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你們要去
讀經:
你不要以給我們的主作見證為恥,……總要按上帝的能力,與我為福音同受苦難。—提摩太後書1章8節
益德熱衷於向人傳講耶穌。他在一個南亞國家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向一群教會領袖講解提摩太後書。益德要他們留意使徒保羅給提摩太的臨別贈言,勸勉他們不要以傳福音為恥,反倒要像使徒保羅一樣,為福音的緣故忍受苦難和逼迫(提摩太後書1章8-9節)。幾天後,益德才知道那個國家嚴禁人們傳福音和相信基督。他深切關心這些領袖的境況,便懇求上帝讓他們能持守信仰,也能大膽、熱切地繼續傳揚福音。
使徒保羅深知傳福音所面對的危難。他曾為了福音被關在監獄裡一段時間(8、16節);為了傳道遭受許多苦難(11-12節),包括被毆打、受鞭打和被石頭打(參閱哥林多後書11章23-29節)。但沒有任何事能阻止使徒保羅向人傳講耶穌。他秉持著什麼理念呢?他說:「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立比書1章21節)。使徒保羅活著是為了向人傳講基督,他知道自己若死了,就與耶穌同在。使徒保羅提醒提摩太,聖靈會使他得到能力(提摩太後書1章7節)。
上帝呼召所有的基督徒,無論我們身在何處──是在國內或在國外──都要向人傳講耶穌。即使我們可能會受苦,但祂就在你我身邊。
— 柯愛莉
你曾為了傳福音而忍受哪些苦難?
親愛的上帝,我希望其他人能像我一樣認識祢!
請藉著聖靈使我有能力,去告訴他們關於祢的好消息。
靈命日糧 : 驚嘆!
讀經:
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路加福音11章31節
在參觀一個靈修營地時,那裡極好的環境讓我們一行人不禁連連驚嘆:「哇!」有人以巨資購得這個營地,是為了讓教會和機構同工有一個休息和重振活力的地方。那些具有設計美感的大號雙層床(或上下鋪),以及有特大號床的套房,真是令人嘆為觀止。那設備完善的廚房和用餐區,也讓所有人大開眼界。我們以為這就是所有令人驚嘆之處,卻沒想到還有更多讓人驚艷的地方,包括一個符合標準尺寸的室內籃球場。這個靈修營地處處都令人由衷驚嘆:「哇!」
當示巴女王去古城耶路撒冷拜訪所羅門王,也發出類似「哇!」的驚嘆。她「看見所羅門的一切智慧和他建造的宮殿、⋯⋯就驚奇得不知所措」(列王紀上10章4-5節,新譯本)。幾百年後,大衛王的另一個後裔耶穌,以不同的方式讓人驚嘆。凡祂所到之處,人們都因祂的智慧和所行的奇事感到驚訝(路加福音4章36節),祂要眾人看到「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11章31節)。耶穌那令人驚嘆的事工是讓人的罪得到赦免,那是祂付上極大的代價,犧牲生命完成的救贖大工。祂歡迎所有願意歸向祂的人,這些人必會經歷祂的美善和恩典,從今直到永遠歌頌祂,並且讚嘆:「哇!」
— 簡恩德
若你還沒藉著耶穌經歷上帝的美善,
是什麼攔阻了你呢?
親愛的耶穌,請繼續打開我的眼睛和心靈,
讓我看見祢多麼奇妙。
靈命日糧 : 唱新歌
讀經:
上帝啊,我要向祢唱新歌。—詩篇144篇9節
美國雕塑家薩賓.霍華德(Sabin Howard)於2024年完成一個栩栩如生、血淚交織的雕塑作品《士兵的旅程》。在這約18米長的浮雕上,霍華德雕刻出38個立體青銅人像,生動描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士兵的生涯。霍華德依序刻劃出士兵與家人心碎地告別,出發時的意氣風發,以及戰爭的恐怖場景。最後我們看到士兵退伍返鄉,他女兒凝視著他翻轉過來的頭盔,預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
霍華德試圖找到貫穿人性的主線,即人類能成為偉大,也能墮落到有如禽獸一般。戰爭便揭露了這個事實。
詩人大衛深知戰爭血淋淋的結果,但他也明白為對抗邪惡而發動戰爭的必要性,因此他讚美這位教導他的手爭戰的上帝(詩篇144篇1節)。然而,他也畏懼戰爭,祈求上帝救他脫離殺人的刀(10節)。詩人大衛希望有一天年輕人不再死於戰爭,男子「都像旺盛的樹木」,女子「如同殿四角的柱子」(12節,新譯本)。到那日,「沒有人闖進來搶奪,也沒有人出去爭戰。我們的街市上也沒有哭號的聲音」(14節)。
回首過去,我們緬懷在戰爭中犧牲的人們。展望未來,我們要與詩人大衛一同高唱:「上帝啊,我要向祢唱新歌。」(9節)
— 葛庭墨
你可以做些什麼來促進和平?
天父,我們緬懷在戰火下犧牲的人,
渴望祢所賜永遠的和平。
靈命日糧 : 重燃盼望
讀經:
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也要向眾人忍耐。—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4節
騰輝很納悶,為何18歲的兒子曉風最近會花這麼多時間待在圖書館?曉風患有自閉症,很少與人交談,通常放學後就直接回家。是什麼改變了他?一番追問之下,曉風終於回答說:「我跟哲文一起讀書。」
哲文是曉風的同學,注意到曉風有學習障礙,便邀他一起唸書。哲文是曉風十八年來的第一個朋友。這段剛萌芽的友誼大大鼓舞心灰意冷的騰輝,因他早已不敢盼望兒子會交到朋友。
因著有人願意關心另一個有需要的人,並在對方身邊提供協助,便能使對方重新燃起盼望。使徒保羅在服事初代教會時,也明白眾信徒要持守對耶穌的盼望,也是如此。信徒要「警醒謹守」(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6節),盼望耶穌再來,就必須彼此扶持(11節),特別是幫助那些面對困難的人。
因此,儘管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活出愛、過著討上帝喜悅的生活(4章1、10節),使徒保羅仍提醒他們,要「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5章14節)。當我們注意到,有些基督徒活在恐懼、焦慮或沮喪中,我們就可以在他身邊,靜靜地陪伴他,聽他傾訴,鼓勵他,上帝會使用我們讓對方得到力量和勇氣,並且繼續對耶穌滿有盼望。
— 吳婕寧
你能做些什麼向他們表達關懷之意?
親愛的上帝,請幫助我關懷那些沮喪和軟弱的人,
使他們能重新燃起對耶穌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