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彼此關照

讀經: 撒迦利亞書7章4-10節


各人以慈愛憐憫弟兄。—撒迦利亞書7章9節


現年77歲的荷西是一位代課老師,他已經在車上住了八年。這位老人家每天晚上都睡在他那台1997年出廠的福特雷鳥車上。他會仔細檢查汽車電池,因那是他晚上用電腦工作的電力來源。他省下租屋的開支,並將錢寄給住在墨西哥的眾多家庭成員,因為他們比他更需要這筆錢。每天一大清早,荷西以前教過的一位學生都會看到他在後車廂翻找物品。這個學生說:「我覺得需要為他做點什麼。」所以,他發起群眾募資,並在幾週後交給荷西一張支票,讓他能租房子住。

雖然聖經一再教導我們要互相照應,但有時我們會因看重自己的需要而難以實行。先知撒迦利亞責備以色列人,他們不敬拜上帝,也不彼此服事,而只「為自己吃、為自己喝」(撒迦利亞書7章6節)。他們忽視所屬的群體生活,漠視他們鄰舍的需要。因此,撒迦利亞明確地講述上帝的命令:人們「要按至理判斷,各人以慈愛憐憫弟兄。不可欺壓寡婦、孤兒、寄居的和貧窮人」(9-10節)。

我們很容易只專注於自己的需求,但上帝要我們關懷他人的需要,因這是對上帝忠誠的表現。在上帝的經濟體系中,會有充裕的資源供給每個人,而慈愛的上帝選擇使用我們將這份充裕分給別人。

— 郭惟恩

哪些人是你有責任要照顧的?
在怎樣的情況下,你曾只專注於自己的需要?

上帝,求祢開闊我的眼界,讓我能看見並關懷鄰舍的需要。



全年讀經:
約伯記41-42章;使徒行傳16章22-40節


靈命日糧 : 夢幻組合

讀經: 羅馬書12章3-8節


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羅馬書12章5節


梅蘭妮和特雷弗這對朋友一同徒步走了數公里的山路。然而,若沒有彼此合作,兩人都無法獨自完成路程。梅蘭妮有先天性脊柱裂,必須靠輪椅代步;特雷弗則因青光眼而失明。兩人都明白自己能補足對方的缺憾,是共享科羅拉多州野外風光的完美搭檔。特雷弗背著梅蘭妮走這條山路,而梅蘭妮則為特雷弗指引方向。他們自稱是「夢幻組合」。

保羅對眾信徒(即基督的身體)的描述也類似一種「夢幻組合」。他勸羅馬教會的信徒,要明白他們個人的恩賜能使更大的群體得著益處。我們的身體是由許多肢體組合而成,每個肢體都有不同的功用,但合在一起就成為一個屬靈的身體,我們所得的恩賜是為著服事,是要讓教會眾人都得著益處(羅馬書12章5節)。不論是給予、勉勵、教導或其他屬靈的恩賜,保羅吩咐我們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恩賜,看作是屬於所有其他人的(5-8節)。

梅蘭妮和特雷弗並不專注於自己所缺少的,也不以自己能擁有對方所缺少的而心高氣傲。他們反而樂意獻出自己的「恩賜」彼此服事,因為他們明白合作能創造雙贏。願我們也能為著基督的緣故,將上帝賜給我們的恩賜,毫無保留地與眾弟兄姐妹的恩賜結合在一起。

— 洪可婷

上帝賜給你哪些恩賜和能力?
你如何與身邊的人分享這些恩賜和能力?

天父,幫助我明白如何運用我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使基督的身體得著益處。



全年讀經:
約伯記38-40章;使徒行傳16章1-21節


靈命日糧 : 愛的食物

讀經: 路加福音22章14-20節


[耶穌]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路加福音22章19節


我到朋友家中參加了一場生日派對,女主人精心的佈置,預備的禮物和食物(這是最棒的部分),都是以壽星最喜歡的事物為考量。因為小壽星喜愛牛排、沙拉,以及白巧克力覆盆子蛋糕,所以女主人就烤了牛排,做了菠菜沙拉,還訂了壽星最喜歡的那種蛋糕。這些食物都表達了女主人要對小壽星說:「我愛你!」

聖經記載了許多盛會、餐宴和節期,將具體的飲宴與稱頌上帝的信實連繫起來。在逾越節、七七節以及每月的月朔所舉辦的筵席,都包含在以色列人敬拜上帝的獻祭制度之中(參閱民數記28章11-31節)。在詩篇23篇5節提到,上帝預備了一桌豐盛的筵席,從席間的杯子中滿溢出愛與憐憫。聖經描繪的食物和酒,最豐盛的宴席可說是耶穌擘開的餅和舉起的杯,這餅與杯預表了祂藉著十字架的死所賜給我們的救恩。祂也邀請我們拿起這餅和杯,「為的是紀念[祂]」(路加福音22章19節)。

今天,當你用餐的時候,不妨花一點時間思想上帝,祂創造了人的口和胃,然後藉著所賜給我們的食物,述說了祂的愛並稱頌祂的信實。我們的上帝與忠心的信徒共享盛宴,祂完美地供應我們極大的需求,對我們說:「我愛你!」

— 莫麗莎

你在慶祝的時候,最喜歡準備哪種食物?
今天當你享用食物時,要如何感謝上帝?

上帝,我感謝祢。祢信實地供應我的需要,不但賜給我日用的飲食,更賜給我寶貴的救恩。

因著愛,上帝除去我們的罪,並留下祂恩典和赦罪的馨香之氣。歡迎點擊連結:



全年讀經:
約伯記36-37章;使徒行傳15章22-41節


靈命日糧 : 忙碌與等待

讀經: 撒母耳記上22章1-5節


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我再說,要等候耶和華!—詩篇27篇14節


「那麼多閒暇時間我們要做什麼?」在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因斯於1930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探討了這個問題。凱因斯認為,在未來一百年內,科技與經濟的發展將使人類有更多閒暇時間,因為將來人們每天只需要工作3小時,一週共15小時。

從凱因斯發表這篇著名的文章至今已超過90年。但科技並未創造更多閒暇時間,反而使我們比以前更忙碌。我們每天的日程表都排得滿滿,雖然日常事務如交通和飲食準備不再像以前那麼花時間,但我們還是每天忙忙碌碌。

在大衛的生活中有一個引人矚目的事件,讓我們看見如何在忙亂的生活中保持安穩。當大衛躲避掃羅王的追殺時,大衛懇請摩押王:「求你容我父母搬來,住在你們這裡,等我知道上帝要為我怎樣行」(撒母耳記上22章3節)。大衛被俗事纏身,一方面要躲避掃羅的謀害,另一方面要供應家人的生活。但即使在匆忙中,他仍然保留時間等候上帝。

當我們的生活忙得團團轉時,我們可以信靠這位賜我們平安的上帝(以賽亞書26章3節)。大衛的這句話最經典,他說:「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詩篇27篇14節)

— 龐雅各

在忙碌的生活中,你要如何學習等候上帝?
今天你在哪方面需要上帝幫助你來信靠祂?

天父,祢是我在忙亂中平靜安穩的力量。謝謝祢在我倚靠祢時,將祢的平安賜給我。



全年讀經:
約伯記34-35章;使徒行傳15章1-2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