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施工中

讀經: 希伯來書10章11-18節


因為祂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希伯來書10章14節


當車流變慢時,我納悶地想著:這條馬路才剛重新鋪過,怎麼現在又要再度把路面挖開!這條路的工程怎麼永遠做不完?為什麼從來沒見過有標誌寫著:「施工單位已完成各項工程,敬請享用這條完美的道路。」

我的屬靈生命也有相似之處。剛信主時,我以為把聖經真理全弄懂,或生命被「鋪設平整」,就會達到成熟的階段。但三十年過去了,我卻不得不承認,我還處於「施工中」。就像我開車行駛過的那些道路永遠都有坑洞一樣,我也似乎永遠看不到自己屬靈生命的「完工」。有時真叫我沮喪。

希伯來書10章包含了令人驚奇的應許。14節說:「因為祂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一切,已經拯救了我們。祂完全且完美地做成了!在上帝眼中,我們是完整無缺且已完工。但矛盾的是,我們只要還在世上,這塑造的過程就仍需繼續進行,我們仍需被塑造得愈發像祂,愈發成為聖潔。

有一天,我們會與祂面對面,且「必要像祂」(約翰一書3章2節)。但在此之前,我們仍處於「施工中」,熱切地等著那榮耀的一天到來,在我們身上的工真正地完成。

— 何安德

信實的上帝,有時我會因自己的靈命成長緩慢而感到沮喪。
求祢幫助我記住,祢仍在我的生命中動工並且塑造我。
求祢讓我能變得越來越像祢。


你曾經因為自己的靈命成長不如預期而感到挫敗嗎?希伯來書的這段經文如何鼓勵你,重新看待自己的靈命成長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9-21章;約翰福音4章1-30節


靈命日糧 : 別搶耶穌的鏡頭

讀經: 約翰福音3章26-36節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翰福音3章30節


當牧師在領袖訓練會上,問了一個與耶穌生平有關的難題時,我立刻舉起手。我剛讀過那段經文,所以我知道答案。我想讓其他在場的人都曉得,我能回答這問題,畢竟我可是個聖經教師。但我又想到,若在他們面前被難倒了,該有多糗啊!於是,我因害怕出糗而感到困窘,便把手放了下來。難道我就這麼愛面子嗎?

施洗約翰讓我看到好的榜樣。當他的門徒抱怨說,民眾已紛紛離開他,轉而跟隨了耶穌,約翰卻說自己樂見其成,因為他只是個傳遞信息的使者,他說:「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祂前面的,……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翰福音3章28-30節)。約翰瞭解自己的存在是為了耶穌。耶穌才是那「從天上來的,是在萬有之上」(31節)。這位聖子為了我們犧牲自己的生命,本應獲得所有的榮耀與聲譽。

外界矚目的焦點不應該是我們,而是救主耶穌。因為祂是唯一的救贖主,也是世界唯一的盼望,若從祂身上竊奪任何讚揚與功勞,最終都會讓自己受虧損。

讓我們立志不再成為人們的目光焦點,不再搶耶穌的鏡頭。這對耶穌、對世界,以及對我們而言,都是最好的。

— 韋陌格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們明白,我們的任務是將
衆人的目光轉向祢的愛子,好讓祂愈發顯為大。
求祢讓我們看見,我們必衰微,而祂必興旺。


你何時會想要搶耶穌的鏡頭呢?你如何讓別人的焦點轉向耶穌?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7-18章;約翰福音3章19-36節


靈命日糧 : 張開雙臂

讀經: 撒母耳記下22章1-7、17-20節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我的呼求入了祂的耳中。—撒母耳記下22章7節


沙迪和他的家人都十分好客,他們的生活哲學就是「張開雙臂、敞開大門」。他們歡迎別人來到他們家,他說:「我們的家可以成為別人的避風港,尤其是那些有困難的人。」在非洲的賴比瑞亞,他和他的九個兄弟姐妹就是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他們的父母總是歡迎別人到他們家。他說:「我們在群體生活中長大。我們彼此相愛,也互相照應。我父親教導我們要彼此相愛、彼此關懷、彼此保護。」

大衛王落難的時候,也從上帝那裡得到這樣的關愛。撒母耳記下22章(以及詩篇18篇)記錄了他讚美上帝的詩歌,因為上帝曾多次拯救他,並成為他一生的避難所。大衛說:「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上帝呼求。祂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的呼求入了祂的耳中」(撒母耳記下22章7節)。上帝多次拯救他脫離仇敵,包括逃避掃羅王的追殺。他讚美上帝,因為上帝成了他的高台、救主,也是他的避難所(2-3節)。

我們面臨的難處和大衛的困境相比,可能微不足道。但上帝仍歡迎我們投靠祂,好得著我們所渴求的避難所。祂永遠向我們張開雙臂,因此我們當歌頌祂的名(50節)。

— 施安妮

上帝啊,感謝祢,從過去、現在直到將來,
祢永遠是我可以安穩落腳的避風港。


上帝曾在何時成為你的避難所?你如何幫助別人投靠祂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5-16章;約翰福音3章1-18節


靈命日糧 : 向小孩看齊

讀經: 馬太福音21章8-17節


祢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馬太福音21章16節


我和朋友開車進入肯亞首都奈洛比的一個貧民窟,看到眼前的貧窮景象不禁感覺心酸。但與此同時,當一群小孩向我們跑來,高喊著:「牧師!牧師!」時,卻彷彿有一股暖流注入我們心中,帶給我們截然不同的感受。孩子們一看見他們的屬靈領袖坐在我們的車子裡,歡欣鼓舞之情溢於言表。他們用稚嫩的喊叫聲,迎接這位關心照顧他們的人。

耶穌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時,孩子們也開心地加入迎接耶穌的人群中,並與眾人同聲呼喊:「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馬太福音21章9、15節)但耶穌進入耶路撒冷,不只有讚美耶穌的聲音。還可以想像,能聽見耶穌趕出那些做買賣的人,使他們倉皇逃竄的聲響(12-13節)。不僅如此,那些看見耶穌施行醫治的宗教領袖們都「甚惱怒」(14-15節),並且出聲表示對孩子們的讚美深感不滿(16節),這顯出他們自己內心貧窮的光景。

我們可以從上帝兒女學習信心的榜樣,不論他們是什麼年紀或來自何處,他們都曉得耶穌就是世界的救主。這位救主會垂聽我們的讚美和呼求,當我們帶著像孩子一樣的信心來到祂面前,祂必定眷顧、拯救我們。

— 簡恩德

耶穌,求祢幫助我更認識祢,
並且明白祢是我的救主,也是掌管我生命的主。


隨著年歲增長,你對耶穌的認識有什麼改變呢?哪些事可能使你懷疑祂是上帝的愛子,是來拯救你的?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3-14章;約翰福音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