撒冷,問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祂的星,特來拜祂。」(馬太福音2章1-2節)

天文學家並不知道在伯利恆上空的這顆星為何會出現,但聖經告訴我們,上帝造了這顆星,為要指引世人歸向耶穌這顆「明亮的晨星」(啟示錄22章16節)。基督降世為人是要拯救我們脫離罪惡,並引導我們歸向上帝。只要跟隨祂,我們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 龐雅各

今天你能以什麼實際的方法來跟隨耶穌?
本週你能做些什麼來與他人分享耶穌的愛?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祢就是那前往永恆天家的道路。懇求祢今天以祢的光引導我!



全年讀經:
哈巴谷書1-3章;啟示錄15章


靈命日糧 : 團契相交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15節


你們該彼此勸慰,互相建立。—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節


雖然我不清楚主日早上的崇拜結束後,負責關燈和鎖好教堂的人是誰,但我知道,那位會友當天必須較遲才能享用午餐。這是因為很多人喜歡在聚會結束後留下來,分享生活近況、人生抉擇、內心的問題及掙扎等等。在崇拜結束20分鐘後,環顧四周仍有許多人留下來熱切地彼此分享,是令人感到欣慰的事。

與其他基督徒團契交流,是我們活出基督樣式的重要部分。若沒有與其他信徒交流聯繫,我們將會錯失身為上帝兒女的許多益處。

舉個例子來說,保羅提到,眾信徒可以「彼此勸慰,互相建立」(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節)。希伯來書的作者也同樣勸勉眾信徒,不可停止聚會,因我們需要「彼此勸勉」(10章25節)。作者還說,當我們聚在一起時,能夠互相「激發愛心,勉勵行善」(24節)。

身為基督徒,我們當竭力為耶穌而活,預備自己忠心地服事,要「勉勵灰心的人」,也要「向眾人忍耐」(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4節)。當我們如此行,上帝必幫助我們享受真正的團契生活,也能「在彼此相處和對待眾人這方面,常常追求良善」(15節,新譯本)。

— 白德夫

與信徒交流會給你帶來什麼益處?
你如何幫助他人體驗基督裡的交流與團契?

親愛的上帝,請幫助我願意與人交流團契,時常以愛心和憐憫鼓勵他人。



全年讀經:
那鴻書1-3章;啟示錄14章


靈命日糧 : 高牆倒塌

讀經: 以弗所書2章11-22節


[耶穌]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以弗所書2章14節


自1961年,在德國有許多家庭和朋友都被迫分隔兩地。東德政府於該年建成柏林圍牆,以阻止東德人逃往西德。事實上,從1949年直到圍牆建成之日,估計已有超過250萬東德人逃到了西德。1987年,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站在圍牆前發表演說時,說了一句著名的話:「拆毀這圍牆。」他的這番言論正反映了一股改革的浪潮,而這股浪潮在1989年達到高峰,導致柏林圍牆被推倒,德國歡欣地統一。

使徒保羅提到,耶穌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以弗所書2章14節)。這道牆是指猶太人(上帝的選民)和外邦人(所有其他人)之間的隔閡,具體的象徵就是古時大希律王在耶路撒冷建造的聖殿修築的分隔牆(soreg)。那時,雖然外邦人可以看到聖殿的內院,但這道牆卻使他們只能待在外院。然而,耶穌為猶太人和外邦人帶來了「和睦」,使上帝和人之間能和好。祂藉著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14、16節)。這「和平的福音」讓所有的人因為相信耶穌基督而成為一體(17-18節)。

今天,許多事會使我們分裂。然而,上帝已藉著耶穌拆掉了分隔牆,讓我們努力活出在耶穌裡才能得到的和睦與合一吧!(19-22節)

— 馮得恩

你看見了哪些分隔牆?
你如何靠耶穌的能力去拆毀這些牆?

使人和睦的上帝啊,求祢幫助我,拆毀任何阻隔祢的真理和慈愛的牆。

耶穌帶來了「和睦」,使上帝與人之間能和好。讓所有的人因為相信祂而成為一體(以弗所書2章14-18節)。 點擊閱讀:



全年讀經:
彌迦書6-7章;啟示錄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