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與年齡無關

讀經: 提摩太前書4章6-13節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摩太前書4章12節


年輕不應該成為任何人獲得成功的攔阻,當然也包括11歲的米凱拉(Mikaila Ulmer)。她不是擺攤賣檸檬水,而是創立檸檬水企業。米凱拉以祖母的配方開始了「我和蜜蜂檸檬水」的生意,最終在《創智贏家》節目中獲得六萬美元的投資。她還與一間連鎖超市簽約,在55間門市銷售她的檸檬水。

米凱拉的動力和夢想,讓我們想到保羅對提摩太說的一句話﹕「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提摩太前書4章12節)

提摩太雖然不像米凱拉年紀那麼小,但他應該比他大部分的會眾年輕得多。他曾與使徒保羅一起同工,但還是有人認為他不夠成熟,無法領導他們。保羅並沒有讓提摩太憑資歷證明自己,而是鼓勵他以言語、生活方式、愛會眾、實踐信仰,以及在男女關係上保持純潔,以此來表現出屬靈的成熟(12節)。如果他以敬虔的榜樣為憑據,就沒有人會質疑他作教師和牧師的資格了。

無論你我的年齡幾何,都可以影響這個世界。我們可以靠著上帝所賜下的能力,為別人樹立以基督為中心的榜樣。願上帝以福音塑造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無論是17歲還是70歲,都有資格與人分享福音。

— 魏馬文

上帝如何使你的靈命和服事逐步成熟老練?
為什麼年齡不是你能否服事耶穌最主要的因素?

天父,我若成為他人的絆腳石,求祢饒恕我。請幫助我在言語、信心和愛心上都能做他人的好榜樣。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3-24章;路加福音19章1-27節


靈命日糧 : 安全獲救

讀經: 撒母耳記下22章13-20節


祂從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從大水中拉上來。—撒母耳記下22章17節


一個小女孩穿著及膝的橡膠長靴,在她父親關切的注視下,蹚過一條淺水的小溪。當她涉水順流而下時,水越來越深,甚至漫過她的膠靴,以致無法舉步前行,她大聲喊道﹕「爸爸,我被卡住了!」她父親三步併成兩步來到她身邊,解救她脫離困境,把她拉到河邊的草地上。小女孩一邊脫下靴子把水倒出來,一邊開懷大笑!

詩人大衛在上帝把他從仇敵手中救出來之後,應該也曾花時間坐下來,脫下靴子,讓那如釋重負的感覺充滿他的心靈。大衛寫了一首詩歌表達了他的感受:「我要求告當讚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撒母耳記下22章4節)。大衛讚美上帝是他的磐石、山寨、盾牌和高台(2-3節),且以富有詩意的詞語描述上帝的回應﹕大地震動;上帝從天而降;祂面前的光輝使火炭都燒起來;發出雷聲;將大衛從大水中拉上來(8、10、13-15、17節)。

或許你正感到周遭有反對的聲浪,或許你正深陷罪中而在信仰道路上停滯不前。回想過去上帝曾如何幫助你,然後讚美祂,並呼求祂再次幫助你!特別要感謝上帝拯救你,把你遷到祂的國度裡(歌羅西書1章13節)。

— 史珍妮

為什麼當你身處困境時,
很容易會忽視上帝過去為你所做的美事?
讚美上帝如何加添你對祂的信心?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多次幫助我。求祢讓我明白,有祢在我身邊,我可以面對任何爭戰。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1-22章;路加福音18章24-43節


靈命日糧 : 半截入土

讀經: 詩篇103篇13-19節


因為祂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103篇14節


在我們每週一次的事工團隊視訊會議上,華倫感慨地表示自己已經是「半截入土」的人了,我覺得他是指自己面對了身體衰老和健康狀況不佳的問題。華倫和他的妻子兩人都已將近70歲,在2020年裡,他們看了多次醫生,動了好幾次手術,還必須重新改造居家環境以便於家庭護理。他們已經走出了人生的鼎盛時期,在各方面都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其實我們不必進入老年,就能感受到自己在身體、智力、情感和信心上的不足、缺乏和軟弱。但令人欣慰的是,上帝藉著祂的兒子耶穌進入這墮落的世界,憐恤我們這些經歷人生疾苦和有限的人類(詩篇103篇13節)。而且,大衛寫道:「因為祂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14節)。塵土讓我們聯想到創世記2章7節:「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

最近你是否有類似「半截入土」的感覺呢?那你已經體會到了塵世生活的現實。然而,請別忘了,在我們感到自己最脆弱的時候,我們並不孤單。那位滿有憐憫的上帝「知道」且「思念」我們,並向我們展示了祂的愛,派遣祂的兒子來到世上,讓我們這些由塵土所造的人可以得到赦免。無論我們在生活中面對何種挑戰,願我們都能繼續信靠祂。

— 簡恩德

什麼情況讓你感到人的有限?
你如何在你的軟弱中看到上帝的恩手扶持?

天父,雖然我在許多方面都覺得受到限制,心有餘而力不足,求祢幫助我仍能堅定地信靠祢。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9-20章;路加福音18章1-23節


靈命日糧 : 什麼最重要?

讀經: 羅馬書14章13-23節


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羅馬書14章19節


朋友告訴我說,她有一位基督徒同事尖銳地問她屬於哪個政黨。她同事這樣問的目的,似乎是想要知道在造成社區分裂的議題上,彼此是否有一致的看法。為了找到彼此的共同點,當時朋友簡單地回答說:「既然我們都是基督徒,我寧願專注於我們在基督裡的合一。」

在使徒保羅的時代,人們也有分歧,但卻是針對不同的問題,例如哪些食物可以吃以及哪些日子應被視為聖日,這些問題在羅馬的基督徒當中引起爭論。儘管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立場「意見堅定」,但保羅提醒他們,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為耶穌而活(羅馬書14章5-9節)。保羅勸勉他們不要彼此論斷,反而「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19節)。

在這個時代,許多國家、教會和社區會因大大小小的問題而分裂,但我們可以彼此提醒在主裡合一的真理: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贖,讓我們一同在主裡得到永遠的生命。保羅提醒我們,千萬不要因個人立場而「毀壞上帝的工程」(20節),這一點從兩千多年前直到如今都是一樣的。與其相互批評攻擊,我們不如憑愛心行事,以尊重主內弟兄姐妹的方式生活。

— 洪可婷

你何時曾與另一個信徒因意見分歧而導致失和?如果你已解決分歧,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耶穌,感謝祢拯救我。有時我會過度專注次要的問題,而與其他信徒產生分歧,求祢赦免我。求祢幫助我能專注於祢,從而帶來合一。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6-18章;路加福音17章20-3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