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最甜美的收成

讀經: 以賽亞書5章1-7節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翰福音15章5節


我們在購置這棟房子的時候,也承接了原有的葡萄園。我們全家人都是園藝新手,因此投注相當多的時間學習如何修剪、澆灌與照顧葡萄樹。當我們第一次收成時,我興奮地摘一顆葡萄來吃,結果卻大失所望,因味道又酸又澀。

我下足功夫所照顧的葡萄樹卻只得到苦澀的收成,這讓我感到挫折,這情境與以賽亞書第5章所提到的十分相似。其中的比喻主要是論述上帝與以色列國的關係。上帝被描繪為一位農夫,祂清除山坡上的雜物,栽種上等的葡萄樹,築起一座守望台進行保護,並且鑿出壓酒池,指望結出甜美的葡萄(以賽亞書5章1-2節)。但讓農夫失望的是,這座葡萄園(指以色列民)卻結出自私、不公義、欺壓人的酸澀葡萄(7節)。最後,上帝不得不摧毀葡萄園,只存留一些剩下的樹枝,讓它們將來能碩果累累。

在約翰福音,耶穌重新闡明葡萄樹的比喻,祂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15章5節)。在這個類似的景象中,耶穌將信徒描繪成連結於主幹的葡萄樹枝,也就是要信徒與祂相連。現在,當我們透過禱告倚靠聖靈,時時與祂保持連結,便能直接得到屬靈的滋養而產生最甜美的果實,也就是愛。

— 夏莉珊

耶穌,謝謝祢使我與祢相連,讓我的生命結出美好的果實。願祢使我能流露祢的生命,讓我能湧現出更豐盛的愛。


與耶穌保持相連如何使你的生命結出愛的果實?與祂連結還能得到哪些祝福呢?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7-39章﹔希伯來書3章


靈命日糧 : 拆毀這殿

讀經: 約翰福音2章13-25節


耶穌回答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翰福音2章19節


在密西根州的龐蒂亞克市,有家拆遷公司拆錯了一棟建築物。調查人員認為,原定必須要被拆遷的屋主為避免自家房屋被拆毀,便把自己的門牌號碼移到鄰居的房子上。

而耶穌在這世上所做的正恰好相反,祂乃是為了他人而拆毀自己的「房屋」。想像那時的場景,所有人一定都困惑不解,就連耶穌的門徒也不例外。我們能想像,當耶穌挑戰那些宗教領袖,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翰福音2章19節),眾人聽見這話時必然面面相覷。宗教領袖們還憤怒地駁斥祂:「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祢三日內就再建立起來嗎?」(20節)耶穌所說的殿,是指自己的身體(21節),但他們全然不明所指。

他們不明白耶穌來到世上,是為要顯明我們對自己和對彼此所造成的傷害,最終都將由耶穌來承擔。祂將為我們贖罪。

上帝比誰都瞭解人內心的光景。所以,耶穌沒有向當時的人顯明祂的全盤計劃,即使有些人看過祂施行神蹟而且相信祂(23-25節)。因祂知道即使告訴我們,我們還是無法明白祂的話,所以直到今天,上帝依然慢慢地向我們啟示耶穌話語裡的愛與美善。

— 狄馬汀

天父,請幫助我相信,祢總是在幕後做工,
而且祢做的一切比我所知道、所瞭解的更多更好!


耶穌潔淨聖殿的舉動讓你有何感受?耶穌這樣的舉動,如何使你更深地體會到祂的憐憫與慈愛?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4-36章﹔希伯來書2章


靈命日糧 : 休息有益

讀經: 箴言30章24-31節


地上有四樣小物,卻甚聰明。—箴言30章24節


熱愛向人傳講耶穌的許平,總是勇敢地和同事分享信仰,而且每個月都會安排一個週末回到他的村落,挨家挨戶地傳福音。他傳福音的熱忱充滿感染力,特別是他已經學到了花時間休息和放鬆的重要性。

先前,許平每個週末和幾乎每晚都會去傳福音。當他外出時,他的妻兒都很想念他;當他在家時,妻兒覺得他很累人。因為他要把握時間讓每次對話都有意義,導致無法享受休閒活動或與人閒話家常,而總是處於緊繃的狀態。

後來,因著妻子坦言相告、朋友的規勸和聖經少人關注的經文,許平看到自己的生活已然失去平衡。在箴言30章提到一些昆蟲和小動物,例如螞蟻、沙番(石獾)和蝗蟲,並且讚嘆守宮(壁虎)「用爪抓牆,卻住在王宮」(28節)。

許平不禁納悶,聖經為何記載如此平凡的爬行動物。畢竟,觀察壁虎需時頗長,看似浪費時間。然而,有人看到壁虎於皇宮內四處爬行認為這很有趣,還停下手邊的工作花些時間來觀察牠。或許,上帝正是藉此提醒我們,要平衡工作與休息。也許,我們需要花點時間看看壁虎,與孩子逗逗壁虎,輕鬆地與家人朋友在一起。願上帝給我們智慧,能適當地分配工作、事奉和休息的時間!

— 韋陌格

耶穌,祢的愛讓我不再緊繃,
能享受到滿有果效的工作以及充滿意義的休息。


你如何平衡工作和休息?與你最親近的人能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嗎?為什麼呢?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2-33章﹔希伯來書1章


靈命日糧 : 樹語者

讀經: 詩篇1篇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詩篇1篇3節


有人將托尼·里努多(Tony Rinaudo)稱為「樹語者」,其實他是澳洲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的植樹者。身為一位宣教士兼農學家,他投入三十年的努力,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薩赫勒區域,防止森林濫伐,藉此傳揚耶穌的福音。

里努多知道生長不良的灌木實際上是進入睡眠狀態,因此他開始修剪、照料和澆灌這些樹。他的工作啟發了成千上萬的農民,藉著重新修復他們附近的森林,改善土壤侵蝕的情況,拯救了他們日益枯竭的農田。例如尼日的農民們就因此受益,農作物和收入翻了一倍,現在每年能供應食物給額外的250萬人。

在約翰福音15章,那位農業的創造者耶穌也指出一個類似的農業策略,祂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祂就剪去;凡結果子的,祂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1-2節)

若缺乏上帝每日的照料,我們的心靈將會枯乾貧瘠。相反地,我們若喜愛祂的律法且日夜思想,就會「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葉子也不枯乾」,凡我們所做的盡都順利(詩篇1篇3節)。在上帝裡面扎根,蒙祂的修剪,我們就能復甦和茂盛,常保青綠!

— 雷翠霞

上帝啊,祢是栽種的園丁,我將自己枯竭的枝葉交由祢
修剪灌溉,求祢使我乾枯的枝子能在祢裡面變得青翠繁茂。


你在哪方面正受到上帝的修剪和澆灌?你怎麼知道呢?你要怎麼做才會喜愛上帝的話語呢?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0-31章﹔腓利門書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