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和平的器皿

讀經: 雅各書3章13-18節


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雅各書3章18節


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國政治家愛德華·格雷爵士(Sir Edward Grey)宣稱:「整個歐洲的燈火正在熄滅,我們有生之年將不會看到燈火能被重新點燃。」格雷說得沒錯,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結束時,約有2,000萬人喪生(其中1,000萬人是平民百姓),另有2,100萬人受傷,這場戰爭讓參戰各國損失慘重。

我們在生活中遭遇的破壞與衝擊,其規模與程度雖遠不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但我們的家庭、職場、教會或社區也可能會籠罩在黑暗恐怖的衝突之中。上帝呼召我們的原因之一,是要你我為世界做出一些改變。但我們必須倚靠上帝的智慧才做得到,使徒雅各寫道:「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雅各書3章17-18節)

使人和平的重要性是在於能結出義果。義的意思是「正確的身分」以及「和好的關係」。使人和平可指修復關係,難怪耶穌會說:「使人和睦的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5章9節)。在最需要和平的地方,上帝的兒女能倚靠祂的智慧,成為締造和平的器皿。

— 柯貝爾

天父啊,祢的光能穿透最深的黑暗,
祢的平安能撫慰最深
的憂傷。求祢讓我明白祢的智慧,
使我能讓愁苦者得安慰。


你需要倚靠上帝的智慧去化解哪些人際衝突?別人選擇衝突時,上帝的和平如何使你促成和睦?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6-17章﹔雅各書3章


靈命日糧 : 化解衝突

讀經: 以弗所書4章26-32節


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章26節


在知名的荷蘭科學家亨德里克·勞倫茲(Hendrik A. Lorentz)的葬禮上,愛因斯坦於致詞時,並未提及他們在科學方面的歧見,反倒讚揚勞倫茲這位備受敬愛的物理學家,寬大仁慈且以謙遜公正待人。愛因斯坦說:「大家都樂於跟隨他,因他們感受到勞倫茲不會支配人而是儘量幫助人。」

勞倫茲鼓勵科學家們擱置政治歧見共同合作,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當愛因斯坦悼念這位也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時說:「即便在戰爭結束前,他已在推動和解的工作。」

與人和好應該是每一個教會成員的目標。在教會中免不了會有衝突,但我們必須盡力找到和平解決的辦法。保羅寫道:「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章26節),並且為了鼓勵信徒能一同成長,保羅勸勉眾人:「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29節)

最後,保羅還說:「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31-32節)。盡我們所能地化解衝突,能有助於建立上帝的教會,並能使上帝得著榮耀!

— 雷翠霞

慈愛的上帝,當我面對衝突時,
求祢提醒我,將憤怒的情緒交在祢手中。


上帝如何幫助我們化解衝突?為了尊榮上帝和教會,你應放下什麼歧見?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4-15章﹔雅各書2章


靈命日糧 : 勇敢的行動

讀經: 約翰福音10章7-18節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並且我為羊捨命。—約翰福音10章14-15節


約翰‧哈普爾牧師(John Harper)帶著六歲的女兒登上鐵達尼號時,根本就不知道即將會發生什麼事。然而,哈普爾牧師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他愛耶穌,而且熱切期盼其他人也能認識耶穌。當鐵達尼號撞上冰山之後,大量的海水開始湧進船艙,身為鰥夫的哈普爾牧師將他女兒送上救生艇之後,立即轉身衝入混亂之中,拼全力搶救更多的人。據說,他一邊分發救生衣,一邊大聲喊著說:「讓婦女、小孩和未信主的人先登上救生艇。」在哈普爾牧師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仍奮力地向周圍的人傳講耶穌的福音。他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好讓其他人能夠獲救。

早在2,000多年前,耶穌也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讓你我能活著,而且不單在今生,更是直到永恆。耶穌不是某天醒來,突然決定要為人的罪付出死亡的代價,其實這正是祂降世為人的使命。當耶穌與猶太宗教領袖談話時,一再重述祂為羊捨命(約翰福音10章11、15、17、18節),祂不只是這樣說,祂還親身實踐自己所說的話,親自為你我承擔殘酷的刑罰,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祂來是要讓法利賽人、哈普爾牧師和我們都能「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10節)。

— 彭絲嵐

耶穌,祢那偉大的犧牲實在難以言喻。
我們只能說謝謝祢為我捨命,讓我得著生命。
幫助我能不計代價向人彰顯祢的愛。


你要如何表明你確實愛你周圍的人呢?今天,你如何以實際的行動向人彰顯耶穌的愛?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1-13章﹔雅各書1章


靈命日糧 : 錯誤的信心

讀經: 腓立比書3章2-8節


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腓立比書3章8節


幾年前,我的醫師和我嚴肅地討論我的健康狀況。我認真看待他的勸告,開始勤上健身房,並且調整飲食。一段時間之後,我的膽固醇和體重都明顯下降,自信心也有所提升。但緊接著,一件不太好的事發生了:我開始會注意且評論別人的飲食方式。你會覺得奇怪嗎?當我們發現某種方式能夠提升自己的時候,就會藉此抬高自己、貶低別人。這似乎是人類天生的傾向,我們會堅持以自己訂定的標準來為自己辯護,就是所謂的自我辯解和自我安慰。

使徒保羅也告誡腓立比教會不要做這樣的事!他們有些人將信心放在虔誠的表現或傳統文化上,而保羅告訴他們,其實他更有理由以此為誇耀:「若是別人想他可以靠肉體,我更可以靠著了」(3章4節)。但保羅知道,與「認識基督」相比,自己優良的家世和表現都是「糞土」(8節)。其實耶穌是按著每個人的本相愛我們、拯救我們,並賜給我們力量變得更像祂,這一切我們都不需要憑自身的努力或積德行善才能獲得。

「自誇」本來就不好,由錯誤的信心而生的自誇則更悲哀。聖經要我們不要錯放信心,而是親近那位愛我們、為我們捨己的救主。

— 裴格倫

親愛的耶穌,謝謝祢愛我。求祢幫助我
放下引以為傲的一切,因這些都是錯誤的信心。


今天你若信靠上帝的恩典會帶來什麼改變?你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信靠祂對你的愛?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8-10章﹔希伯來書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