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反映耶穌的光

讀經: 馬太福音5章14-16節


你們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5章14節


在我與母親發生衝突之後,她終於願意跟我見面了。我們相約碰面的地點,距離我家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當我到達的時候,卻發現她早就離開了。我憤怒地寫了一則短信打算發給她,但在那時候,我感覺上帝提醒我要以愛去回應,於是我修改了原本的短信。我母親讀到這經過修改的短信後,打電話給我說:「妳跟以前不一樣了。」上帝使用我的短信,讓我母親開始想要認識耶穌,最終接受耶穌成為她個人的救主。

在馬太福音第5章,耶穌清楚指出,祂的門徒是世界的光(14節)。祂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16節)。我們一旦接受了基督成為個人的救主,我們就領受了聖靈的大能。祂會改變我們,使我們無論去哪裡,都能為上帝的愛與真理作見證,發出亮光。

藉著聖靈的大能,我們可以成為盼望與和平的喜樂之光,一天比一天更像耶穌。我們所做的每一件美好的事,變成一個感恩敬拜的行動,吸引別人看見你我活潑的信心。當我們順服聖靈的引導,就能藉著反映聖子耶穌的光,使天父得榮耀。

— 鄧書琪

你何時曾注意到有人反映出耶穌的光?
別人的善行如何促使你稱頌上帝?

耶穌啊,祢的愛發出了璀燦的光芒,求祢照亮我的生命,也透過我的生命綻放亮光,讓我可以將榮耀歸給天父,並鼓勵別人來信靠祢。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0-31章;腓利門書


靈命日糧 : 人人皆敬拜

讀經: 使徒行傳17章24-32節


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使徒行傳17章22節


最近我去了希臘的雅典,參觀了著名的古市集阿哥拉。這裡是古時哲學家教導眾人的地方,也是雅典人膜拜神祇之處。在雅典衛城的附近,我看到了阿波羅與宙斯的祭壇,而這裡也曾豎立女神雅典娜的雕像。

如今我們或許不再膜拜阿波羅或宙斯,但對各種神祇的敬拜絲毫不減。美國小說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警告說:「每個人都在敬拜。如果你敬拜金錢與物質,就永遠不會滿足;敬拜你的身體與美貌,就會總覺得自己醜;敬拜你的才智,就會覺得自己很愚蠢。」我們這個世代有自己的神祇,只是這些神祇都不會使人蒙福。

使徒保羅曾在阿哥拉的亞略巴古會議中,對雅典人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使徒行傳17章22節)。保羅接著描述那位創造萬物的獨一真神(24-26節);這位上帝要人們認識祂(27節),也透過耶穌的復活顯明祂自己(31節)。不像阿波羅和宙斯,這位上帝並非人手所造;不像敬拜金錢、外表或才智,敬拜這位上帝會使我們蒙福!

我們為了達到目的或獲得安全感而依賴的任何東西,都會成為我們的「神祇」。幸好,當每一個世上的神祇讓我們失望時,那位獨一真神正等著你我來認識祂(27節)。

— 霍薛頓

你看見現今社會正敬拜哪些「神祇」?
你依靠什麼使你的生命有意義、得平安?

天父,請饒恕我將財富、美貌、政治或別的事當作優先。我要從心裡的祭壇上除去這一切,單單敬拜祢。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27-29章;提多書3章


靈命日糧 : 都是值得的!

讀經: 路加福音14章25-33節


你們無論什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加福音14章33節


荷妮來自一個非基督教家庭,但一家人篤信宗教,他們對信仰的探討總是枯燥且只停留在理論層面。荷妮說:「我一直按照禱告文來禱告,但從未聽見任何回應。」

過後她開始讀聖經,逐漸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後來荷妮接受了主耶穌,她如此形容那個關鍵時刻:「我聽見心中一個清晰的聲音說:『妳已經聽夠了,看夠了,現在妳只需要相信。』」但荷妮面臨一個難題:她的父親。她回想當時的情景說:「我爸爸的反應,就像維蘇威火山爆發一樣。」

當耶穌在世上時,群眾跟隨祂(路加福音14章25節)。我們不知群眾在尋找什麼,但耶穌在尋找門徒。成為門徒需付代價,耶穌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26節)。祂用蓋樓房的比喻說:「你們哪一個……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28節)耶穌並非要我們不愛家人,而是要我們以祂為最優先。祂說:「你們無論什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33節)

荷妮深愛她的家人,但她總結說:「無論付出什麼代價,我覺得都是值得的!」當耶穌引領你來跟隨祂時,你需要放棄什麼呢?

— 葛庭墨

你如何認識並接受耶穌為救主?
你付出了什麼代價來跟隨祂?

天父,幫助我能將祢的愛子放在首位,而不是看重這世界所提供的一切。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24-26章;提多書2章


靈命日糧 : 上帝的蔭庇

讀經: 詩篇61篇


我要永遠住在祢的帳幕裡,我要投靠在祢翅膀下的隱密處!—詩篇61篇4節


在我們公寓大樓附近的池塘裡,有幾對加拿大鵝生了一些鵝寶寶。這些小鵝毛茸茸的,可愛極了。當我繞著池塘散步或跑步時,很難不多看牠們兩眼。但我已學會避免眼神接觸,並與鵝保持距離。否則,這些鵝寶寶的父母為了保護幼鵝,一旦開始懷疑我可能會造成威脅,就會發出嘎嘎聲,並且啄我、追趕我!

這些鵝寶寶的父母保護幼鳥的畫面,也被詩人用來描述上帝以慈愛保護祂的兒女(詩篇91篇4節)。然而,在詩篇61篇,詩人大衛似乎感受不到上帝這樣的看顧。雖然,大衛先前已體驗過上帝是他的「避難所,堅固台」(3節),但這個時候他「從地極」絕望地求告上帝:「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2節)。他渴望再一次「投靠在[上帝]翅膀下的隱密處」(4節)。

當大衛向上帝傾訴自己的痛苦並渴望得到蔭庇時,他因知道上帝垂聽了他的懇求而得到了安慰(5節)。因著上帝的信實,他要永遠歌頌上帝的名(8節)。

就像詩人一樣,當我們感受不到上帝的愛時,我們可以奔向祂的懷抱,確信即使在痛苦中,祂也與我們同在。祂會保護和照顧我們,就像母鳥極力保護幼鳥一樣。

— 白茉妮

回想上帝對你的保護和看顧,如何使你得到鼓勵?
你曾如何經歷上帝的看顧?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如此愛我、保護我。求祢幫助我,在祢慈愛的看顧下得享平安穩妥。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22-23章;提多書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