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不要怕!

讀經: 路加福音2章8-14節


不要懼怕!……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路加福音2章10-11節


在《花生漫畫》裡,奈勒斯因藍色安全毯而為人熟知。他無論走到哪裡都拖著這條毛毯,而且也不為需要它才有安全感而覺得難為情。他的姐姐露西則特別討厭這條毯子,經常想方設法要扔掉它。露西曾試著把毯子埋起來、做成風箏,或用於科學展覽項目。奈勒斯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那麼依賴毯子,不時會嘗試要把它放下,卻總是忍不住又去撿回來。

在電影《查理‧布朗的聖誕節》中,查理沮喪地問道:「難道沒有人知道聖誕節的意義嗎?」奈勒斯手握藍色安全毯走到舞台中央,朗讀路加福音2章8-14節,當他讀到「不要懼怕!」的時候,他就丟下了毯子,就是在他害怕時緊握不放的安全毯。

為何聖誕節能提醒我們不要害怕呢?那向牧羊人顯現的天使說:「不要怕!……有一位救主為你們降生了。」(路加福音2章10-11節,當代譯本修訂版)

耶穌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1章23節)。藉著聖靈這位保惠師、真正的護慰者,我們享有上帝的同在(約翰福音14章16節),因此我們不需要懼怕。我們可以放下自己的「安全毯」,單單信靠祂。

— 施安妮

你懼怕什麼呢?
聖靈的同在如何幫你排憂解難?

上帝啊,祢是最偉大的護慰者,我仍在學習倚靠祢。求祢幫助我放下那些帶來虛假安全感的事物,引導我緊緊倚靠祢。



全年讀經:
彌迦書1-3章;啟示錄11章


靈命日糧 : 求主顧念

讀經: 創世記30章1-2、22-24節


上帝顧念拉結,應允了她。—創世記30章22節


在非洲一所大教堂裡,牧師跪下向上帝禱告:「求祢顧念我們!」當牧師懇切祈求時,會眾流著淚同聲呼求道:「主啊,求祢顧念我們!」在觀看這段短片的時候,我很訝異自己也流下眼淚。短片中禱告的情境是數月前錄製的,但卻讓我想起童年時期曾聽過我們家的牧師向上帝發出同樣的祈禱:「主啊,求祢顧念我們!」

那時因為年紀小,聽到這樣的禱告時,我誤以為上帝有時會忘了我們。但上帝是全知的(詩篇147篇5節;約翰一書3章20節);祂時刻察看著我們(詩篇33篇13-15節);祂對我們的愛超過你我所能測度(以弗所書3章17-19節)。

不僅如此,「顧念」的希伯來文是zakar,意思是「記得」,表示上帝「記得」我們,為我們採取行動。Zakar也意味著代表一個人行事,因此當上帝「記念挪亞和挪亞方舟裡的一切走獸牲畜」的時候,祂就「叫風吹地,水勢漸落」(創世記8章1節)。當上帝「顧念」不孕的拉結時,上帝就「應允了她,使她能生育」,並且懷孕生子(30章22-23節)。

在禱告中祈求上帝顧念我們,表達了我們對祂的全然信靠!上帝會決定如何回應我們的禱告,但我們仍可向祂呼求,因深知我們能謙卑祈求上帝動工。

— 雷翠霞

你在生活中有哪方面需要上帝的顧念?
你願意迫切為這些需要向上帝祈求嗎?

親愛的天父,幫助我更加明白祢如何顧念我。當我需要祢為我動工時,求祢顧念我。



全年讀經:
約拿書1-4章;啟示錄10章


靈命日糧 : 做得好!

讀經: 提摩太後書4章1-8節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後書4章7節


我兒子博恩在學校擔任美式足球教練,最近他們經歷了一場苦戰後,輸掉了州際冠軍賽,而對手在過去兩年都保持不敗紀錄。我傳訊息給兒子表示惋惜,他簡短地回覆說:「孩子們已奮力作戰!」

沒有教練會在比賽結束後羞辱球員,也沒有人會因他們輸球或失誤而厲聲喝斥。教練只會找到年輕球員們的優點而加以稱讚。

同樣地,我們也高興知道基督徒不會聽到主耶穌嚴厲的譴責。當基督再臨,我們站在祂面前時,祂不會羞辱我們,而是會看到我們跟隨祂所做的一切(哥林多後書5章10節;以弗所書6章8節)。我想祂會說:「你已奮力作戰!做得好!」正如使徒保羅作見證說他已經打過「那美好的仗」,可以期待得到上帝的稱許(提摩太後書4章7-8節)。

我們一生都在奮力作戰,那凶猛頑強的仇敵致力於毀滅我們,阻止我們努力學像耶穌和愛其他人。我們會有好幾場勝利,也有幾次令人心碎的失敗,這些上帝都知道,但是屬耶穌的人都不會被永遠定罪(羅馬書8章1節)。如果我們憑著上帝的兒子的救贖大功站在祂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會從祂那裡「得著稱讚」(哥林多前書4章5節)。

— 羅大衛

想到要站在上帝面前,你會感到害怕還是高興?
這兩個不同結果的關鍵是在哪裡呢?

天父上帝,感謝祢賜下應許:因為有耶穌為我的救主,我就永遠不會被定罪。



全年讀經:
俄巴底亞書1章;啟示錄9章


靈命日糧 : 美麗的破碎

讀經: 詩篇31篇12-24節


我被人忘記,如同死人,無人記念。我好像破碎的器皿。—詩篇31篇12節


遊覽巴士終於到達了我們期待已久的目的地──以色列的一個考古挖掘場,我們將在這裡自己進行一些挖掘工作。該遺址的負責人解釋說,我們挖掘出來的任何物品,都已有數千年沒人碰觸過。因此當我們挖出一片片陶器碎片時,感覺就像是在觸摸歷史。過了好一陣子,負責人帶我們來到一個工作站。在那裡,工匠們正將很久很久以前破碎的巨大花瓶重新組裝起來,恢復其原貌。

這個畫面的寓意非常清晰。那些工匠修復有千百年歷史的破碎陶器,貼切地反映了那位樂意修復破碎器皿的上帝。在詩篇31篇12節,大衛寫道:「我被人忘記,如同死人,無人記念。我好像破碎的器皿。」儘管我們不知道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但大衛時常在詩歌中哀嘆自己的生活困境,就像這首詩一樣,描述他因為危難、敵人和絕望而破碎不堪。

那麼,大衛可以向誰尋求幫助呢?在第16節,大衛向上帝呼求說:「求祢使祢的臉光照僕人,憑祢的慈愛拯救我。」

大衛信靠的對象,就是至今仍然在修復破碎器皿的上帝。上帝所要求的,就是我們呼求祂,並相信祂那永不止息的愛。

— 柯貝爾

你在哪些方面曾經歷破碎?
上帝如何幫助你度過這些艱困時刻?

幫助我的上帝啊!我要感謝祢,因為每當我跌倒、破碎的時候,祢都一次次地拯救我,將我重新修復。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7-9章;啟示錄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