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上帝留下的記號

讀經: 申命記4章3-10節


你為我招聚百姓,我要叫他們聽見我的話,⋯⋯可以學習敬畏我。—申命記4章10節


當我那成年的兒子面臨困境時,我提醒他,當年他父親失業時,上帝不斷看顧和供應我們的需要。我也講述在我母親不敵白血病而過世時,上帝如何堅固我們家並賜下平安。我還特別提到聖經許多印證上帝信實的事蹟,向他保證上帝必會信守承諾。我帶領兒子回顧過去上帝在我們家留下的記號,提醒他無論處在高山或低谷,上帝總是信實可靠。無論我們在痛苦或歡樂中,上帝的同在、慈愛與恩典都充足有餘。

儘管我想聲稱這個增強信心的方法是自己想出來的,但上帝早已吩咐以色列人要分享祂的作為,以激發後代子孫對祂的信心。上帝在以色列人的生命中留下記號,他們透過分享這些事蹟,可以讓子孫記住過去上帝的作為,堅定信心。

以色列人跟隨上帝,並見證了上帝如何持守祂的應許(申命記4章3-6節)。祂一直都垂聽並回應眾人的禱告(7節)。以色列人與子孫們一起歡欣和追憶上帝(9節),並將這位獨一真神所默示和持守的聖言教導他們(10節)。

當我們講述偉大上帝的威嚴、恩惠以及祂對我們親密的愛時,我們同時也藉著確認祂恆久的信實,使我們自己和別人對上帝的信心能更加堅定。

— 鄧書琪

至高權能的上帝,感謝祢在前輩的信仰旅程中留下記號,
讓我能堅定地倚靠祢,走在信心的道路上。


誰曾與你分享上帝在他生命中的作為,使你的靈命成長呢?你可用哪些創意的方式,與子孫分享上帝在你家族中的信實和大愛?



全年讀經:
雅歌1-3章 ; 加拉太書2章


靈命日糧 : 冒險繞道

讀經: 提摩太後書4章1-5節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提摩太後書4章2節


當保險代理人堅持要求再次見面時,海玲不禁心想:真是浪費時間!她知道這次見面將又是個無聊的產品推銷,於是她決定尋找機會與對方分享自己的信仰。

海玲注意到保險代理人曾做過紋眉,便婉轉地詢問原因,原來代理人覺得這會帶來好運。海玲的提問其實是「冒險繞道」,在討論財務話題時來了個大轉彎,但卻為討論運氣和信仰打開了大門,使她有機會談論自己為何要信靠耶穌。那個原本「浪費時間」的見面,最後卻變成上帝預備的美好時光。

耶穌也曾冒險繞道。當祂從猶太前往加利利的途中,特別繞道去與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談話,這對猶太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更糟糕的是,這是個不守婦道的女人,就連其他撒馬利亞人也不屑理睬她。但耶穌與她的這場對談,最終卻使許多人得救(約翰福音4章1-26、39-42節)。

你是否也正要與一個不想見的人碰面?你是否一直碰到刻意迴避的鄰居?聖經提醒我們,「無論得時不得時」都要準備好與人分享福音(提摩太後書4章2節)。把握時機進行「冒險繞道」吧!或許,今天上帝就會給你一個寶貴的機會,讓你能與某人談論上帝。

— 許文榮

耶穌,求祢讓我看見祢已為我打開的機會之門,
幫助我能與人分享祢的愛。
求祢賜我勇氣,能傳揚與祢有關的事。


今天你會與誰碰面?有機會與對方談論耶穌嗎?你如何勇敢而敏銳地憑愛心與人分享福音?



全年讀經:
傳道書10-12章 ; 加拉太書1章


靈命日糧 : 苦難中的平安

讀經: 約翰福音16章25-33節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


我們快回到家時,突然發現汽車溫度表的指針正急速上升。我停下車子,立即關掉引擎,趕快跨出車子。車頭蓋正冒煙,引擎也像培根一樣滋滋作響,我將車子倒退一點,發現車底有一灘汽油,我馬上知道汽缸墊圈壞了。

我禁不住埋怨,因為我們剛剛才花了一大筆錢做了其他方面的維修。唉,為何物品不能完好無損?為何總是會壞掉呢?

你也有同感嗎?有時我們會感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付清一大筆帳單後,又要面對另一筆開銷。有些苦難比引擎故障更令人哀傷,例如不良的診斷結果、至親英年早逝或嚴重損失。

在那些時刻,我們都會渴望一個沒有傷痛與苦難的世界。耶穌應許那個世界將會來臨,只是尚未來到。在約翰福音16章,耶穌提醒門徒,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33節),而且祂還提到極大的苦難,就如為信仰受逼迫。然而祂教導我們,那些苦難並非終局,我們在祂裡面有盼望。

我們可能天天都會面對各種苦難,但耶穌應許與我們同在,我們會擁有更美好的明天,這激勵我們不以今日的苦難來評價我們的人生。

— 何安德

天父啊,苦難雖看似離我很近,但其實祢與我更加親近。
求祢幫助我今天能完全信靠祢,
確信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祢仍與我同在。


當你將苦難交託給上帝,會有什麼不同?在每天生活中,你要如何提醒自己將憂慮卸給祂?



全年讀經:
傳道書7-9章 ; 哥林多後書13章


靈命日糧 : 止息謠言

讀經: 出埃及記23章1-3節


不可隨夥佈散謠言。—出埃及記23章1節


查理·西緬(Charles Simeon,1759-1836年)被委任為英國劍橋聖三一堂的牧師後,多年來一直遭受到強烈的反對。因為大部分的會眾都希望擢升助理牧師而非任命西緬,所以他們散布有關西緬的謠言,拒絕由他牧會,甚至曾經封鎖教堂不讓他進去。然而,西緬渴望順從聖靈的帶領,於是他制定一些原則以應對謠言。其中一個原則是永遠不相信傳聞,除非是絕對真實的消息;另一個原則是永遠相信,如果可以聽另一方的說法,必定會聽到完全不同的內容。

西緬實踐這些原則,乃是遵循聖經的教導。正如上帝吩咐祂的子民不要散播謠言與惡意中傷,因上帝知道這些會使人無法彼此相愛。十誡中有一條誡命清楚表明,上帝渴望他們能活出正直的生活:「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出埃及記20章16節)。在出埃及記,還有另一個教導更強調了這個誡命:「不可隨夥佈散謠言。」(23章1節)

試著想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不散播謠言與假消息,如果我們一聽到這些不實的傳聞就立刻制止,那麼這個世界將會多麼不同啊!願我們能倚靠聖靈的幫助,憑愛心說誠實話,好讓你我的話語能使上帝得著榮耀。

— 潘艾梅

主耶穌,請祢幫助我能憑著愛心述說祢的真理,
好讓我所說的話語能帶給人平安、恩惠與鼓勵。


在別人反對你時,你曾用什麼方式來應對?聽到謠言時,你會如何反應?



全年讀經:
傳道書4-6章 ; 哥林多後書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