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愛的力量

讀經: 雅歌8章6-7節


愛情,眾水不能息滅。—雅歌8章7節


分別住在德國和丹麥的兩位八旬長者,是難能可貴的一對戀人。他們兩人在喪偶之前,都曾享受了60年的婚姻生活。他們倆的住處只相隔15分鐘的路程,卻分屬兩個不同的國家。不過他們依然墜入情網,常常一起做飯、共度美好時光。可惜的是,2020年丹麥政府因新冠疫情而關閉邊界。但他們卻未因此受到攔阻,每天下午3點在邊境一處幽靜的鄉間小路,分坐在各自的國界內,隔著柵欄一起享受下午茶時光。老先生說:「愛使我們相聚在這裡!」他們的愛情勝過邊界的隔閡,也勝過疫情的威脅。

聖經雅歌深刻地描述愛情無窮的力量,所羅門堅稱:「愛情如死之堅強」(8章6節)。無人可免於一死,無人能摧毀必會臨到的死亡。但所羅門強調,愛情的力量強如死亡。不僅如此,愛情「所發的電光,是火燄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燄」(6節)。你看過烈焰沖天嗎?愛情就像不可能遏制的大火!正如第7節說:「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

人與人之間無私真誠的愛,固然能反映愛情的這些特質,但唯有上帝的愛是如此的強大、深不可測,並且堅定不移。更令人震驚的是,上帝以這種永不息滅的愛,深愛著我們每一個人!

— 郭惟恩

世上的愛如何反映三位一體上帝對我們的愛?
你現在如何感受到上帝愛你?

上帝,我需要祢那強大、深廣、永不息滅、永不離棄的愛,求祢使我今天就能感受到祢的愛!



全年讀經:
利未記15-16章;馬太福音27章1-26節


靈命日糧 : 絕不忘記

讀經: 希伯來書6章9-12節


上帝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做的工和你們為祂名所顯的愛心,就是先前伺候聖徒,如今還是伺候。—希伯來書6章10節


當我們提到歷史上開拓福音荒地的宣教士時,可能不會想到非裔美國牧師喬治•利斯爾(George Liele,1750-1820年)。其實,他的事蹟應該讓更多人知曉。利斯爾生來就是個奴隸,於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前,在喬治亞州信主並獲得自由。後來,他將福音帶到牙買加,牧養在當地農園裡工作的黑奴。他也是喬治亞州薩凡納兩間非裔美國人教會的創堂牧師,其中一間教會被視為「黑人浸信會友的母會」。

關於利斯爾牧師對福音事工的付出,有些人可能會忘記,但上帝從未忘記。同樣地,上帝也絕不會忘記你為祂所做的。希伯來書的作者激勵我們:「上帝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做的工和你們為祂名所顯的愛心,就是先前伺候聖徒,如今還是伺候」(6章10節)。我們的上帝確實是信實的,祂必知道並記念為祂名所做的一切。因此,希伯來書的作者鼓勵我們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12節)。

我們若是在教會或社區裡默默地服事,可能很容易覺得沒人讚賞我們的付出。但是別灰心沮喪,不論周遭的人是否知曉我們的事工或給予回報,上帝是信實的,祂絕不會忘記我們!

— 柯貝爾

你為上帝做了些什麼?儘管你像被人忽視,
但知道上帝不會忘記你的辛勞時,這如何激勵你呢?

慈愛的上帝,謝謝祢裝備我去服事,雖然我為祢所做的微不足道,但我明白祢會記念與看重。



全年讀經:
利未記14章;馬太福音26章51-75節


靈命日糧 : 憑信心生活

讀經: 撒母耳記上17章32、40-47節


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哥林多後書5章7節


蓋瑞在走路的時候不容易保持平衡,於是醫生為他安排物理治療來改善失衡的狀況。在一次的療程中,治療師告訴蓋瑞:「你過度依賴眼睛,只相信你所看見的,但其實是錯的!你沒有充分運用身體其他的感官,例如可以用雙腳的感覺和內耳接收的訊息,這些都能幫助你保持平衡。」

「只相信你所看見的」令我想到牧羊少年大衛與非利士人歌利亞正面對決的故事。歌利亞是個巨人,一連四十天,每天早晚都來到以色列的軍隊面前,狂傲地要他們派一個人出來與他戰鬥(撒母耳記上17章16節)。眾人只看見巨人歌利亞,自然令他們驚惶害怕。此時,年少的大衛因父親要他帶食物給他的哥哥們而來到前線(18節)。

大衛如何看待這種局面?他全然信靠上帝,而不是相信自己所見的。他看見了巨人,但他堅信上帝必拯救祂的子民。儘管大衛只是個少年人,但他卻對掃羅王說:「人都不必因那非利士人膽怯。你的僕人要去與那非利士人戰鬥」(32節)。在戰場上,大衛對歌利亞說:「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祂必將你們交在我們手裡」(47節)。結果上帝真的使大衛得勝!

信靠上帝的特質與大能,讓我們更能憑信心而不憑眼見地生活。

— 施安妮

你目前碰到什麼樣的困境?
在困境中仍信靠上帝向前邁進,意味著什麼呢?

親愛的上帝,求祢教導我在困境中如何信靠祢和祢的特質。祢是全能又慈愛的救主!



全年讀經:
利未記13章;馬太福音26章26-50節


靈命日糧 : 天父的聲音

讀經: 馬太福音3章13-17節


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馬太福音3章17節


朋友的父親最近去世了。他的父親自生病後,病情便迅速惡化,短短幾天就與世長辭。朋友和他父親關係密切,但仍有許多想問父親的問題、想要尋求的答案,以及還有好多要聊的話題。這麼多事都還沒來得及說,他父親就離世了。朋友是一位專業的心理輔導員,明白悲傷情緒應有的高低起伏,也知道如何幫助別人度過這些驚濤駭浪。儘管如此,他還是對我說:「有時候,我真的很想聽見我父親的聲音,想要聽他對我說,他深愛著我。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耶穌要接受約翰的施洗,是祂公開傳道以前,非常關鍵的一個事件。雖然約翰試圖拒絕為耶穌施洗,但耶穌堅持那樣做是必要的,因為這樣祂才能與世人認同。耶穌對約翰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馬太福音3章15節)。於是,約翰便按照耶穌的要求去做。接下來所發生的事,除了向施洗約翰和眾人宣告耶穌的身分,也一定深深觸動耶穌的心。那時,天上傳來天父的聲音,確認並表明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17節)

如今,同樣的聲音也在每一個上帝兒女的心裡,向我們表明了上帝對我們無比的大愛(約翰一書3章1節)。

— 博約翰

天父曾如何讓你知道,祂深愛你?
今天你如何幫助別人也能確信上帝愛他?

天父,非常謝謝祢清楚地告訴我,我屬於祢,而且我是何等蒙祢所愛。



全年讀經:
利未記11-12章;馬太福音26章1-2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