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不過是塵土

讀經: 詩篇103篇8-14節


[祂]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103篇14節


年輕的爸爸已經瀕臨崩潰,他那才剛學會走路的兒子不停地尖叫:「我要冰淇淋!冰淇淋!」在擁擠的購物商場裡,這一幕惹得眾人頻頻側目。這個爸爸終於忍無可忍,大聲吼道:「好,你贏!但我們先去買媽媽要的東西,可以嗎?」但年幼的孩子毫不妥協:「不要!我要冰淇淋!」此時,一位銀髮老婆婆走到他們身邊。小孩的父親抱歉地說:「他正在鬧脾氣!」老婆婆笑著說:「其實孩子還小,不懂得怎麼控制脾氣,你需要多一點耐心,慢慢來。」這番話雖未能立刻神奇地化解父子間的衝突,但他們當時正需要冷靜一下。

那位女士智慧的話語呼應了詩篇103篇。大衛說:「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8節),大衛更藉著世上的父親會憐恤自己的兒女,比喻上帝也會憐恤敬畏祂的人(13節)。天父上帝「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14節),祂深知我們是何等渺小與脆弱。

我們有時會無法承受外在的環境所帶來的衝擊,甚至會跌倒、失敗。但天父是恆久忍耐,又有無盡的慈愛,祂還永遠與我們同在,這是何等令人感到欣慰啊!

— 博約翰

天父啊,感謝祢,因祢滿有耐心,又時時與我們同在,
祢深知我們的本質和光景。


你感到挫敗無助時,慈愛的天父會體恤你的軟弱,時刻在你身旁。



全年讀經:
利未記6-7章;馬太福音25章1-30節


靈命日糧 : 直到地極

讀經: 詩篇48篇


上帝啊,祢受的讚美,……直到地極!-詩篇48篇10節


通常一張地圖,只要看地圖的中心位置,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判斷地圖是由誰或哪個單位繪製的。人們通常會將自己的家看成是世界的中心,然後從這個中心點再向外延伸。比如,當我們說到附近的城鎮要往北80公里,或往南駕駛半天的車程時,都是以自己的所在地為中心點,向外延伸。詩篇也是如此描繪聖經「地圖」,以舊約時期上帝在地上的居所為中心,這中心點就是耶路撒冷。

詩篇48篇是讚美耶路撒冷的篇章之一。詩中提到,耶路撒冷是上帝的城,是祂的聖山,「居高華美,為全地所喜悅」(1-2節)。因為「上帝在其宮中」,祂「必堅立這城,直到永遠!」(3、8節)上帝的美名要以耶路撒冷聖殿為起點,向外延伸,「直到地極」(9-10節)。

除非此刻你是在耶路撒冷讀這篇文章,否則你就不是位於聖經地圖的中心。然而,你所在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因為上帝會一直動工,直到祂所受的讚美「直到地極」(10節)。你是否願意與上帝一同完成這事呢?你可以每週都與上帝的子民一同敬拜,天天為祂的榮耀而活,向人見證祂的美名。當我們將全人、全所有都獻給上帝時,祂的美名就會傳到地極!

— 韋陌格

在本週內你已採用何種方式傳揚上帝的名?
還有什麼其他的方式呢?


活出見證,讓上帝的美名傳到地極!



全年讀經:
利未記4-5章;馬太福音24章29-51節


靈命日糧 : 什麼最重要?

讀經: 歌羅西書3章12-17節


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我垂頭喪氣地對朋友感嘆道︰「我不知道要如何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他在電話裡提醒我︰「別氣餒,妳應該要嘉獎自己。妳已經做很多了!」然後他列出了我正努力達成的事情,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努力工作、在研究所取得好成績、寫作,還有參加查經班。沒錯,我想為上帝做這些事,但到頭來我卻更專注於自己完成了什麼事,而不是怎樣做這些事。也許我想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

保羅提醒歌羅西教會的信徒,要過榮耀上帝的生活。事實上,重點並不在於他們每天做些什麼,而在於他們如何做這些事。保羅勸勉他們,凡事都要心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歌羅西書3章12節);彼此饒恕,最重要的是彼此相愛(13-14節);「無論做什麼,……都要奉主耶穌的名」(17節)。換言之,無論他們做什麼,都應活出基督的樣式。

我們做些什麼固然重要,但我們如何、為何以及為誰而做,卻更加重要。我們每天都可以選擇做事情的方式,是緊張、焦慮地完成手邊的事務,或是選擇榮耀上帝並尋求耶穌賦予我們工作的目的。當我們願意為榮耀上帝而行,就會得著真正的滿足!

— 施竹俐

有哪些事情,你不是因著上帝的榮耀,
而是出於需要或義務而做呢?
你對在基督裡找到工作意義有何看法?


最重要的不是完成工作,而是在過程中榮耀上帝。



全年讀經:
利未記1-3章;馬太福音24章1-28節


靈命日糧 : 傾訴悲傷

讀經: 耶利米哀歌2章10-13、18-19節


我的心腸擾亂, 肝膽塗地;……因孩童和吃奶的在城內街上發昏。-耶利米哀歌2章11節


恩蕙的父親把自己罹患愛滋病歸咎於巫術。父親死後,10歲大的恩蕙和母親更加親密,但她母親也染了病。三年後,母親病逝了,恩蕙的姐姐必須辛苦地扶養五個弟妹。從那時起,恩蕙開始寫禱告日記,向上帝傾訴心中最深沉的傷痛。

先知耶利米也記述了內心的苦痛,他在耶利米哀歌提到,巴比倫的軍隊殘害猶大百姓。對那些年幼的受害者,耶利米更是感到無比的哀傷與悲痛。耶利米哭喊︰「我的心腸擾亂,肝膽塗地;都因我眾民遭毀滅,又因孩童和吃奶的在城內街上發昏」(2章11節)。長久以來,百姓背棄上帝,就連他們的子孫也要付上代價。耶利米沉痛地說,這些孩子「在母親的懷裡將要喪命」(12節)。

也許我們認為,耶利米在苦難中會埋怨上帝。但他反倒激勵留在錫安的居民:「在主面前傾心如水。你的孩童在各市口上受餓發昏,你要為他們的性命向主舉手禱告。」(19節)

盼望你我也能像恩蕙和耶利米一樣,懂得向上帝傾心吐意。人活在世上難免會面對悲痛,但即便上帝允許苦難臨到,祂也會與我們一同哀傷。我們是按著祂的形象受造,祂必能對我們的悲傷感同身受。

— 葛庭墨

親愛的天父,
祢知道我因___________而心中悲痛,
求祢讓我今天在生命中得以看見祢的能力。


你如何面對憂傷?若將憂傷寫下告訴朋友,對你會有何幫助?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9-40章;馬太福音23章23-39節