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不要咒詛

讀經: 民數記24章10-19節


有星要出於雅各,有杖要興於以色列。—民數記24章17節


莎士比亞罵人的技巧十分高超,演員貝瑞‧克萊夫(Barry Kraft)在他所寫的一本書中(Shakespeare Insult Generator),收集了很多在莎劇中鮮為人知、罵人不帶髒字的例子。比如想貶低某人時,你可以說:「汝雖夸夸其談,實乃無名鼠輩。」比起你說:「你只會滿口吹噓,自己也不見得有多高明,根本是個無賴!」是不是更有創意呢?

克萊夫的這本書讓人讀了覺得很有趣。但古時有一位摩押王不但僱請一位神秘的先知來辱罵以色列人,還要他公開咒詛他們。摩押王巴勒對先知巴蘭說:「求你來為我咒詛他們」(民數記22章6節)。沒想到巴蘭卻反而多次祝福以色列人,令國王大為光惱火(24章10節)。在巴蘭的祝福中有這麼一段預言:「我看祂卻不在現時,我望祂卻不在近日」(17節)。顯然巴蘭所說的那個人尚未出現,而那個人究竟是誰呢?線索就在下一句經文,「有星要出於雅各,有杖要興於以色列」(17節)。有一天,這顆「星」將帶領智者找到上帝應許的那個嬰孩(馬太福音2章1-2節)。

這位對彌賽亞一無所知的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先知,向世人揭露一個未來將出現的徵兆,宣告彌賽亞的降臨。雖然這預言的來源出人意外,但所帶來的並非咒詛,而是祝福。

— 葛庭墨

民數記24章使你對基督降生有什麼新的領悟?
有人抵擋上帝的工作時,這領悟如何改變你應對的方式?

上帝啊,求祢使我看見,祢的手正在每一件事上動工。



全年讀經:
彌迦書1-3章;啟示錄11章


靈命日糧 : 因信立穩

讀經: 以賽亞書7章1-9節


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以賽亞書7章9節


諾基亞(Nokia)在1998年躍升為全球銷量最高的手機公司,1999年其獲利甚至高達約40億美金。但到了2011年,諾基亞的銷售量銳減,沒多久這個沒落的手機品牌就被微軟所收購。諾基亞的手機部門之所以全軍覆沒,其中一個原因是該公司一種恐懼害怕的企業文化,結果導致災難性的決策。該公司的經理階層都不敢說出諾基亞手機操作系統低劣,以及其他設計方面的問題,因為他們害怕被解雇。

聖經記載猶大王亞哈斯和他的百姓都面臨極大的恐懼,他們的心都震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以賽亞書7章2節)。因為他們得知以色列王和亞蘭(敘利亞)王結盟,兩國聯軍準備要攻佔猶大國(5-6節)。雖然上帝藉著以賽亞鼓勵亞哈斯,告訴他敵人的惡謀「必立不住」(7節),但這名昏君卻因懼怕而選擇與亞述同盟,臣服在這超級強權的國王面前(列王紀下16章7-8節)。即使上帝說:「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以賽亞書7章9節),亞哈斯依然不信靠上帝。

希伯來書的作者讓我們瞭解,現今你我應如何靠信心立穩,他說:「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10章23節)。讓我們繼續奮勇前進,不要「退後」(39節),因聖靈會賜予我們力量,使我們能信靠耶穌。

— 馮得恩

你的信心何時曾受到考驗?
上帝如何鼓勵你堅定立穩?

天父,求祢賜下我所需的信心,幫助我能堅穩站立。



全年讀經:
約拿書1-4章;啟示錄10章


靈命日糧 : 聖誕奇蹟

讀經: 羅馬書8章1-10節


上帝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羅馬書8章3節


在一次的車庫銷售活動,我在一個破舊的厚紙箱裡,發現了一套耶穌降生場景的擺設品。當我拿起嬰孩耶穌的小雕像時,發現它的雕工精細。這名新生兒並不是閉著雙眼被包裹在襁褓之中,而是清醒地將雙臂伸到毯子外面,並且張開雙手、攤開十隻手指頭,像是在對人們說:「我在這裡!」

這個小雕像具體而微地呈現了聖誕奇蹟──上帝差派祂的獨生子,成為人的樣式來到世上。嬰孩耶穌日漸長大,祂的小手開始抓著玩具。多年後,祂會手握經卷。開始傳道之前,祂的手還會打造家具。祂剛出生時那雙圓潤且完美的小腳,在年歲漸長之後就開始走遍各城各鄉,讓人們得著教導和醫治。當祂在世上的生命終結之時,這雙手腳被長釘刺穿,使祂的身體被懸掛在十字架上。

羅馬書8章3節說:「上帝宣告罪再也不能控制我們,因為祂把自己的兒子交了出來,在肉身裡為我們作了贖罪祭」(新普及譯本)。若我們接受耶穌為了償還我們的罪債所做的犧牲,將自己的生命交給祂,就能脫離罪惡的枷鎖。因為上帝的兒子為我們降生,成為一個活生生、會扭動、會蹬腿的嬰兒,使我們能與上帝和好,並且擁有與祂同住、永生的確據。

— 史珍妮

在聖誕節時,歡慶耶穌降生與慶祝聖誕,
你認為兩者有何不同?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差派耶穌成為嬰孩來到世上,救我脫離罪惡與死亡的枷鎖。



全年讀經:
俄巴底亞書;啟示錄9章


靈命日糧 : 不多也不少

讀經: 箴言30章7-9節


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箴言30章8節


在電影《屋頂上的提琴手》中,窮苦的牛奶工人泰維誠實地與上帝談論祂的經濟學:「祢創造了很多很多窮人。我當然知道,貧窮並不可恥,但也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所以如果我有一筆小錢,有什麼不好?如果我是一個有錢人,會打亂什麼偉大又永恆的計劃嗎?」

在作家沙勒姆·亞拉克姆(Sholem Aleichem)寫下泰維說的這段話的許多世紀之前,聖經箴言記載,亞古珥向上帝發出同樣真誠但又有些不同的禱告。他懇求上帝使他既不貧窮也不富足,只要賜給他「需用的飲食」(箴言30章8節)。亞古珥知道,擁有「太多」會讓他心高氣傲,變成看重利益的實用主義者,否定了上帝的作為。此外,他還請求上帝不要使他變得「貧窮」,以免他去偷別人的東西,使上帝的名蒙羞(9節)。亞古珥承認上帝是他唯一的供應者,並請求上帝只要滿足他的日常生活所需,「剛好夠用」就好。他的禱告顯明了他全然倚靠上帝,以及單單在上帝裡面得到的滿足。

願我們也有亞古珥的心態,承認上帝是我們一切所有的供應者。當我們盡力做一個治理錢財的好管家,以榮耀上帝的名時,願我們都能在祂面前過知足的生活,知道祂的供應不是「剛好夠用」,而是綽綽有餘。

— 魏馬文

你要如何全然倚靠上帝,並在祂裡面得著滿足?
你如何對上帝的信實表達你的感恩之情?

上帝啊,祢是我們的供應者,請幫助我滿足於祢所供應的一切。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7-9章;啟示錄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