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重獲新生

讀經: 約翰福音6章5-13節


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約翰福音6章12節


薛普勒(Shawn Seipler)因職務所需,經常需要出差。每當他離開旅館,總是想:旅館會如何處理沒用完的肥皂?薛普勒相信,這些數以百萬計沒用完的肥皂,除了被當成垃圾丟進掩埋場之外,還能重獲新生。於是,他開創一個社會企業「潔世」,從八千多個旅館、郵輪以及度假酒店,回收上百萬磅的剩餘肥皂,經過消毒,重新製作成「再生皂」。然後把這些再生皂送到一百多個國家,提供給有需要的人使用,幫助他們預防與衛生有關的疾病,也避免因染病而死亡。

正如薛普勒說:「我知道這聽起來好笑,但是您旅館房間洗手台用剩的一小塊肥皂,還真能救人性命。」

將剩下或污穢的收集起來,然後賦予新生命,這正是救主耶穌一個愛的特質。祂在用五個大麥餅和兩條小魚,餵飽了五千人之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約翰福音6章12節)

有時我們會感覺自己一無是處,但上帝卻視我們為祂奇妙的創造。在祂眼中,我們不是被淘汰的,我們具備上帝賦予的潛能去做新國度的工作。哥林多後書5章17節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為何我們能成為新造的人?因基督在我們裡面。

— 雷翠霞

你曾在何時感覺自己沒什麼用處?
耶穌如何給了你新生命?

親愛的天父,當我覺得自己一文不值的時候,求祢幫助我看到,我在祢裡面已經有了新生命。



全年讀經:
約伯記1-2章;使徒行傳7章22-43節


靈命日糧 : 上帝的大能

讀經: 出埃及記14章21-23、26-31節


以色列人看見耶和華……大能的手,就敬畏耶和華。—出埃及記14章31節,新譯本


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了,颶風的威力竟然改變了壯闊的密西西比河的流向。在2021年8月,當颶風艾達於路易斯安那州海岸登陸時,發生了驚人的結果──河水倒流,就是河水實際上是流向上游,且長達數小時。

據專家估計,颶風在其生命週期內消耗的能量相當於一萬顆核彈!這股改變河水流向的超凡力量,讓我聯想到記載在出埃及記那更重要的「河水倒流」現象,現在我可以理解當時以色列人的反應。

那時候,以色列人被埃及人奴役了數百年。以色列人在逃離埃及的路程中走到了紅海邊緣,在他們前面是一片茫茫大海,後面是全副武裝的埃及軍隊。在那種看似無路可逃的情況下,「耶和華便用大東風,使海水一夜退去,……海就成了乾地。以色列人下海中走乾地」(出埃及記14章21-22節)。以色列人在這不可思議的大能中獲得拯救,他們「就敬畏耶和華」(31節)。

經歷了上帝無窮無盡的大能,以色列人對上帝的敬畏油然而生,但除此之外,他們還「信服」上帝(31節)。

當我們從大自然的威力看到上帝的能力時,讓我們也對上帝心存敬畏,並且信服祂。

— 夏莉珊

你何時曾在大自然的威力中看到上帝的大能?
這如何令你更信服上帝?

創造萬物的上帝,當我看到祢在大自然中展現的大能時,求祢幫助我更加信靠祢。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9-10章;使徒行傳7章1-21節


靈命日糧 : 聽道而信道

讀經: 羅馬書10章8-17節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馬書10章17節


包牧師因為受傷而影響了聲帶,使他陷入長達十五年的危機和抑鬱之中。他心想,一個不能說話的牧師還可以做些什麼呢?他苦苦思索這個問題,向上帝傾訴他的悲傷和困惑。他回憶說:「當時我只知道要做一件事,就是追尋上帝的話語。」隨著他花更多時間閱讀聖經,他對上帝的愛也與日俱增,他說﹕「我畢生致力於吸收和沉浸在聖經中,因為信道是從聽道而來,也就是聽從上帝的話語。」

在使徒保羅寫給羅馬人的書信中,我們讀到「信道是從聽道來的」。保羅渴望他所有的猶太同胞都相信基督並得到救恩(羅馬書10章9節)。要怎麼讓他們相信呢?就是要建立起他們的信心,因為「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17節)。

包牧師尋求領受並相信基督的話語,尤其是當他閱讀聖經時更是如此。他每天只能說話一小時,並且說話時喉嚨會感到疼痛。然而當他反覆咀嚼聖經中的話語時,就能不斷地得到從上帝而來的平安和滿足。同樣地,你我身陷困境時,也可以相信耶穌會透過祂的話語扶持我們。無論我們面臨什麼挑戰,當我們聽祂的話語時,祂會增加我們的信心。

— 潘艾梅

反覆默想聖經經文如何加強你的信心?
即使生命充滿挑戰,你如何從中得到滿足?

慈愛的上帝,即使我陷入困境,痛苦難當,祢仍賜給我盼望。求祢將我塑造成合祢心意的人。

當我們閱讀聖經,上帝會藉着祂的話語和自我啟示來向我們說話,增加我們的信心。歡迎點擊連結: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6-8章;使徒行傳6章


靈命日糧 : 切實相愛

讀經: 彼得前書4章7-11節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詩篇133篇1節


現場有十多支隊伍,每隊由三人組成,三人並肩站立,準備進行三人四足綁腿賽跑。站在中間的人與站在他左右的人在腳踝和膝蓋處,用彩色布條緊緊地綁在一起,每個隊伍都將目光鎖定在終點線上。哨聲一響,各個隊伍都往前衝。大多數人都跌倒而且很難再站起來,一些隊伍選擇跳躍而不是步行,有些人則乾脆放棄。但其中一隊卻稍微延遲開始,他們先確定了策略,然後在前進的過程中互相溝通、同心協力。雖然他們一路跌跌撞撞,但仍堅持繼續前進,很快地,他們就越過了其他隊伍。他們因為願意彼此合作,一步步向前邁進,使他們能夠一起衝過終點線。

在基督徒的群體中為上帝而活,有時會讓人感覺就像在三人四足的賽跑中試圖前進一樣,令人沮喪。當我們與意見不同的人互動時,常會一路磕磕絆絆。

彼得談到祈禱、款待,以及運用自己的恩賜,使我們在世上的日子能與主內肢體合而為一。他敦促信徒要「彼此切實相愛」(彼得前書4章8節);互相款待,不抱怨;要「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10節)。當我們祈求上帝幫助我們與人溝通和合作時,我們可以向世人展示如何欣賞彼此的差異,同時又能團結一致,和諧共處。

— 鄧書琪

你曾在何時經歷與你差異很大的人共事的困難?
上帝如何幫助你?

全能的上帝,當我學習像祢一樣去愛人的時候,求祢幫助我與他人溝通、合作。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3-5章;使徒行傳5章22-4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