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豐盛的生命

讀經: 約翰福音10章7-11節


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我是好牧人。—約翰福音10章10-11節


十七世紀的哲學家托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曾寫下一段著名的論述:「在自然的狀況下,人類的生活是孤獨、貧困、污穢、野蠻又短暫的。」霍布斯認為,我們的本性喜愛戰爭,以獲取統治他人的地位。因此,絕對有必要建立政府來執行法律和維持秩序。

當耶穌說:「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約翰福音10章8節),人們正處在這種悲觀的景況。然而,耶穌讓絕望中的人們得著盼望和好消息,祂說:「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10節)

詩篇23篇也清楚描繪這位牧人賜給我們的生命,那是一幅清新美好的畫面。在祂裡面,我們「不至缺乏」(1節),心靈甦醒(3節)。祂帶領我們行在祂完美旨意的正道上,因此我們即使面對黑暗的時刻,也不需害怕,祂的同在能安慰我們(3-4節)。祂使我們在敵人的面前得勝,且使我們的恩福滿溢(5節)。祂的美善和慈愛日日伴隨我們,而我們還有這份殊榮能享有祂的同在直到永遠(6節)。

願我們能回應牧人的呼喚,並經歷「祂來」所帶給我們豐盛、富足的生命。

— 葉芮敏

耶穌,唯有祢能賜給人豐盛、滿足的生命。
求祢幫助我們,唯獨在祢裡面尋求真正的滿足。


你會如何描述耶穌所要賜給我們的生命呢?你如何向人傳講這樣的生命呢?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12-13章;使徒行傳4章23-37節


靈命日糧 : 不偏不倚

讀經: 列王紀下22章1-2、8-13節


約西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不偏左右。—列王紀下22章2節


對農夫來說,以往要能在田裡駕駛拖拉機或聯合收割機筆直地前進,需要一雙銳利的眼和強健的手。但就算是最好的眼力也可能看錯行道,再強壯的手也會感到疲勞。然而,現今農夫能採用根據導航科技研發的自動駕駛系統,讓播種、栽種和噴灑都精準到少過3公分的誤差。這種耕種方式非常高效,而且還可以不用動手操作。想像一下,坐在一台巨型收割機上,但你手握的不是方向盤,而是一個蔥油餅!這是多麼美妙的工具啊,可以讓你不偏不倚地前行。

或許,你也還記得猶大王約西亞,他登基時年僅八歲(列王紀下22章1節)。在他二十多歲時,大祭司希勒家在聖殿找到「律法書」(8節),然後有人在這位年輕的君王面前誦讀此書。約西亞聽見列祖悖逆上帝,不禁哀慟地撕裂衣服。約西亞王立定心志「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2節),而這本律法書成為引導人民方向的工具,好使他們不偏離正軌。上帝的律法是要讓人們行事不偏不倚,合上帝心意。

但願我們將聖經作為每天的引導,使我們能在生活中更認識上帝,以及遵行祂的旨意。聖經是多麼美妙的工具,只要我們願意遵從就可以不偏不倚地前行!

— 博約翰

上帝啊,求祢幫助我渴慕祢的話語,勤讀聖經,
因這是祢所賜,能為我的生命帶來真理和自由。


閱讀聖經如何成為你每日的例程?上帝曾用哪些經文使你的生活行在正軌上?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10-11章;使徒行傳4章1-22節


靈命日糧 : 主前起舞

讀經: 馬可福音14章1-9節


有幾個人心中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馬可福音14章4節


幾年前,我和妻子卡洛琳參加了一間小教會的聚會。在唱詩讚美時,有位姐妹在走道上跳起舞來,接著很快就有許多人加入她一起跳舞。卡洛琳跟我對看一眼,心照不宣地有了共識:「我是不會去跳舞的!」我們來自敬拜講究嚴肅莊重的傳統教會,這種敬拜的形式確實讓我們覺得很不自在。

如果說馬可福音記載馬利亞的「浪費」帶有獨特的含義,或許就是暗示,我們可以用別人可能覺得不自在的方式,來表達我們對耶穌的愛(馬可福音14章1-9節)。馬利亞所獻的香膏相等於一年的工資,這個「不智之舉」招來門徒的責備。馬可在原文用類似「嗤之以鼻」的詞語來描述門徒的反應,表示不屑和鄙視。馬利亞當時可能也很膽怯畏縮,不知道耶穌有什麼反應,但耶穌卻讚揚她的全心擺上,且在門徒面前為她辯護。雖然有些人覺得馬利亞的舉動不切實際,但耶穌卻看見她是因為愛而有此舉動,所以耶穌說:「為什麼難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6節)

不同形式的敬拜,無論是輕鬆的、傳統的、安靜的、活潑的,都代表對耶穌真誠湧流的愛。祂配得所有由心而發、以愛為源的敬拜!

— 羅大衛

全能的上帝,我在祢面前俯伏敬拜,
祢配得至高的讚美和尊崇!


你覺得人們為何會批判不熟悉的敬拜形式?我們該如何改變自己的想法,來面對一些我們覺得不太自在的敬拜方式呢?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7-9章;使徒行傳3章


靈命日糧 : 以防萬一的偶像

讀經: 耶利米書11章9-13節


他們……隨從別神,事奉他。—耶利米書11章10節


阿山伯每天都要查看他的退休帳戶兩次。他儲蓄了30年,在股市漲勢的助益下,終於存夠他的退休金了,但前提是股票絕不能大跌。這讓阿山伯對帳戶裡的餘額忐忑難安。

先知耶利米對此提出警告:「猶大啊,你神的數目與你城的數目相等;你為那可恥的巴力所築燒香的壇,也與耶路撒冷街道的數目相等。」(耶利米書11章13節)

猶大的偶像崇拜讓人訝異。他們知道上帝是掌管一切的主,為何還去崇拜其他神祇?他們是在分散賭注。他們知道死後需要上帝,因為唯有真神上帝能使他們從死裡復活。但他們此生該倚靠誰呢?既然異教的神祇承諾給予健康、財富以及多子多孫,何不乾脆也向異教的神祇禱告,以防萬一呢?

猶大百姓敬拜偶像的心態,是否也是我們的試探呢?擁有才幹、學歷、錢財,固然是好事,但若稍不留意,我們可能就會轉而依靠這些事物。我們知道自己離世之後需要上帝,我們也會祈求上帝現在就賜福,但我們也可能會依靠其他神祇或事物,以防萬一。

你所信靠的是誰呢?以防萬一的備胎偶像仍然是偶像。讓我們以感恩的心數算上帝所賜的許多恩典,並且告訴祂,我們所仰賴的並非這些好處,而是完全單單信靠祂。

— 韋陌格

親愛的天父,我所有的盼望都在乎祢。
求祢幫助我單單信靠祢,
而不是仰賴自己的能力與資產。


你會將所擁有的哪個美好事物視為偶像呢?當你明白這是上帝所賜,你會如何使用這項恩典呢?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4-6章;使徒行傳2章22-4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