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上帝的保護

讀經: 詩篇63篇


我就在祢翅膀的蔭下歡呼。我心緊緊地跟隨祢;祢的右手扶持我。—詩篇63篇7-8節


針頭、牛奶、蘑菇、電梯、分娩、蜜蜂、在攪拌機裡的蜜蜂──這些只是知名偵探影集《神經妙探》中,令主角艾德里安·蒙克(Adrian Monk)萬分恐懼的一小部分事物。直到有一次,蒙克與老對手奇夏龍(Harold Krenshaw)被困在上鎖的後車廂裡,他才成功克服一項恐懼症──幽閉恐懼症。

當蒙克和奇夏龍被關在後車廂裡恐懼驚慌時,蒙克忽然領悟到一件事,瞬間打斷他的焦慮不安。蒙克對奇夏龍說:「我想我們搞錯了,這個後車廂,這周圍的牆⋯⋯並不是把我們關起來⋯⋯其實是在保護我們。這些能阻隔不好的東西,像細菌、蛇與口琴。」奇夏龍明白蒙克的意思,他瞪大著雙眼,輕聲對蒙克說:「這個後車廂是我們的朋友。」

從詩篇63篇可以看出,大衛似乎也有相同的領悟。儘管身處「乾旱疲乏無水之地」,但當大衛想起上帝的能力、榮耀和慈愛時(1-3節),貧瘠的沙漠反成為上帝給予照顧與保護的地方。如同一隻雛鳥在母鳥的翅膀下尋求庇護,大衛深知,當他緊緊倚靠上帝的時候,即便處於寸草不生的地方,他的心仍可得著滿足,如同飽享盛筵一般(5-6節);他能得著滋養與力量,因上帝的「慈愛比生命更好」(3節)。

— 白茉妮

慈愛的上帝,祢是創造、扶持和供應我們的主,
謝謝祢在我深陷險境時,以奇妙的方式將祢的愛澆灌我心,並將險境轉變為祢翅膀下的庇護所。


你何時曾在困境中經歷上帝的保護?你正遇到何種難題能讓你學習在上帝翅膀的蔭下歡呼?



全年讀經:
約伯記11-13章;使徒行傳9章1-21節


靈命日糧 : 美善的榜樣

讀經: 使徒行傳9章36-42節


眾寡婦都站在彼得旁邊哭,拿多加與她們同在時所做的裡衣外衣給他看。—使徒行傳9章39節


瑪莎在一所小學當了30多年的助教。每年她都用存下來的錢買新的外套、圍巾和手套給那些有需要的學生。在瑪莎不敵白血病離世後,我們為她舉辦一場追悼會,紀念並讚揚她一生為別人所做的付出。與會的人並沒有帶來花束,而是帶來上百件全新的冬季外套,送給瑪莎過去數十年間關愛的那些學生們。許多人分享瑪莎做過的各樣美事,述說她如何透過美好的話語和關懷的舉動來鼓勵人。在瑪莎回天家後的三年裡,那些曾與她共事過的老師們,每年都會發起一次外套捐贈活動,藉此紀念瑪莎。瑪莎所留下那美善的榜樣至今仍鼓勵人們,向那些有需要的人慷慨解囊。

在使徒行傳第9章,作者路加提到一個女門徒多加,總是「廣行善事,多施賙濟」(36節)。在多加因病離世後,哀傷的門徒和寡婦們急切地請求彼得到他們當中。眾寡婦告訴彼得,多加生前是多麼熱心地服事人(39節)。彼得心存憐憫而行神蹟讓多加從死裡復活。多加復活的消息被傳開,「就有許多人信了主」(42節)。然而,這事情的發生也是因為多加先前不遺餘力地服事別人,彰顯了廣施恩惠的力量,早已深刻地打動眾人的心。

— 鄧書琪

慈愛的上帝,請祢幫助我每天都能以實際的行動關懷別人,好讓我也能留下美善的榜樣,引領人們來到祢面前。


今天你要如何以美善的話語和行為關懷別人?上帝如何透過別人的關懷,引領你更親近祂?



全年讀經:
約伯記8-10章;使徒行傳8章26-40節


靈命日糧 : 上帝聽見了

讀經: 耶利米書29章10-14節


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耶利米書29章12節


美國羅斯福總統在任期間,經常得面對到訪白宮的許多來賓,他們都排著長龍與他握手。有個小故事說,羅斯福抱怨沒有人認真聆聽他所說的話,所以他決定在某次接待過程中,做個小試驗。他對隊伍中每位與他握手的賓客說:「今早我謀殺了我的祖母。」賓客的回覆大多類似:「太棒了!繼續努力。願上帝祝福你!」直到隊伍的最後,一位來自玻利維亞的大使才真正聽進羅斯福總統所說的話。這位大使錯愕地低聲回答:「我相信她是自作自受。」

你是否曾不確定別人真的會聽你說話?或更糟的是,你害怕上帝沒有聽你說話?透過對方的回應和眼神交會,我們能分辨對方是否聆聽我們說話。但我們如何得知上帝會聆聽呢?我們要憑感覺嗎?或是憑眼見來斷定上帝回應禱告呢?

當以色列民被擄到巴比倫七十年之後,上帝應許將祂的子民帶回耶路撒冷並保障他們的未來(耶利米書29章10-11節)。當他們呼求上帝,祂就應允(12節)。他們知道上帝垂聽禱告,因為上帝承諾會聽他們的呼求,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約翰一書5章14節)。我們不需依賴感覺或等待某個徵兆來證明上帝聽我們的禱告。上帝已經承諾祂必垂聽,而且祂總是信守承諾(哥林多後書1章20節)。

— 康恩施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垂聽我的禱告,即使有時我仍會懷疑。幫助我相信祢必信守承諾,垂聽我的禱告。


你什麼時候會覺得上帝沒有聽你說話?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全年讀經:
約伯記5-7章;使徒行傳8章1-25節


靈命日糧 : 上帝的兒女

讀經: 以弗所書4章32節-5章10節


所以你們該效法上帝,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也要憑愛心行事。—以弗所書5章1-2節


在一個非宗教性的研討會上,我與一群無法生育的夫婦分享個人經歷。許多出席者皆為自己的不孕感到傷心,也對未來感到絕望。我也同樣膝下無子,因此我鼓勵他們說:「即使無法為人父母,你也能擁有充滿意義的身分。我相信你的受造奇妙可畏,還有新的目標正等著你去追尋。」

過後,一位婦女含著淚跟我說:「謝謝你的分享。沒有孩子使我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我亟需知道自己的受造奇妙可畏。」我問她是不是基督徒,她說:「我離開上帝好多年了,但我需要再次與祂建立關係。」

這樣的時刻讓我想起福音是如此奇妙。有些人很難得著某些身分,如「母親」或「父親」。還有些人,以職業定義自己的身分,卻可能因失業而失去。但藉著耶穌,我們成了蒙上帝所愛的兒女,而且永遠不會失去這個身分(以弗所書5章1節)。我們能「憑愛心行事」,那是超越任何角色或地位的生活目標(2節)。

所有人的受造都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4節),而跟隨耶穌的人都能成為上帝的兒女(約翰福音1章12-13節)。那位婦女雖曾感到絕望,卻帶著盼望離開,因她知道自己能擁有更重要的身分與目標,乃是這世界所無法給予的。

— 霍薛頓

天父,唯有祢能賜下豐盛的生命,
我要張開雙手來領受。


今天你能以「受造奇妙」的真理鼓勵哪些感到絕望的人?你要讓誰知道他也能成為上帝的兒女?



全年讀經:
約伯記3-4章;使徒行傳7章44-6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