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同經幽谷

讀經: 詩篇23篇


[我]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詩篇23篇4節


英國廢奴運動領袖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的伯母哈拿.威伯福斯臨終前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她曾聽過關於基督徒離世的事:「一個奔赴榮耀美地的人是有福的,因他正與所深愛且未曾見過的耶穌同在。我的心為此雀躍不已。」接著,她說:「我的狀況時好時壞,但耶穌卻始終美善,祂一直恩待我。」

這番話使我想起在詩篇23篇,大衛寫道:「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4節)。這節經文特別觸動我心,因為正是在這死蔭的幽谷裡,大衛對上帝的敘述變得親密且深刻。這首詩開始時,大衛只是宣稱:「耶和華是我的牧者」(1節),後來就轉用第二人稱,對上帝傾心吐意:「因為祢與我同在。」(4節)

知道這位創造大地與世界的全能上帝(90篇2節),如此憐憫我們,會陪伴我們走過最艱難的景況,是多麼讓人得激勵啊!無論我們是處於順境或逆境,都能投靠這位牧者、救主和摯友,並且能夠確信祂始終美善。祂如此美善,甚至勝過死亡,叫我們能「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23篇6節)。

— 龐雅各

我親愛的大牧者,感謝祢以永遠的信實與慈愛恩待我。
求祢幫助我與祢更親近。


知道耶穌這位大牧者永遠與你同在,如何安慰你的心?今天,你如何與他人分享這份盼望?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3-25章;腓立比書1章


靈命日糧 : 無論何處

讀經: 約翰福音4章7-24節


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祂。—約翰福音4章23節


劇烈的疼痛和頭痛讓我又無法參加主日聚會。不能和大家一起敬拜上帝,讓我有點難過,但我還是會參加線上崇拜。剛開始我一直抱怨,導致我無法好好敬拜。收音、畫質不佳都讓我分心。直到我聽到有人柔和地唱出我很熟悉的詩歌,我邊流淚邊唱道:「懇求心中王,成為我異象,萬事無所慕,惟主是希望!願祢居首位,日夜導思想,工作或睡覺,慈容作我光。」當我專注於上帝的同在時,我就能坐在客廳裡敬拜上帝。

聖經雖肯定群體敬拜的重要性(希伯來書10章25節),但上帝的同在不只是侷限在教堂的四面牆內。當耶穌在井旁與撒馬利亞婦人交談時,祂打破了人們對彌賽亞既定的印象(約翰福音4章9節)。耶穌並沒有譴責這位井邊的婦人,而是對她講述真理並關心她(10節),祂確實完全瞭解她的景況(17-18節)。耶穌表明自己的身分,並宣告聖靈會促使上帝的子民從內心發出真實的敬拜,且不限於某個特定的地點(23-24節)。

當我們專注於上帝的特質、作為和應許,就能因上帝持續的同在而喜樂,無論是在客廳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與其他信徒一同敬拜祂!

— 鄧書琪

奇妙的上帝,當我因祢的特質、作為和應許
而滿心喜樂時,求祢幫助我全心敬拜祢。


你喜歡在何處敬拜上帝?當你敬拜上帝時,你如何享受祂的同在並經歷喜樂呢?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0-22章;以弗所書6章


靈命日糧 : 老化

讀經: 哥林多後書4章7-18節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4章16節


我的喉嚨開始發癢,直覺大事不妙。結果喉嚨癢變成流行性感冒,而那只是支氣管疾病的開始。從流感再演變成百日咳,沒錯,百日咳又變成了肺炎。

百日咳真不是開玩笑的,經過八週撕心裂肺的咳嗽之後,我不得不服老。雖然我不覺得自己老了,但到了這個年紀卻不得不正視衰老的事實。我教會小組中的一個成員,把身體不斷出狀況的情形笑稱為「老化現象」,但在身體真正出現老化現象時,可一點都不輕鬆好笑。

在哥林多後書第4章,保羅提到「老化現象」時,他有自己的看法。第4章記錄了保羅和他的團隊遭受的迫害。為完成使命,保羅付出沉重的代價,並承認自己「外體毀壞」。但即使他的身體因年齡、迫害和惡劣條件而逐漸老化,他仍緊緊抓住這個盼望:「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16節)。他堅信「這至暫至輕的苦楚」,根本無法與他所盼望的未來相提並論,也就是那「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17節)。

縱然當我今晚寫作時,胸口仍隱隱作痛。但是我知道,每一個緊緊倚靠基督的人,包含我自己,都不會被老化所擊敗。

— 何安德

天父,即便我們的身體漸漸老化,但求祢幫助我們
相信耶穌應許的永遠榮耀,帶著盼望來面對健康問題。


哪些「老化現象」正在影響你或你所愛的人?當你為了健康問題而感到困擾或沮喪時,什麼能幫助你持守信心和盼望?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7-19章;以弗所書5章17-33節


靈命日糧 : 青春期的信仰

讀經: 申命記5章28-33節


惟願他們存這樣的心敬畏我,常遵守我的一切誡命。—申命記5章29節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或許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一生中最痛苦的階段之一。記得我在青少年時期,就很想擺脫母親而成為獨立的個體。那時,我會公開否定她的價值觀、違反她的規定,總覺得這些規則就是要讓我痛苦難受。雖然後來我們對這些規定達成共識,但那段時間我們的關係仍然非常緊繃。母親對我不願遵從她那充滿智慧的教導,必然傷心不已,因她深知那些教導能讓我的身心靈免受不必要的痛苦。

上帝對祂的兒女──以色列民也有同樣的心意。上帝頒布十誡(申命記5章7-21節)教導我們如何有智慧地生活。我們或許會將十誡視為規條,但上帝對摩西所說的話卻清楚表達祂的美意:「使他們和他們的子孫永遠得福」(29節)。摩西體會上帝的心意就勸勉眾民:在那應許之地,全心遵守上帝的誡命,便能享受上帝時時與他們同在(33節)。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信仰旅程中的「青春期」,不願相信上帝的教導確實對我們有益。願你我能越發明白上帝總有祂的美意,並能學會留心聽從祂智慧的教導。上帝的教導是要引導我們邁向靈命成熟,好讓我們能更像耶穌(詩篇119篇97-104節;以弗所書4章15節;彼得後書3章18節)。

— 洪可婷

慈愛的上帝,請幫助我相信,祢知道什麼對我才是最好的。


上帝的智慧如何幫助你與祂的關係更加親密?你在生活中的哪方面需留心祂的智慧?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4-16章;以弗所書5章1-1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