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與耶穌同行

讀經: 希伯來書12章1-3節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希伯來書12章1節


營養口糧、防水靴和地圖是登山客攀登約翰繆爾步道(John Muir Trail)必備的一些物品。約翰繆爾步道是美國西部一條全長約340公里的山徑,蜿蜒穿過小溪,繞過湖泊和樹林,沿途山巒疊翠,全程的爬升量約14,000公尺。由於橫越這條步道需花費約三週的時間,所以攜帶適量的物資至關重要。帶太多,白浪費力氣;帶太少,不足以供應旅程所需。

基督徒要在信仰的旅程中盡忠到底,也必須仔細考慮自己身上應該帶些什麼。在希伯來書12章,作者勸勉我們「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並將這趟信仰的旅程比喻為「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在路途中千萬不可「疲倦灰心」(1、3節)。我們若是被罪的重擔壓垮,或被不合上帝心意的事分散注意力,都是背負不必要的重擔。

恰如橫越約翰繆爾步道需要有必備物品的清單,上帝也透過聖經提供指引,讓我們知道如何跟隨耶穌。我們可以根據聖經的原則,來檢視在信仰的旅程中,有哪些習慣、夢想和渴求是值得帶上的。當我們輕裝上陣,就能忠心到底走完全程,抵達人生的終點。

— 平凱靈

耶穌,請以祢的智慧幫助我輕裝上路,
並且能忠心到底,走完全程。


什麼會阻礙你跟隨耶穌?「放下重擔」會是什麼樣的景況呢?



全年讀經:
詩篇63-65篇;羅馬書6章


靈命日糧 : 得著兒女名分

讀經: 加拉太書3章26節-4章7節


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上帝的兒子。—加拉太書3章26節


這部2009年的電影《攻其不備》(或稱《弱點》)是敘述麥克‧歐爾的真實故事。他原本是個無家可歸的青少年,後來有個家庭接待他到家中居住,不僅幫助他克服學習障礙,並激勵他在美式足球方面獲得卓越的成就。在電影中的一幕,麥克與這個家庭同住幾個月後,養父母與他討論正式收養他時,麥克溫柔地回應說,他認為自己早就是這家中的一員!

這是多麼溫馨,得著兒子的名分是多麼美好啊!當一個家庭歡迎新成員加入時,就是將愛延伸出去並完全接納對方。身分的轉換能改變人的生命,正如麥克的生命被徹底改變!

基督徒因相信耶穌而成為「上帝的兒子」(加拉太書3章26節)。我們都是被接納進入上帝的家中,成為祂的兒女(4章5節)。身為上帝所接納的兒女,我們就能領受聖靈,稱上帝為「阿爸,父!」(6節)、成為祂的後嗣(7節),且和基督同作後嗣(羅馬書8章17節),正式成為上帝家中的一員。

麥克‧歐爾得著兒子的名分之後,改變了他的生命、身分和未來,我們成為上帝的兒女,改變豈不是更大嗎?當我們認識這位天父,我們的生命得著改變;當我們屬於祂,我們的身分有所改變;當上帝應許我們將得著榮耀、永恆的產業,就改變了你我的未來!

— 康恩施

天父,謝謝祢,讓我能屬乎祢,
求祢讓我能理解成為上帝兒女這身分的意義。


成為上帝的兒女,會讓你用什麼角度來看待自己呢?這如何影響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全年讀經:
詩篇60-62篇;羅馬書5章


靈命日糧 : 挺身而出

讀經: 耶利米書26章12-15、20-24節


沙番的兒子亞希甘保護耶利米,不交在百姓的手中治死他。—耶利米書26章24節


克利福德‧威廉斯(Clifford Williams)沒有殺人,卻被判殺人罪而且面臨死刑。在死囚牢房裡,他一再提出上訴,要求重審對他不利的證據,但都徒勞無功。42年來,每一次的上訴都遭駁回。後來,政府部門的律師雪萊‧錫伯杜(Shelley Thibodeau)知道這件案子,不但發現毫無證據可以定威廉斯的罪,而且有另一名男子早已承認自己是兇手。威廉斯76歲時,終於被改判無罪,當庭釋放。

先知耶利米和烏利亞也曾遭遇患難。他們告訴猶大百姓,若不悔改,上帝的審判必定臨到(耶利米書26章12-13、20節)。這則信息讓人民和官員怒火狂燒,甚至要治死這兩位先知。後來,烏利亞慘遭殺害,因他雖一度逃到埃及,但又被帶回到猶大王面前,而王「用刀殺了他」(23節)。那麼,他們為何沒有殺害耶利米?一部分的原因是「亞希甘保護耶利米,不交在百姓的手中治死他」(24節)。

我們周遭可能沒有人正面臨死亡的威脅,但或許有些人正需要我們的仗義執言。誰的權利被踐踏?誰的才幹被藐視?誰的聲音沒有被聽見?像錫伯杜或亞希甘那樣伸張正義可能需要冒著風險,但這是正確的。願上帝帶領我們看見,誰需要我們為他挺身而出?

— 韋陌格

慈愛的上帝,請幫助我去愛人,像祢愛我一樣。


我們應當積極、主動地在生活中彰顯上帝的屬性。現在就點擊閱讀:
閱讀8月主題文章


你可以為誰挺身而出呢?當你明確表達支持,會為對方、你自己,以及其他人帶來什麼改變呢?



全年讀經:
詩篇57-59篇;羅馬書4章


靈命日糧 : 無價至寶

讀經: 路加福音15章8-10節


一個罪人悔改,在上帝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路加福音15章10節


我一邊哭、一邊瘋狂地翻找那弄丟的婚戒和周年紀念戒指。經過一小時的搜索,翻遍了屋子裡的沙發軟墊和每個角落與空隙之後,丈夫亞倫說:「實在找不到,我們去買新的來取代吧!」

我對他說:「謝謝你,但這兩個戒指的意義遠超過本身的價值,是無可取代的!」然後,我繼續尋找那兩個戒指,並向上帝呼求:「上帝啊,求祢幫助我能夠找到吧!」

後來,我在前幾天穿過的一件毛衣的口袋裡,找到那兩件無價之寶,我大聲歡呼:「主耶穌,我感謝祢!」我和丈夫滿心歡喜。當我戴上那兩枚戒指時,突然想起那個失錢婦人的比喻(路加福音15章8-10節)。正如那位尋找銀幣的婦人一樣,我知道失物的價值,所以我們決心尋回寶物,全然沒錯!耶穌透過這個比喻,強調祂渴望尋回、拯救祂創造的每一個人。地上的一個罪人悔改,天上就要大肆慶祝!

我們若能懇切地為別人禱告,就像迫切地為遺失的珍寶禱告一樣,這是多麼大的恩典!看到一個人願意悔改且將生命交給基督,我們能為此歡慶,這是何等大的殊榮!因這位救主絕不放棄我們,並且認定你我值得尋回,所以我們若已信靠耶穌,就當為經歷到蒙上帝所愛的喜樂而心存感恩。

— 鄧書琪

天父啊,謝謝祢提醒我,
祢創造的每一個人都是值得拯救的寶貴生命。


今天,你要為誰能蒙恩得救而迫切禱告呢?你要向誰分享你的見證?



全年讀經:
詩篇54-56篇;羅馬書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