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認得祂的聲音

讀經: 約翰福音10章1-10節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約翰福音10章14節


某一年的兒童聖經假日營,偉健的教會決定帶一些動物來講解聖經故事。當偉健到教會去幫忙的時候,負責人要他把一隻綿羊帶進假日營的會場。當時,他必須用一根繩子,使勁地將這隻毛茸茸的綿羊拖進教會的體育館。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綿羊變得越來越願意跟隨他。到假日營結束時,偉健根本不必拉住繩子,只要呼喚綿羊,綿羊就會跟著他,因綿羊知道偉健值得信任。

在新約聖經中,耶穌將自己比作牧羊人,說祂的子民(祂的羊)將會跟著祂,因為認得祂的聲音(約翰福音10章4節),但這些羊遇到陌生人或盜賊就會逃跑(5節)。身為上帝的兒女,我們就像綿羊一樣,需要與這位大牧者建立關係來認識祂的聲音。當我們與牧者有親密的關係,就會看到祂的特質,並學會信靠祂。

當我們越發認識上帝並愛慕祂,我們就能夠辨別祂的聲音,並且能夠更迅速地逃離前來偷竊、殺害、毀壞的盜賊(10節),就是那些試圖欺騙我們,使我們遠離上帝的人。這位大牧者與假教師截然不同,我們可以相信祂的聲音,祂會把我們帶到安全的地方。

— 施竹俐

天父,感謝祢成為我慈愛的大牧者,
求祢幫助我能認得並單單聽從祢的聲音。


藉由閱讀聖經,你認識上帝的哪一個特質?這對你有何影響?什麼能幫助你辨別上帝的聲音?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9-21章;路加福音2章25-52節


靈命日糧 : 更大的工程

讀經: 哥林多前書3章5-9節


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哥林多前書3章9節


英國南安普敦市非營利的「十月書店」(October Books)因付不起租金而需要搬遷。儘管新的店相隔不遠,但要把書店裡兩萬本書搬到新家仍是一件大工程。在店員的號召下,有兩百多名志願者前來協助搬書。他們在行人道上組成人鏈,以人龍接力的方式搬書。一名店員說:「看到那麼多人來幫忙,我很感動。他們都願意成為這個大工程的一分子。」

我們也可以是一項龐大工程的一分子。上帝要使用我們向世界傳達祂愛的信息。因著曾有人與我們分享這個信息,我們便可傳給別人並且繼續傳出去。保羅將建立上帝的國度與從事園藝工作相比,他說有人負責播種,有人負責澆水,而且「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哥林多前書3章9節)。

每一項工作都很重要,但所有的工作都是靠聖靈的能力方可完成。上帝藉著聖靈使人明白,上帝對世人的愛,並差祂的兒子降世為他們受死,讓他們得以從罪中得釋放(約翰福音3章16節),靈命能茁壯成長。

上帝經常藉著像你我這樣的「志願者」在這世上動工。雖然我們個人的貢獻對整個基督的群體似乎微不足道,但我們還是可以令這個群體更加茁壯成長,只要我們能同心同工,向世人分享上帝的愛。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讓我參與祢的計劃,向每個人
傳揚祢的愛,也求祢使我的言語舉止能反映出祢的樣式。


在上帝的事工裡,你選擇群策群力還是單打獨鬥呢?這如何影響你事奉上帝和服事人?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6-18章;路加福音2章1-24節


靈命日糧 : 休息的理由

讀經: 傳道書2章17-26節


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傳道書2章22節


如果你想長壽,那就給自己放個假吧!芬蘭赫爾辛基的研究人員曾對一群中年男性主管進行研究,這些中年人都有患上心臟病的風險。40年後,他們對這些研究對象進行追蹤調查。結果,他們發現了在原本的調查中沒有被留意的情況﹕那些會放假休息的人死亡率較低。

工作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早在創世記第3章記載人類與上帝的關係破裂之前,上帝就分派人去工作。所羅門王寫道,那些不為上帝榮耀而工作的人,他們的工作似乎毫無意義,因為勞苦只會令他們「憂慮」和「愁煩」(傳道書2章22-23節)。他還說,即使他們不工作的時候「心也不安」,因為他們仍在思考如何處理各種工作事項(23節)。

有時我們可能也覺得自己在「捕風」(17節),並會因無法「完成」工作感到沮喪。然而,若謹記我們的一切勞碌,也就是我們的工作和生命的目的,上帝都參與其中,我們就可以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抽空休息。我們可以相信上帝是我們的供應者,因祂是萬物的給予者。所羅門王指出:「離開了祂,誰能有吃的呢?誰能享樂呢?」(25節,新譯本)或許透過提醒自己這個真理,我們可以為上帝勤奮工作(歌羅西書3章23節),也讓自己有休息的時間。

— 洪可婷

上帝,感謝祢使我所有的工作都具有意義和目的。


你如何邀請上帝參與你的工作?即使你的工作尚未「完成」,你如何以上帝為滿足?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15章;路加福音1章57-80節


靈命日糧 : 比蜜更甜

讀經: 詩篇119篇97-105節


祢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詩篇119篇103節


在1893年10月,芝加哥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人潮洶湧,當地的劇院全都暫停營業,因為劇院的業主認定所有人都會去參加世界博覽會。但佈道家德懷特·慕迪(Dwight Moody,1837-1899年)仍想按計劃舉辦佈道會,在芝加哥另一端的音樂廳裡講道與教導。當時慕迪的朋友叨雷(R. A. Torrey,1856-1928年)懷疑他能否在博覽會當天吸引人群。雖然有超過70萬人前往博覽會,然而靠著上帝的恩典,也有許多人來參加佈道會。事後叨雷總結說,眾人之所以前往,是因為慕迪熟知那本世人最渴望瞭解的書──聖經。叨雷盼望人們也像慕迪一樣喜愛聖經,全心投入並持之以恆地閱讀。

在十九世紀末的芝加哥,上帝藉著聖靈使人們回轉歸向祂自己,至今祂依然向人發聲說話。我們能呼應詩人對上帝的愛,以及對祂話語的喜愛,如同詩人宣告說:「祢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詩篇119篇103節)對詩人而言,上帝的話語包含了恩典和真理,能夠成為他腳前的燈,路上的光(105節)。

你如何才能更加愛慕救主以及祂的話語呢?當我們沉浸在上帝的話語中,祂就會使我們更愛祂,也會以祂的榮光引導我們所行之路。

— 潘艾梅

滿有恩典的上帝,感謝祢賜給我聖經。
幫助我能閱讀並領悟祢的話語,使我能忠心服事祢。


經常閱讀聖經如何改變你的生命?在繁忙的生活中,你如何持續每日讀經?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0-12章;路加福音1章39-5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